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夏天的陈小舒
小舒是澳大利亚公共卫生博士,从事幼儿健康科研工作,也是一位新妈妈,在育儿的路上边走边学,希望和你分享和交流养育孩子的所学所思。这里有靠谱又实用的育儿科普,也有国际主流的育儿理念,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夏天的陈小舒

十一假期,咱能不能换个思路带娃?

夏天的陈小舒  · 公众号  · 育儿  · 2024-10-01 21:10

正文


每逢假期,就到了孩子们“交流去哪玩”的时候。


发现没?以前孩子小的时候,假期都是妈妈在晒,现在娃大了,他们竟然也懂“晒”了。


别看平时在学校大家都差不多,但每次开学的“暑假生活分享”,就发现:现在孩子的假期生活真的很“哇塞”~


谁去了北京环球影城,谁去了香港迪士尼,谁在西双版纳研究植物,谁在巴厘岛研学,谁去了英国夏校,谁去参观了新加坡大学……


这一代被父母在高欲环境下养大的孩子,生活真的太丰富,常常手机“滴”一下,想要的东西就到手了,想去的地方就到达。


孩子的“消费观”、“金钱观”常常让人担忧。


每次的假期,精心计划的是父母,掏钱买单的是父母,到最后孩子还不一定买单,你想要看的风景,可能在娃眼里啥也不是,什么博物馆、美术馆,在娃眼里不如家门口的“蜜雪冰城”。


总之,假期的画风再也回不去,这些花钱不讨好的假期的安排,都是父母的“自我感动”。


我就想说,娃大了,咱能不能换个思路来过假期?能不能利用假期,让他们去感受一把“真实的生活”。



现在的孩子,上学的时候,所有的时间基本都在被一张课程表支配,每天拎着脑袋来上课就好,每天几点几分做什么,怎么做,都是被安排好的。


回到家里,饭是做好的,菜是直接端上来的,家里的卫生有人干,想要的东西有人买,到了假期,要么直接被投送到父母给报各种班,要么就是各种旅行各种玩。


总之,孩子每天的吃、住、行、玩、学都是被安排好,他们只负责每天出现,其余的什么都不用管。


他们仿佛不知道生活真实的样子,背后的样子,仿佛一切都是大风刮来的,这样真的好吗?


这让我想起之前看到一个15岁男孩,在他的自媒体账号上说:“人在数学和英语里是长不大的,但是能在和世界的真实关系里长大”。


因为这场旅行是他自己选择的目的地,自己制定的旅行计划,从时间地点、出行方式、一日三餐,都需要自己来决定,所以他:


“第一次细致的去查看中国地图,明白了不同交通工具的价格区别,在真实生活层面,对世界的物理尺度、地理和历史有了概念”


因为可以选择自己想要去的地方,所以很有热情,虽然在整个旅程中,因为没有经验陷入到各种数不清的麻烦之中……


但是这些都让他第一次体验到,原来:书中的东西是真实存在,我也是真实存在的。


当时看到这个视频很触动,突然感觉我们的孩子,很多时候都活在一个被父母照护安排,被学校圈养的“假的世界”。


他们的对生活和世界的理解,都局限在课本中,每天像个只被要求“好好学习”的机器,没有时间,没有自我,也没有机会去接触真实的生活。


之前看到2022年的一个TED演讲,主题是《培养坚韧、自立的孩子的 5 个育儿技巧》,演讲者塔米卡·蒙哥马利是Core Strategy Partners Inc. 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同时也是三个十几岁男孩的母亲。


▲ 塔米卡·蒙哥马利曾被总统任命为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高级主管,负责监督美国 2800 万家小企业的创业发展计划。


她在演讲中提到:


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时,常常用错了方式,我们总是想让孩子获得幸福和成功,所以本能的保护孩子,让他们不受伤害,想尽办法帮他们排除生活中的所有挫折。


但是最后得到的结果,并非如我们所愿。


我们并没有培养出来主动、坚韧,能解决问题的孩子,反而孩子会更习惯安享在舒适圈里的安逸,习惯做事依靠身边的人,害怕冒险,畏惧失败。


很多孩子长大了,害怕进入成年世界,很多年轻人住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长,50%的年轻人,被困在青春期和成年期之间,无法真的长大。


恰好十一,我们不妨利用小长假,换一下带娃的思路。


从主导的角色中出来,主动放手,把假期“做什么,如何安排”交给孩子,让他们去感受一下“自己需要”,并为自己的需要承担责任。尝试让他们去做出安排和计划,我们在背后给予支持和帮助,让孩子感受一下“假期"背后的另一个故事版本。


可以做那些呢?我尝试梳理了一些适合6-12岁孩子假期可以主导去做的事情,供大家参考,如果大家有其他更好的思路,也可以在留言区留言,我们一起头脑风暴😊:


01

 可以让孩子尝试去做的事情

首先,想让孩子拥有“主人翁精神”,首当其冲的,是先要先调动孩子们兴趣。


我们可以尝试用一些问题发起挑战,比如:


如果让你计划一场家庭旅行,你会怎么安排?一个国庆营的费用大概是3000-5000不等,如果给你这些钱,你还有性价比更高的安排吗?你能挑战使用100元,安排我们的一日三餐吗?


对于计划出去旅行的家庭,父母可以给出家庭旅游预算,让孩子去做旅行攻略:


-计划旅行时间,是3天还是5天?

-选择哪个目的地去旅行?

-如何分配旅行预算?

-选用什么交通工具去性价比最高?

-如何找到性价比高的酒店

-如何安排每天的一日行程?

-行程中哪些地方需要提前订票?如何订票?

-怎么搜索当地的美食?

-如何提前查看天气状况?


我们也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专业旅行网站,带他们一起浏览,帮助孩子做攻略,比如:马蜂窝、穷游网、Lonely Plant。


相比小红书和抖音,这些专业垂直的旅行网站发布的游记、攻略、图片,相对来说更加丰富和体系,并且以文章的形式输出,有管理员审核和推荐,信息相对安全还可以锻炼孩子阅读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还可以为孩子提供其他旅行信息查询资源,比如:城市文旅公众号、景区官方的网站或公号旅行攻略的公众号。


都说一场旅行最能考验两个人的关系,我觉得让孩子尝试一场旅行的策划到执行,对于他们来说,是阅读能力,计算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等的综合能力的应用。


对于不想去挤小长假的家庭,我们也可以用相同的思路,带孩子进行各种“小case”的尝试,比如:


-策划一场家庭聚餐

-策划一场社会实践,比如摆地摊

-策划一场自我的兴趣变现

-策划一场和朋友的约会,设计约会的内容

-策划一场所在城市的一日游

-策划一场职业观察体验


哪怕是在家里蹲,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策划今天一日三餐吃什么,预算是多少,按照预算可以采购什么食材,一起查菜谱,做美食。


02

 让孩子学习使用各种“工具”

在塔米卡·蒙哥马利TED的演讲中提到,当我们希望让孩子用企业家的方式思考和行动”,有一项很重要的能力是:获取信息并且利用信息。


我们在鼓励孩子尝试的同时,也要给到孩子相应工具和资源的支持。


可以带孩子把“手机,电脑,平板”利用起来,这些电子产品并不是打发时间的“享乐媒介”,我们可以借此教孩子如何利用手机电脑平板,去搜索信息,服务我们假期和生活。


比如小龄的孩子,我们教他们:


  • 钟表:看时间

  • 日历:计划行程

  • 天气预报:根据天气规划行程安排以及需要携带的物品。


大孩子我们可以教他们使用:


  • 地图App:教孩子如何规划路线

  • 订票App:如何订购,如何比价?

  • 美食App:怎么找到本地好吃的美食,如何看评价,筛选信息?


我们还可以尝试把假期本身,当作一个项目来规划和执行,还可以教孩子一些项目管理工具,比如:


  • 行程计划表

  • 甘特图

  • 物料及成本管理表

  • 思维导图

  • 记账



03

 鼓励孩子用企业家的方式去思考和行动

塔米卡·蒙哥马利在演讲中提到,她的大儿子在9岁的时候,有一个外出计划但预算不够,但是孩子非常想去,于是就和孩子提出:如果你可以自己想办法挣到机票的钱,那你就可以去。


于是孩子在一个夏天,利用自己的课余和周末时间,想了各种办法去挣钱:倒卖家里二手物品,烤饼干摆摊,去帮忙洗车等等…(当然背后父母也给予了很多资源和支持)


当夏天结束,孩子靠自己的努力赚够了买机票的钱,并完成那次心心念的旅行。你想,在一个孩子只有9岁的时候,他就知道:当自己有一个目标时,我可以想办法去坚持,去努力去实现它,这个过程会让孩子收获极大的自信。


她还分享了五个策略,来帮助孩子可以练就早日独立的能力:


(1)不要给孩子零花钱


父母手机里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每一块钱都需要通过努力工作才能挣来。


父母只负责为孩子提供正常的生活学习所需和保障,让孩子尝试去赚零花钱,为自己的需要买单,这是让孩子明白“金钱价值”的最好方式,也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


无论是摆摊,推销,制作美食饮料,还是卖二手物品,提供劳动服务,只要尝试赚钱,孩子就会收获自信、还能锻炼他们公众表达,说服别人,服务他人的能力。


(2)让孩子为自己想要的东西付钱


这是作为企业家必备的主人翁意识。


孩子可能从小习惯了父母为自己的需求买单,想要这个,想要那个,别人有的东西我也要有,尤其进入小学后,同学之间各种炫耀,攀比…


但是如果当把“购买的责任”转交给那个想要的人身上,你会发现,责任人就发生了变化,孩子在想要一个东西时,也是开始考虑价格,考虑余额,考虑是不是真的所需,有没有必要买。


(3)不要让他们拥有太多


为什么不要让孩子拥有的太多?因为一个人的奋斗,往往是源于对某种东西的渴望,当你没有渴望的时候,奋斗也无从谈起,


如果我们一直让孩子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那得到一切时,我们只会培养出来以“自我为中心”、“贪图享乐”的孩子。


(4)让孩子们以兴趣为导向


企业家终身都在学习,是因为他们永远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缺少什么,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去找到自己兴趣,发现自己的热爱。


如果一直在外力和灌输的模式下学习,他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没办法为自己的人生做出规划。


其实现在身边的很多孩子,都有一两个兴趣班傍身,那我们是不是可以鼓励孩子去思考🤔️,怎么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变现?


比如:


🎨喜欢画画的孩子尝试办一场小画展,为故事设计插画,设计包装,制作logo,给别人画自画像;


✍️喜欢书法的孩子,到了春节可以尝试写对联,写祝福语🧧,做书法周边的贺卡;


🎻喜欢音乐的孩子,联合身边一起学音乐🎵的同学,组织一场音乐会,尝试给古诗词编曲,教其他小朋友简单的乐理🎼知识…


📖喜欢阅读的孩子,尝试组织小型的读书会📖,录制好书分享的视频,甚至可以推荐书、卖书。


😋喜欢美食的孩子,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美食,饮料,在公园尝试摆摊~


这些都可以让孩子在假期尝试起来。


总之,别只让孩子做教育的消费者,要给孩子创造机会,让他们尝试“兴趣变现”,因为变现就是一个巨大的“正反馈”,可以演变成更大的学习动力推进兴趣爱好的发展,最终为孩子变现出一条职业的发展道路,也不是没有可能。


(5)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企业家的本质就是解决问题。如果我们总是跟在孩子身后,一直帮孩子,那孩子的潜力就会被。尝试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父母只做孩子身后的支持者。


04

孩子们可以收获什么?

以上所说的这些,也许有朋友会担心孩子做不到,没关系,相信孩子,做一点是一点,做一点就比没做过强。所有迈向真实世界的技巧和经验,都是可以学习和培养的。


先引导他们可以这样想,再放手让他们尝试做,不论做的好与否,都鼓励,都是财富。


记得啊,那些我们想让孩子拥有的自信心,坚持不懈的精神,时间规划,自我管理,独立思考的能力,都不是在课本上学来的,而且在真实的生活中,碰撞来的。


从恐惧和被拒绝中恢复的能力,难道不是都先从感受到恐惧和被拒绝开始的吗?


也许我们所花的时间,心思,金钱,并不能直接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得到回应,但是我们能收获一个具备在真实世界里生存的孩子。


这个假期换个思路带娃吧,期待你们尝试后的反馈再次祝大家假期愉快




参考资料,向上滑动阅览


1. TED演讲《培养坚韧、自立的孩子的 5 个育儿技巧》https://www.ted.com/talks/tameka_montgomery_5_parenting_tips_for_raising_resilient_self_reliant_kids?language=zh-cn&subtitle=en


相关阅读  




早慧、独立、自驱力强……这些优点竟然也有“副作用”a


解放双手,让孩子学会独立玩!


如果喜欢,请转发分享:)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到其他公众号,

请在评论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关注“夏天的陈小舒”,

回复以下关键字,就可以看到对应的推送啦


回复【怀孕】备孕知识、孕期疼痛、孕期营养、孕期美容 等;

回复【哺乳】开奶、母乳不足怎么办、母乳成分、哺乳期用药 等;

回复【奶粉】配方奶知识及奶瓶喂养;

回复【乳腺炎】涨奶、母乳过多怎么办以及如何挤奶喂养;

回复【湿疹】了解婴儿湿疹;

回复【生病】关于感冒、打鼾、发烧、咳嗽、便秘等幼儿常见病;

回复【睡觉】婴儿睡眠知识综述、新生儿睡眠安全等;

回复【头型】如何塑造宝宝的漂亮头型;

回复【食谱】辅食食材与食谱目录;

回复【儿歌】儿歌精选与推荐;

回复【绘本】 绘本推荐、书单、亲子共读等;

回复【双语】 双语、英语学习;

回复【刷牙】 儿童牙刷的选择,刷牙方法,牙膏用量等;

回复【语言】 语言学习、语言发育迟缓;

回复【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游戏;

回复【生长曲线】 正确解读生长曲线,判断孩子的发育状况;

回复【不吃饭】 孩子不吃饭怎么办;

回复【辅食】 了解关于孩子辅食添加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