专栏名称: 饭爷的江湖
这是个小号,主要说投资故事,讲人生道理。大号:炒股拌饭 通过历史经济大视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成飞资料库  ·  做项目如何避免情绪焦虑和自我内耗 ·  10 小时前  
鸡西新闻网  ·  2月23日 | ... ·  12 小时前  
鸡西新闻网  ·  2月23日 | ... ·  12 小时前  
出彩写作  ·  一个笔杆子的习惯里,藏着他的进步空间 ·  3 天前  
出彩写作  ·  写材料狠人的干货笔记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饭爷的江湖

差距会越来越大。。

饭爷的江湖  · 公众号  ·  · 2025-02-11 21:05

正文

最近一年多时间我有个很大的感受,就是很多人的信息分辨和收集能力实在是太差了。
现在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每个人只要拿个手机,就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
而且这个阶段还有个特点,就是云端的算法加入到信息流推送这个事情里面来了。
在这个改变发生以后,每个人接收到的信息发生了一个潜移默化,但是很多人都没注意到的特点。
那就是以前你每天看到什么信息,可能还需要自己做各种分辨和筛选,现在完全不需要了。
你经常点击什么东西,喜欢看什么类型的新闻或者消息,算法就会持续给你推送同类的消息。
你自己有个什么观念出现以后,只要你去算法驱动的平台,不管是图文还是短视频平台搜索,都会持续给你推送类似的东西。
比如你喜欢看老美药丸或者黑丝小姐姐,那么算法每天就会给你源源不断的推送类似的东西。
你之前的观念和喜好就会在算法的不断填充下,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持续加强。
可以说现在更了解你的人可能不是自己,而是云端的算法。因为你喜欢什么东西,算法就会给你持续的推送什么。
这就导致每个人最终因为自己的选择偏好,持续的困在算法带来的信息流里面。
在这个茧房里你的观念会被算法不断加强,可以说每个人脑海里的观念,都是被短视频和算法推送,通过几千个小时砸出来的。
这就是为啥我们会看到,在算法驱动的平台里面,其实每个人看到的信息都是不一样的。
最终这些信息流会对你固有的观念不断地加强,每个人最终都会被困在自己特有的信息茧房里,看不到茧房之外的世界。
这两年我有个明显的感觉,人和人之间获取信息的差距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了。
很多人都觉得上网以后能看到更大的世界,上网能搜集到各式各样的信息来源。
但他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是信息来源太多太杂,导致自己对各种信息难以分辨。
这时候怎么从繁杂的信息里面,找出来有用的信息,变成了很多人要面对的难题。
比如说你想买个房子,诉求是这个房子能够保值或者说不亏钱,你想知道买到这样的房子,需要什么样的筛选标准。
然后你在网上一搜,会发现不同人有不同的说法,各种说法七嘴八舌的,你很难分辨哪个方法论是对的。
所以虽然信息源变多了,但是没什么有经验老师傅指点的话,你依然不知道到底该怎么选。
再加上现在各个平台多了人工智能和算法的加持,系统会根据你的喜好和习惯来给你推送信息,这会让选择变得更艰难。
虽然现在看起来网络是发达了,普通人只要有个网络信息获取貌似也更容易了。
但是现阶段不管你去考察哪个行业,中间的信息差实际上都越来越大,普通人也越来越容易掉坑了。
有可能你花时间到处看了一圈,看完以后还是摸不到什么门道,最后也 仅仅是看了一圈了解个皮毛而已。
假如说你自信满满觉得是个机会自己看懂了,然后决定开始参与或者投身其中,那基本就要开始亏钱了。
要知道现阶段虽然看起来信息高度开放,好像你在网络上随便搜索,都很容易搜到那种看似可以落地的答案。
但是 这里面隐性的东西确实很多,你单纯在外面看看表面的东西,其实是摸不着门道的。
所以才会出现大多数时候好像看起来是懂了,但是真正要是下手实操的话,不脱层皮亏笔大钱根本没办法出来。
现在伴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增量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存量的机会更多都是老手掏新手口袋的存量博弈。
有句话说得非常好,四个人打麻将如果牌过三圈,你看了对面三个人还不知道谁买单的话,那最后买单的其实是你。
因此不管进入哪一行,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反而更需要老师傅带,才能摸清楚里面那些隐性的门道。
想要在没有老师傅带的情况下,摸清楚里面的门道,是一件全方位考验个人能力的事情。
因为单靠网络上搜索到的信息去折腾,往往没办法规避那些隐形的成本和陷阱,非常容易掉到各种隐性的坑里。

很多东西可能表面看着是有机会,但是因为你不知道里面潜在的坑,所以参与进去基本就是掉大坑。

各种坑掉一遍即使最后摸清楚了,往往经济损失已经形成了,时间也已经浪费掉了。

还有些能轻松在网络上看到的机会,很多都是一些行业红利期结束,金子挖完了别人来卖铲子的。

啥是卖铲子呢?就是这个行业本来红利期是有金子的,但是现在金子挖完了,或者说容易挖的都挖完了。

前期挖到金子这帮人也赚到钱了,后面那些难挖的金子也不想费劲挖了,所以把手里的工具也就是铲子索性卖给你。

所以在这个获取信息越来越容易的时代,多数人遇到的问题根本不是什么信息来源不够。
而是信息来源太多,以自己的阅历和知识水平,完全从里面分辨不出有效信息来,导致很容易掉进坑里。
未来随着现在各种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算法越来越智能,很多人遇到的问题大概率又会发生了变化。

不光是 信息来源又多又杂,每天接触到的 垃圾信息太多,很难从里面筛选有用的信息。

而且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好,算法又在不断捕捉你的偏好,于是 很容易被算法困在自己固有的信息茧房里。

事实上现在只要你看一个视频超过30秒,你就会进入到大数据和算法给你营造的茧房和陷阱里。

后面给你持续推送和狂轰滥炸的,基本都是同类的视频,让你不停地看下去。

互联网进入到算法时代,营造了一个非常巨大的信息茧房,未来会困住了信息筛选能力不强的每个人。

看似你能获得的信息很丰富,但实际上这些信息大多都是无效的,而且你看到的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或者是算法想让你看到的信息。

这期间每个人固有的观念和喜好,也在一次次算法的推送里不断加强,大家彼此变得非常难互相理解和说服。

因为每个人的观念形成,都是几千个小时算法持续推送的视频和信息砸出来的。

你想在短时间改变这些人的观念,用你的理念去说服别人,基本也变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绝大多数人因为活在算法给你营造的信息茧房里,怎么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变得很难。

所以现在对多数普通人来说,怎么从纷繁的信息里面找到有用的信息,怎么跳出自己固有观念的信息茧房,变成了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可能想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更需要你迈开腿多跑,多和行业里真正懂行的专家和老师傅交流。

比如你想找供应链,那就要多跑跑产业集聚的地方,而且去一次可能没啥用,要跑个十次八次才能入门。

再比如你想做直播,那就要多去杭州那种成片的直播基地看看,这东西到底是咋回事,中间怎么赚钱变现的。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真的想做点事情,还要多接触不同行业的人,和他们聊天了解别人在做什么。

多和不同行业的人,特别是牛人们聊天做朋友,了解他们在做什么,他们行业发生了什么事情,还有他们是怎么做事情的,这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人做事情总是盯着自己的行业,每天做同样的事情,接触自己行业里面的人,这样思维就会变得越来越局限。

不管网络上你觉得自己能看到的信息再多,其实都没法替代面对面的交流和碰撞。

况且在大家彼此没那么熟悉,交情没那么深的情况下,很多实操的技巧和经验,人家也没理由在线上聊两句就告诉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