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绩效HR
OD与HR实践者必备公众号。用匠心输出最具学习价值的干货福利,用恒心搭建最开放共享的社群圈子,致力于打造最具实战价值的组织与人力资源赋能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生研究所  ·  “建议周三设为永久节假日” ·  昨天  
每天60秒知天下  ·  厌学的孩子有救了!北大专家揭秘厌学症的“大脑 ... ·  2 天前  
每天60秒知天下  ·  厌学的孩子有救了!北大专家揭秘厌学症的“大脑 ... ·  2 天前  
印象笔记  ·  无畏少年与破产国家|一周收藏排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绩效HR

500强HR自述:裁员,同事骂,失眠,想不干

高绩效HR  · 公众号  ·  · 2024-05-31 08:15

正文

超级会员 年卡

2000+名企HR已加入
了解

导语:分享本文并非传播焦虑,而是看到了本文主人翁HR对于业务的理解和支持, 对于工作的责任和勇气, 对于职业价值的追求和坚守。正如 罗曼罗兰所说,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来源:广州楼市滚雪球

本文为读者投稿,也欢迎大家投稿(微信gjxhr2018)。
我们公司是个财富五百强外企,民生行业,感觉最能感知到人民的生活状态。
目前公司业绩同比往年同期下滑了百分之十几,高层领导换了一半以上,新来的领导很卷,凡事要求反应速度比以前快很多,工作时间也肉眼可见比原来长了很多,有时候夜里12点也在发邮件或在微信群里发消息。业绩指标却没有减少反而对比往年同期有近十个点的增长。所以大家的达成都不好,士气比较低落。
期间为了激励大家冲业绩,秉着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理念,出台了一些额外的比以往力度更大的奖金政策,结果人工成本比预算超支了。总之,业绩不及预期,人工成本却超了预算,领导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我是HR,在做新财年的人工成本预算时发现真的很为难,一方面要做通胀的预算(比如年度加薪,社保公积金基数上调),以及人员能力升级的预算(比如优化部分年资长能力或态度不够好,从外部市场招聘更有能力的人,这往往意味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且要提升薪资预算),但另一方面,我们却要保持人工成本总体至少持平。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从某些地方省钱。
而省钱的话除了差旅,团建,办公费用比如办公室租金压到极致外,我们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压缩人头,尤其是那些单产低的区域里绩效又低的员工。
但是要优化人员的话业务部门很抗拒,本来自从今年开年以前已经冻结招聘了,之前好说歹说优化了一轮交了个位数优化比例的人员清单,但现在公司要求进一步提高比例到**%, 业务部门不乐意了,觉得 指标要增长,编制却要缩减,没法推进业务。 平时关系不错的业务部门领导也忍不住吐槽,说我HR是不是不要只顾着减编制,而是要仗义执言,做更多对推动业务发展有益的事。
我和我的领导讲述前线市场竞争有多激烈(竞争对手不惜价格打骨折进行促销),业务部门有多难,库存多高企,指标过高员工努力到几乎无能为力,希望领导能够酌情减少人员优化指标,先聚焦在业务拓展上,不然会恶性循环。领导听完不由分说的喝斥,说**%的强制分布淘汰比例没有商量的余地,业务部门业绩不达标,成本预算摆在这里,就是不得不优化人员减少支出。
领导是个心直口快也很强势的人,我说按这个强制分布比例来算的话达成90%的员工也要被淘汰了,这和我们淘汰低绩效的原则有出入。领导睁圆眼睛,厉声说,90%算做的好吗,你的喜悦感是怎么来的?!并逼着我当天很快交增加后的建议优化名单。我说我是基于现实出发(毕竟达成很难,大家的达成都不高嘛),90%已经算横线比较起来超过平均水平一个档的了,绩效不算差。领导不听,就此结束。
我也看到了总部领导们面临成本/预算的巨大压力,还想说什么但很语塞,先保持沉默。无奈的先按强制分布比例把业绩达成排名靠后的交上去。
当天晚上我失眠了,凌晨3点多起来睡不着。左思右想,觉得应该是自己还没尽力,想着再等领导心平气和时沟通一下看看有无可能有转机。第二天早上又发信息给领导,告知本来的团队情况,如果坚持这样做的后果,希望能有折中的比例。但如果一定还是要这么做,我也只能努力和业务部门沟通,但人的情绪消化是需要时间的,肯定会对业务有阶段性影响。领导再次回复,没有商量的余地,后续的优化计划可能还会加码。我长叹一声,我尽力了。
以前我被业务部门公认为一个很懂业务,也很能帮到他们的HR, 不管是人员发展,还是员工疏导激励,都是有口皆碑,几个主要业务拍档几次面临重大问题时都说我给了他们触动灵魂的沟通,让他们重振了旗鼓。但此时此刻,我心里却默默怀疑起上级,也怀疑起HR的价值来,觉得HR不再是以前那样让我喜欢的工作了,甚至有了冲动离职的念头。
念头归念头,毕竟工作如婚姻,温格朱莉不是说再恩爱的夫妻,一生中都有200次离婚的念头和50次掐死对方的冲动,但大多数人还是没那样做嘛。我还是一个很理性的人,郁闷之下,转而和好友及亲人聊天。
聊了几个朋友的故事,倒是挺有意思:
A. 坐标上海,2名财务中层,双商在线,其中一个去年底因照顾生病的家人从某高科技企业辞职后至今已半年未找到工作,其配偶在房地产企业,情况也很不好,非常想离开但还是得先忍着。另一个在某500强外企,说他们公司但凡需要大额支出的预算都先不批,员工合同到期基本不续签,除非表现优异,自己也是数次想离职但忍住了。他们劝我说:“现在能有份工作就不错了。离职等于失业,先苟吧。打工就是赚钱而已,不是事业,心理压力没必要。行就行,不行就被骂一下……节哀,但你现在才碰到这种情况,已经很幸运了。“
B. 坐标广州,培训师+心理咨询师:“过去我们那么多年都是一路高歌猛进,现在要开始过紧衣节食的日子,的确是有些不习惯,也觉得艰苦。过往,是让人优秀到卓越,现在和未来,是让人从痛苦回到正轨。我还劝另一个人在媒体行业创业当老板的同学(以前春风得意最近生意失势)说,在年岁不好的时候,先苟住,保存有生力量。做销售和做生意,都不是靠死工资,而是在年岁好的时候,趁着大干特干捞到超额的利润。”
C. 坐标广州,一港股上市公司,业务快速上升行业的HR:“我们公司实际每年的增长只有百分之十几,但指标却要求增长百分之四十几甚至五十几。原来社保公积金都按月均实际工资为基数购买的,最近突然变成只按基本工资买了。你们这优化百分之十几还好啦,规模不算大……我的前东家(广州Top5企业之一)现在卷的程度比你们公司厉害多了。外企再怎么做,还是温和一些的。”
D. 坐标广州,一民企独角兽公司的IT中层,C的老公: “我刚和两个朋友吃饭,其中一个A轮融资的电商公司,从200人裁到了十几个人,准备撤出广州,选择租金和税收更优惠的内地城市重新开始;另一个在一个大型科技企业,目前政府还欠了二十多个亿没给公司,目前公司每个月五百万左右的亏损,他是部门负责人,从去年带下属十几个人到今年的只带两个人。”
E.公务员管理岗:“你的上级讲话很直接,虽然强势听起来不舒服,但这种人反而好相处,比玩阴的好。况且,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得已或不喜欢的部分,公务员也一样,领导要求达到某个目标,但现实是,国民的素质或者政府的协调机制不够,落地执行时只能取乎其中或者简单了事。”
几天后,我也想通了,要求一定要淘汰的人就淘汰吧,毕竟公司的传统渠道业务在下滑,那么在这一块减少人员投入,择优留存员工,然后在其他新型有增量的渠道,我们争取可以有更多的人员编制来开拓,于是我开始积极收集各种信息以向老板证明我要申请开始招聘的岗位是合理的。 只有业务起来了,HR才能挺直腰杆做人。
人生不易,能做自己喜欢又擅长还觉得有价值的工作是人生最大的幸事 ,但如果没有,那也要习惯,想起曾经我的一个好友,某知名外企大区销售负责人讲的话:“我的领导说, 你的工资中有一部分本来就是付给你做不喜欢的工作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 在有限的范围内尽力而为,然后就不要为难自己了。
总之,最后奉劝一句,大环境如此不好,请大家珍惜手头的工作,先苟住,保持现金流,现在国家在大力救市,期待大家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

结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