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读这本书就够了)
历史该怎么读?
尤其是世界历史,浩瀚繁杂、国家众多、时间脉络千头万绪,信息量太大,让人敬而远之,望而生畏。
但《BBC世界史》却改变了人们对世界历史“非常枯燥、难读”的印象。因为这是一本如同BBC纪录片一样的历史书,充满画面感,鲜活、有趣、好看。
《BBC世界史》是一本完全不同的世界史:
它并非像以往的世界史一样采用编年体形式,从远古慢慢讲到当代,而是挑选了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主题和时刻,并将它们与更宏大的叙事串联起来,让人真正走进历史,了解某个历史事件发生的真实原因。
比如其他世界史只是告诉你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这一简单的历史事件,而这本书要告诉你的是“倘若瓦特早生了100年,或生活在西伯利亚,他就不会发明蒸汽机。正是站在其他发明家、机械师、教育家和商人的肩膀上,他才能做出自己的贡献。他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了正确地点。倘若瓦特没有发明分离式冷凝器,其他人早晚也会发明。不过,他确实发明了蒸汽机,至于他如何发明及为何发明蒸汽机才是问题的关键。”
这本书之所以叫《BBC世界史》,是因为在2012年,BBC播出了一部关于人类文明历史的电视纪录片,并获得了火爆的收视效果。它就是由英国著名政治新闻记者安德鲁·玛尔主持的《安德鲁·玛尔的世界历史》。
BBC,即英国广播公司,是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也是世界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之一。BBC的纪录片以制作精良著称,一部片子背后的投入包括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甚至不输好莱坞大片。BBC的节目在全世界都有广泛的粉丝,很多人称“BBC出品,必属精品”。
在此片中,安德鲁·玛尔穿越7万多年世界历史,开启了一段史诗般的旅程。它从人类走出非洲、定居世界各地开始,一直延伸到二十一世纪资本时代,包括了其间的帝国兴衰、启蒙运动、工业革命和世界困局,讲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人类中的天才是如何奠定了我们如今的世界。
纪录片最忌讳抽象表述,它需要具体的人物、日期和事件。在拍片过程中,安德鲁·玛尔借机走访了大约60处历史遗址,从秘鲁沙漠到乌克兰,都曾留下了他的足迹。踏访历史发生地——如托尔斯泰的庄园和埃及修建帝王谷的工匠所居住的村庄——确实有助于理解历史事件。
纪录片的拍摄也改变了安德鲁·玛尔的写作方向。他说,纪录片叙事具有放大效果:它会强调某人做的某件事或说的某句话造成了某种后果。
《BBC世界史》依托于纪录片,文字叙事特别有画面感,仿佛将真实的历史画卷在读者眼前缓缓展开,书中24页多达上百幅的彩色插图,让人更有代入感。
苏格拉底之死
这本书不同于其他世界史的地方还在于,作者是带着强烈的现实关怀来看待世界史的。他希望读者不仅能思考那些早已逝去的帝国和遥远的异邦世界,还能思考此时此地的问题。他把许多的当下问题和历史过往联系起来,引人深思。
比如他提到斯达巴人时,说他们缔造了一个天生排斥优雅文化的国家,与其他古希腊城邦截然不同。而人们往往以其为日本武士道和法西斯主义的先声。又比如,他从民主制下的“苏格拉底之死”难题出发,联系起启蒙运动时期的法国革命,美国的“麦卡锡时代”,以及今天西方社会与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的斗争,表现出对民主制度的某种忧虑。
安德鲁·玛尔认同罗马帝国和汉帝国在衰落上的某种关联性,背后的共同原因就是气候变化。在温暖期结束之后,即大概在公元200年到500年之间,世界变得越来越冷。气候突变不仅重创了农业,造成了特定时期的饥荒,而且迫使许多中亚部落迁徙到其他地区。这引发了世界各地一系列的问题和动荡。
通过读《BBC世界史》,我们还能了解到各种各样的小知识。比如,古波斯帝国的居鲁士二世修建了一座瑰丽的都城,这座都城拥有许多精心营造的花园,人们称之为“paradeiza”,正是这个词演化出了我们今天的“paradise”(天堂)。
《BBC世界史》在豆瓣评分高达8.5分,很多读者给出5星好评:“纪录片般的目不暇接。”
想读一本更有趣的世界史?不妨试试翻开这本《BBC世界史》。
读睡销售的每一本书所带来的收益,都将用在今后读睡线下诗歌活动上,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各位在购买时遇到诸如“不允许跨号支付”之类的支付失败问题时,可将此条信息分享给自己或朋友,再打开支付就OK啦。如果实在不行,可选择“支付宝支付”,祝各位在读睡玩得愉快。
▼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BBC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