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丁香园内分泌时间
丁香园旗下公众号,深度全面分享:内分泌用药经验、病例剖析、指南解读、前沿追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市场监管  ·  惊呆!男子口吐白沫,一查两肺全白了!竟是因为 ... ·  11 小时前  
上海市场监管  ·  惊呆!男子口吐白沫,一查两肺全白了!竟是因为 ... ·  11 小时前  
南昌晚报  ·  孙颖莎力克张本美和,国乒包揽女单4强 ·  21 小时前  
南昌晚报  ·  孙颖莎力克张本美和,国乒包揽女单4强 ·  21 小时前  
全网快资讯  ·  人性最大的恶,是不懂感恩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丁香园内分泌时间

主任提问:维生素 D 那么多种,日常补充用哪种?骨质疏松用哪种?

丁香园内分泌时间  · 公众号  ·  · 2024-06-06 19:58

正文


维生素 D 制剂包括普通维生素 D 和活性维生素 D,临床广泛应用于佝偻病、骨质疏松、慢性肾脏疾病等的预防和治疗,那么维生素 D 到底是一类什么药物?普通维生素 D 和活性维生素 D 又有何区别?临床该怎么选用?可能还有不少人不是太明白,今天就让笔者为大家总结一下。

1

人体如何获得维生素 D ?


人体获得维生素 D 的途径包括摄取食物中天然的维生素 D 及自身合成维生素 D 3 ,婴幼儿还可以通过母体-胎儿的运转来获得维生素 D。

天然的维生素 D 有两种:包括动物来源的维生素 D 3 和植物来源的维生素 D 2 。植物油或酵母中所含的麦角固醇 (24-甲基-22 脱氢-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激活后可转化为维生素 D 2 ;大多数高级动物(包括人类)的表皮和真皮内含有的 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转变而自身合成维生素 D 3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维生素 D 有 90% 是由皮肤经光照合成,10% 来自于食物(主要是肉类食物)。在阳光照射充足且肝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机体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 D。

2

维生素 D 的作用有哪些?


人体内不论维生素 D 2 或维生素 D 3 ,本身都没有生物活性,被称作普通维生素 D。普通维生素 D 在血循环中均与维生素 D 结合蛋白结合,其中一小部分沉积于脂肪细胞储存,大部分被转运往肝脏,首先在肝脏羟化成 25-羟维生素 D 即骨化二醇 [25- ( OH ) D 3 ],然后在肾脏进一步羟化成为 1,25-双羟维生素 D 即骨化三醇 [1,25 ( OH ) 2 D],才能发挥生理活性,骨化三醇是维生素 D 在体内的主要活性形式,被称作活性维生素 D。

肠粘膜细胞上分布有 1,25-双羟维生素 D 受体,1,25-双羟维生素 D 可以与受体结合促进肠钙吸收, 提高血钙浓度, 促进骨形成;成骨细胞是活性维生素 D 的重要靶器官,骨化三醇不论在体内和体外都具有 调节成骨细胞分化的活性作用

此外,活性维生素 D 可通过增加肠钙吸收间接地抑制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合成,也可直接 抑制甲状旁腺细胞增生

另外研究显示维生素 D 有多种骨外作用,可以 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及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对降低常见癌症的发生率、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及高血压、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调节胎盘的发育和功能、预防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等方面均有作用;宫内及婴幼儿获得足够的维生素 D 还可 降低 1 型糖尿病、哮喘等的发生率

如果机体缺乏维生素 D,婴幼儿可导致 佝偻病 ,成年人可引起或加重骨质疏松症及引起 骨软化病 ,还可以引起肌肉疼痛和肌无力。除了骨骼和肌肉受影响外,如果维生素 D 水平持续不足的话,还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大大增加反复呼吸道及消化道等的感染、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糖尿病、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风险。

3

普通维生素 D 和活性维生素 D 有何区别?


1)半衰期

普通维生素 D 半衰期长 ,大约 2~3 周,可持续地为合成人体代谢所需要的活性维生素 D 提供底物。

而活性维生素 D 及其类似物, 半衰期短 ,起效快速,但作用维持时间短,不能满足人体维生素 D 的持续供应, 一般作为药物使用,不能作为基本健康补充剂

(2)生物活性

普通维生素 D 是 没有生物活性的 ,不能被机体直接利用,需要在体内先后经过肝、肾转化才具备生物活性而发挥生理作用,因此 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服用普通维生素 D 往往效果欠佳

而活性维生素 D 不需要经过肝肾的代谢转化 ,可以直接发挥生理功效,即便患者肝肾功能不好,也不影响其疗效。

(3)安全性

普通维生素 D 体内活化需要的 1α-羟化酶的合成受体内钙磷调节激素(主要是甲状旁腺激素 PTH)的严格调控,即使摄取较多的普通维生素 D 也很难升高血中的 1,25-双羟维生素 D 水平,这样使得普通维生素 D 作为一种 营养素 ,其 安全剂量很宽,一般不会出现过量中毒的安全问题

活性维生素D不是营养素,而是一种 激素类药物 ,进入体内后能直接发挥作用,生物活性强,有明确的量效关系,其安全剂量范围较窄,如同时摄入过高剂量的钙剂, 可能出现高血钙和高尿钙的副作用

因此 普通维生素较活性维生素更安全

(4)用途

普通维生素 D 临床主要只作为一种营养素,用于纠正维生素 D 缺乏及骨质疏松的预防。活性维生素 D 作为一种激素类药物,临床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的治疗。

综上:普通维生素 D 和活性维生素 D 不能互相替代或视作等同。

5

临床上用于补充维生素 D 的药物有哪些?


(1) 普通维生素 D

维生素 D 家族成员中最重要的成员是维生素 D 2 和维生素 D 3 维生素 D 3 和维生素 D 2 的作用没有本质性区别 。普通维生素 D 多数情况下是作为一种营养素,用于维生素 D 缺乏及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2013 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


➤ 0~64 岁普通人群每天需补充维生素 D 400 IU;

➤ 65 岁以上的普通人群,因为缺乏日照或是摄入及吸收不好,每天需补充维生素 D 600 IU;

➤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每天需补充维生素 D 1500~2000 IU;

➤ 骨质疏松患者,每天维生素 D 的应用剂量应达到 800~1200 IU。



(2)活性维生素 D

目前临床上开发出的活性维生素 D 药物包括骨化二醇和骨化三醇及阿法骨化醇、帕立骨化醇等。

①骨化二醇:

口服后在肾脏进一步羟化成为骨化三醇, 适用于骨质疏松症、佝偻病、骨软化症等代谢性骨病的治疗,还可用于血液透析所致的低血钙症

每日一次口服,成人每日 50~100 微克(1 2 粒)或隔日 100 200 微克(2 4 粒)。

②骨化三醇:

具有完全生物学活性,无需经过肝、肾转化即可起效,因此 适用于各类骨质疏松的治疗,尤其是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该药使用的先决条件是足够但不过量的钙摄入量(约 800 mg/d,不应超过 1000 mg/d),在治疗开始时的需进行必要的补钙。因胃肠道对钙的吸收改善,部分患者在维持治疗期间可保持较低的钙摄入量。

③ 阿法骨化醇:

即 1- 羟维生素 D 3 ( 1-OH-D 3 ) ,服用后在肝脏被迅速转化成具有活性的骨化三醇。

这一转化过程十分迅速,故阿法骨化醇的临床效应与骨化三醇基本一致。

由于阿法骨化醇无需肾脏 1α-羟化酶羟化,故可用于肾性骨病;此外,老年患者因肾脏 1α-羟化酶活性几乎消失,而普通的维生素 D 类药物需要肾脏 1α-羟化酶进行活化,故阿法骨化醇尤其 适合老年人补充维生素 D

④ 帕立骨化醇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维生素 D 类似物。通过与维生素 D 受体(VDR)结合,引发维生素 D 反应通路的选择活化产生生物学作用,起到调节钙和磷酸盐代谢的作用。

临床制剂一般是帕立骨化醇注射液,经由血液透析通路给药。

用于治疗接受 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由于肾 1α-羟化酶缺乏造成肠钙吸收不足,导致低血钙刺激甲状旁腺增生而引起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3)维生素 D 复方制剂

① 维生素 AD 丸

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维生素 AD 制剂,主要作用是 预防和治疗维生素 A、D 缺乏症,如佝偻病、夜盲、小儿抽搐等

② 鱼肝油丸F

是补充维生素 AD 的另一种制剂,是从鲨鱼、鳕鱼等深海鱼类的肝脏中提炼出来的脂肪,有腥味,主成分是维生素 A 和 D,用做 预防和治疗维生素 A、D 缺乏症

③ 碳酸钙 D3 片

是一种专为补充人体所需钙质和维生素 D 3 而设计的复方补钙剂。这种药物以其独特的配方,结合了碳酸钙和维生素 D 3 两种主要成分,为人体提供所需的钙质,每片含有 125 IU 的维生素 D 3 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增强补钙的效果

④ 阿仑膦酸钠维 D 3

主要成分为阿仑膦酸钠和维生素 D 3 ,两种成分共同发挥着改善骨质疏松症的作用,阿仑膦酸钠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生成,从而使骨量逐渐增加,维生素 D 3 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

6

哪些人需要补充维生素 D?


(1) 维生素 D 缺乏主要发生在受日光照射不足(如室内工作、夜间工作、在家中或养老院里长期足不出户)、缺少食物来源(以素食为主)的人群中,尤以婴幼儿、家庭妇女、老年人多见。另外也可见于长期使用可加快体内维生素 D 分解代谢的药物(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福平等)的人群及曾接受过减重手术者、慢性肾脏病、肝功能衰竭等人群。此类人群需要补充维生素 D。

(2)妊娠和哺乳期女性、有跌倒史和(或)有非创伤性骨折史的老年人、肥胖者(体重指数 ≥ 30 kg/m²)、佝偻病、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等人群往往需要维持维生素 D 营养状态需要补充维生素 D。

7

如何安全补充维生素 D?


维生素 D 虽然对很多疾病都起到了预防作用,但如果超量也会造成中毒。当 血清维生素 D 水平达到 100 ng/mL(250 mmol/L)为维生素 D 过量,达到150 ng/mL(375 mmol/L)为中毒

初期症状为厌食,恶心和呕吐,继而出现尿频、乏力、神经过敏和瘙痒,肾功能受到损害,出现尿比重降低、蛋白尿、管型及氮血症,全身软组织钙化(包括冠状血管和心脏瓣膜 、严重者肾衰竭、心律失常、昏迷、甚至可能死亡。

维生素 D 缺乏症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特征、病情、维生素剂型以及季节等综合考虑。维生素 D 缺乏症骨病患者的治疗目为使用足够剂量以确保矫正维生素 D 缺乏,及时改善维生素 D 缺乏症临床后果并避免维生素 D 中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