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火星财经
火星财经系集新闻、资讯、数据等于一体的区块链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由资深互联网团队倾力打造,已完成来自IDG等投资机构的多轮融资。致力于为中国及全球用户提供快速、全面、深度的资讯及数据服务,推动区块链产业的迅猛发展。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出彩写作  ·  写材料列小标题搭框架常用共性词语2000个 ·  5 小时前  
出彩写作  ·  向《人民日报》学提纲框架拟写(2025年第7周) ·  5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火星财经

跟10年前比,比特币除了价格还有什么不一样?(附成绩单)

火星财经  · 公众号  ·  · 2020-01-15 17:51

正文

“越来越少的人在出售他们的比特币,更多的人正在用少量的钱试水。”



本文来源:区块印象,作者:Joel John;编译:Masaka; 该内容旨在传递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比特币价格不断上涨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在,它能鼓励更多个体加入比特币网络;坏在,它让人们越来越关注“上涨或下跌”这个单一的衡量标准,而不是比特币本身。这种标准也将一个复杂的金融系统简化为一个泡沫经济,让投机成为最重要的部分。

过去十年,中本聪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代码能够带来变革。而当我们始终、反复地关注价格时,我们会忽略掉比特币带来的范式转变。


因此,这篇文章将在价格之外,向大家展示一些常常会被忽略的数据。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地址增长: 查看增加的地址数量和它们之间的财富分配


链上活动: 观察这些年比特币的交易数量和转账金额


挖矿生态: 比特币算力的增长情况、矿工的收获与回报。




地址增长


1. 过去十年,活跃的接收方数量增长了40676%

这里把每个月的接受方数量作为网络活跃人数的代表。截至2019年12月,平均每天有51.6万个独立地址作为收款方参与了比特币链上活动。这个数字在2017年12月14日达到约107万的峰值。

然而,这并没有直接反映出网络的增长情况。为了进一步观察,我们还得看看比特币的新增地址数量。

2. 自2017年以来,平均每月新增地址1240万个

*图:(黑:每月的新增地址数量,对应左轴。红:地址总数,对应右轴)

新增地址是生态扩张的一个衡量指标。2019年,比特币平均每天新增约35.8万个地址,远远高于2011年的7100个。

3. 越来越多的人都倾向于Hold


*(注:该图表纵轴是对数的)

通过研究持有0、1、10到10000个比特币的地址数量,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Hold文化”在生态系统中非常明显。

如果我们查看那些持有超过1万比特币的人的地址,就会发现这个数字仍在以100%的速度稳步增长, 2011年1月,只有大约34个钱包有超过1万枚比特币,而到2019年12月,这一数字徘徊在130左右。

到2019年12月, 拥有10枚以上比特币的用户从5.1万飙升至15.2万。 这表明,尽管早期采用者和“鲸鱼”的余额有所增加,但推动比特币需求的仍然是广大散户。

此外,从研究这些数字中我们还能得出一个信息:尽管媒体常常报道负面消息, 但越来越少的人在出售他们的比特币,更多的人正在用少量的钱试水。


从规模上看,2011年1月持有超过0枚比特币的人数仅为7万人。如今,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2800万——过去十年增长了400倍。



链上活动


(链上交易数量)

1. 已经确认4.87亿笔交易

比特币自诞生以来,已经处理了超过4.87亿笔交易。而2011年,这个数字还只有200万笔。

2019年比特币平均每天处理超过30万笔交易,而2011年仅为5000笔。虽然2017年在多项指标上居首位,但就交易总额而言,2019年以超过1.11亿笔交易居首位。


自2010年以来,比特币每年的交易与前一年相比都在上涨。唯一的例外是2018年,下跌了21.7%。

2. 传输价值超过7.5万亿美元

为了更好地理解,图中将比特币的交易数量与美元交易量区分开来。自比特币网络诞生以来,总共有7.5万亿美元的资金发生转移,其中8700亿美元是在2017年12月转移的。

一个有趣的现象,即比特币交易总量在2012年9月达到峰值(3.31亿枚),而2019年12月,交易总量为1700万枚。也就是说,随着比特币价格上涨,人们似乎更倾向于持有大多数的比特币,只有少量的比特币用于交易。

(注:每一个比特币移动一次,被视为一个交易量。因为存在来回移动多次的现象,所以这个数字会比比特币实际数量高很多。)


3. 比特币支付了10亿美元的交易费

比特币自诞生以来,在交易上花了10亿美元。但如果以比特币数量计算,则是20.5万枚比特币。

如果从交易量(以美元计算)的角度来看待这些数据,代表着每花费一美元的交易费,就有75000美元在比特币网络上流动。或者说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只用支付0.01%的手续费就够了。但对于小额交易来说,这可能不是一个合适的选择,因为小额交易的费用一直在1美元左右,2017年更是涨到了53美元。



挖矿生态


*(比特币每月平均算力)

1. 自2013年第四季度以来,算力上升了1000倍

过去十年,挖矿这件事已经从业余爱好转向了大规模的、基于数据中心的大型矿场。截至2019年12月,比特币算力增长到9500万TH/s。

我们可以计算挖矿的最低成本——这对探索有多少资金投资于挖矿行业可能会有所帮助。


我们以Bitfury的某款矿机为例,价格为3770美元,速度为80 Mh/s。如果将劳动力、电力、物流、租金等成本折算在内,每TH/s需要花费47.125美元(实际上这个数字可能要高得多)。那么如果是9500万TH/s的算力,它应该至少要花47.125 * 9500万= 44.75亿美元的费用。

所以,仅比特币基础设施这一项,就至少有50亿美元的投入,占比特币总市值的3%。

在传统的中心化系统中,数据库可以由系统管理员随心所欲地打开或关闭,比特币的这种投资虽然看起来“效率低下”,但却是这个生态系统为去中心化所付出的代价。


2. 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促进增长的矿池

*(矿池算力和矿池名称)

然而,即便是“去中心化”系统,也伴随着垄断的风险。2014年,一家矿业公司拥有42%的算力,差点就能发起51%的攻击。当时,V神还建议比特币建立一个赏金池,以鼓励开发对等的矿池。

自2009年1月以来,矿池已向致力于该网络的矿工发放了160亿美元的奖励。


有趣的是,Btc.com矿池(2018)和Huobi矿池(2019)一推出就很快融入到了矿业生态系统。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中“未知”矿池所占的百分比已经慢慢减少。

3. 谁向矿工累计支付了160亿美元

加上交易费用——矿工已经收获了18,318,525比特币或超过160亿美元。可以说,在过去10年里,大约有24万枚比特币被用于支付费用。

我认为随着挖矿难度增加和奖励减半,挖矿将成为一个越来越制度化的游戏。我们将看到来越来越多的致力于促进挖矿的便利化、ASIC的开发、制造业和供应链以及关注绿色能源的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

另外,如果你想知道这些费用是如何分配的,可以看看下图。这是2019年矿业费用分配的图表(不包括支付给未知池的费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