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家哥的小黑屋
互联网公司的野望,线下零售的忧虑,商业地产的彷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潇湘晨报  ·  巨头宣布:永不合作! ·  昨天  
清单  ·  可以不用,但必须要有的人生物品 ·  2 天前  
湖南日报  ·  蜜雪冰城,突传消息!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家哥的小黑屋

港股,问自己3个宏观问题

家哥的小黑屋  · 公众号  ·  · 2024-11-29 13:26

正文

很多朋友说最近咋不写了?

我的策略偏向中长期,一年里面多数时间其实都不是很重要。真要是写点什么呢,其实也是没话找话。

最近也研究新的项目,考察海外的跨境电商和投资,股市这边没有重要的事情就没写。

很多人关心这轮A股的行情如何?我提到的所谓补缺口还有没有?

这里得说明一下,A股之前我看到年底,后面才发现今年春节1月份,那干脆就改成春节前,也算年底。

我们前面看到的那些有利条件:政策的持续不断提出、美联储进入降息大趋势,这个并未改变。至于缺口问题,这是风险控制措施,我认为如果市场企稳,这部分可以找找“埋伏”的逻辑。

有人说特朗普上台之类的影响,从2016年的经验来看,美元指数也是一开始走强,大家都相信特朗普能改变什么,后面发现其实他的政策打折也是很厉害的。

我认为过去全球市场交易“特朗普上台”,还是短期的,投机性的。

今天想说的问题是,这一轮的调整,港股很重要,具有先行指标的特性,应该重点关注。

在前几个交易日,港股回到了重要位置,分别是5月的高点和9月26日的位置。

今年以来港股对A股的先行指标比较明显,一月底的低点,九月底的低点,港股的转折都更早,本轮次也是先向下调整,所以哪怕你不参与恒生,也值得关注。

还是那个逻辑,香港市场机构投资者比较多,受到乱七八糟概念影响相对小。当A股这边各种小作文、各种炒作的时候,港股虽然也有一些情况,但大家还是理智的。

本轮次 对于中长期投资者来说,港股的噪音少,参考意义更大。

我是认为港股现在的位置,又到了开始出手的位置,至于A股跟不跟,我认为还是稍微再看看,毕竟量能在A股很重要。

当下港股回到了前期重要位置,可以从宏观角度可以问3个问题:

1我们这边的政策预期和那个时候比如何?

港股投资者并非总是做基本面,今年他们也是做政策预期的,相比5月和9月26日,当下政策与那时候相比,已经推出来了,形势更明朗。

有人说预期有“见光死”的特征,难道不是一种“利好出尽”么?

我前段时间说,这波不是等一个预期,而是一连串预期, 你要不要相信政策会连续出?要不要相信效果不好加量?

我是相信的,所以我认为预期层面比5月和9月26日并不差,甚至略好。

2海外环境如何?

香港受到全球宏观影响大,5月和9月26日那会儿,特朗普上台预期正好是两个小小低谷。

后面枪击案出来了,交易特朗普上台出现了一波高潮;后来哈里斯顶替拜登,特朗普上台弱下来了——然而进入10月,特朗普交易又回来了。

这两拨对港股都有压制。

特朗普上台当然有影响,这个从他被枪击那会儿咱就说,短期不确定性增加,对新兴市场不好,有利于风险资产。

但,当总统也不能只靠嘴,过了几个月还是要看实际行动的。

如果你相信特朗普还是会像2016年那样,说10成,办成3成,那现在特朗普当选这个概念接近尾声。

港股的外部环境没比5月和9月26日差太多了。

另外多提一句,特朗普上台之后,很多人又开始说:“特朗普上台之后,加上个马斯克,咱们这边又压力太大了、又要如何如何”。

美国不是咱们,要是一个总统带着内个成员说干就能干,那美国过去的问题早解决了。

比如马斯克曾经提到削减政府预算2万亿美元。

2024财年度,美元的政府预算大约是6.75万亿,其中医疗、利息、社会保障是强制性的支出,超过一半。解决刚性支出的话,那要大改美国法律。

剩下3万多亿,动一动退伍军人?动一动国防预算?这是美国百万曹工所系。

这两项搞不定,那就只有总预算的30%左右能砍了,正好2万亿。。。

(实际计算当然很复杂,咱们就看个大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