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制造业PMI环比下降0.9个点至49.5,
绝对景气度好于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但低于今年3-4月水平。中观景气面呈类似特征,
15个细分行业中8个行业位于扩张区间,
低于3月的10个和4月的9个,但高于2024年一季度均值的6.7个和2023年四季度均值的5.3个。
5月制造业和建筑业景气放缓、服务业景气小幅改善。
制造业放缓与淡季季节性、假期分布、前期产需比例偏高、外部贸易环境预期扰动等均有关系,但同时亦显示经济修复趋势尚不巩固。
后续要稳定经济景气度,一则需要财政进度加快的效果上来(需要观测土木工程PMI);二则需要稳地产的效果显性化。
产业链结构性亮点有四:
一是价格仍是基本面最可追踪的线索之一;二是专通用设备景气在今年前5个月均出现4个月的环比上行;三是地产链呈现初步的低位企稳信号;四是新兴产业景气度整体变化不大。
风险提示:
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影响基建投资扩张效果,房地产存量风险化解影响地产销售和投资不及预期;海外经济补库斜率超预期或不及预期;行业PMI与整体PMI由于季调、行业构成等因素影响导致出现背离。
作者:
郭磊 S0260516070002;王丹 S0260521040001
债券市场概述:
根据Wind,2024年5月债券市场整体发行规模约7.00万亿元,偿还规模约4.38万亿元,净融资额约2.62万亿元。与4月相比,债券市场整体发行量上升1%,偿还量下降28%,市场净融资额上升约1.82万亿元。2024年5月,中债新综合指数收益率为0.23%。分类别来看,2024年5月,国债及政策性银行债、信用债、转债的指数收益率分别为0.19%、0.39%、1.62%,转债表现相对较好。
债券型基金表现:
根据Wind及重分类后基金信息,2024年5月债券型基金整体获得正收益,转债基金表现占优。
新发、转型及清算基金统计:
根据Wind,2024年5月新发债券型基金29只(A/C份额合并统计),合计发行份额为846.77亿份,与4月相比债券型基金发行份额下降332亿份,环比下降28%;与去年同期相比,发行份额上升131%。A/C类份额分开计算,共有4只债券型基金到期清算,无债券型基金涉及转型。
风险提示:
(1)本文仅对所研究的基金产品情况进行分析,产品的统计情况可能随着时间和市场的变化以及统计方法不同而有差异;(2)本文仅在合理的假设范围讨论,文中数据均为历史数据,基于模型得到的相关结论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刻画现实环境以及预测未来;(3)本文中基于模型筛选出的基金名单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
对外发布时间:202
4年6月4日
作者:
罗军 S0260511010004;安宁宁 S0260512020003;季燕妮 S0260522070004
我们预计2024年5月社融增速8.4%,增速环比回升0.1pct。
预计5月社融当月增量约1.94万亿元,同比多增0.38万亿元。
信贷方面:
银行GDP核算改革、存款手工补息治理、地产恢复偏慢等多重因素叠加,预计信贷增速继续承压。
债券方面:
预计政府债同比多增,信用债同比少减。
信托+委托+外币贷款:
预计5月增300亿元。
未贴现承兑汇票:
预计5月减少2000亿元。
流动性展望: 银行间流动性:
5月政府债发行上量,货币观望,存款向非银迁徙,税期、跨月资金面相对平稳,银行间流动性延续中性偏宽,资金稳定性好于预期,预计这一趋势会延续一段时间。
广义流动性:总量上,
未来社融弹性主要看政府债,社融货币增速逐步进入8%左右的中枢位置。
结构上,
高息存款治理,会继续引导居民财富向金融市场迁徙,中期流动性环境不悲观。
风险提示:
(1)政策转向速度超预期;(2)经济增长超预期下滑;(3)资产质量大幅恶化;(4)国际经济及金融风险超预期。
对外发布时间:202
4年6月3日
作者:
倪军 S0260518020004;王先爽 S0260520040002
2024-2025年节能降碳方案发布,关注高耗能行业供给约束。
文中要求,2024年,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2.5%左右、3.9%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等。
针对石化化工行业,《方案》提出:
严控炼油、电石、磷铵、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禁止新建用汞的聚氯乙烯、氯乙烯产能,严格控制新增延迟焦化生产规模。到2025年底,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超过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据2021年发布的《“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十四五期间,国内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需分别降低13.5%、18%。
十四五规划考核进入中后期,关注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高耗能行业供给约束变化。
风险提示:
宏观层面:宏观经济下行,相关化工品的需求萎缩;行业层面:大宗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等;公司层面: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等。
对外发布时间:202
4年6月4日
作者:吴鑫然 S0260519070004;丁续 S0260523070003
当地时间5月29日,印度遭遇百年来最强酷暑,多地气温超过50℃。
今年孟加拉湾海温显著偏高,这一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向拉尼娜现象的转变有关。预计短期内超高温天气仍将持续。
5-6月正值多种作物生长期,
持续高温干旱或对糖、小麦、棉花等作物生产造成冲击,带来减产影响。
印度为重要农产品出口国,棉花生产及出口量位居全球第一,糖、小麦出口量全球第二。
“厄尔尼诺转拉尼娜”天气致全球大宗农产品生产不确定性增加。
印度持续超高温天气或对糖、小麦、棉花等多种农作物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叠加政策限制,
新季产量及出口量不确定性加大。
今年厄尔尼诺向拉尼娜现象转变或引致南美、北美等产区干旱天气,小麦、玉米、大豆等品种存在一定减产风险,
关注拉尼娜预期下天气炒作对农产品行情的驱动。
风险提示:
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风险、自然灾害风险、食品安全等。
对外发布时间:202
4年6月4日
作者:
钱浩 S0260517080014;周舒玥 S02605230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