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张投资笔记
爱喝酒及写字,信奉长期主义,热衷细水长流赚小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老张投资笔记

从美容大王到48去世,大S给所有女强人敲响身体警钟

老张投资笔记  · 公众号  ·  · 2025-02-03 21:1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这个春节,其实本来有很多话想说比如哪吒、饺子、DeepSeek等,但因在老家吃了睡睡了吃,就没顾上。


可今早大S的突然去世还是惊呆我了。


才48岁,76年的,因为一次旅游,自己和家人没怎么上心、重视,就突然“去世”了。


真的呜呼哀哉,慨叹生命无常。


每个人多生命只有一次,大S无论有无那些陋习,无论和汪小菲谁对谁错,有无出轨,和光头现在到底关系如何,有没有一直被网暴,已经全部不重要了。


人死后,一切都是浮云。



后人除了在你刚去世时伤心欲绝,过不了多久,就会考虑如何分割你原来的资产,包括但不限于原来的现金、房产、公司等等。


或许,又过不了多久,大S的“故事”,就像历史,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凉,这社会哪有真相?


历史和故事都是由活到最后的人书写的。


联想到2023年周海媚和李玟的去世,更是觉得,有名有利不代表可以健康长寿。


甚至可能,就是因为名利带来的过大的压力,让自己的身体不堪重负,透支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


许多时候,我们习惯性透支信用,却对生命账户的赤字视而不见。


这是我们这个勤劳的民族最值得反省的。


我曾经的一个上司,也就是收购了我公司的省广集团的副董事长,现在卸甲归田做起了“地主”,我去拜访时,他说“人活着有钱叫资产,人死了钱还在只能叫遗产”。


这句话我记了很多年。


我给自己的原则就是:


能面对的困难就积极乐观的面对,根本解决不了的困难,就压根不理会,因为哪怕你再焦虑再努力,可能都于事无补。


事没解决,身体还垮了。


这是最得不偿失的。


一个人只要活着,哪怕你现在身在低谷,诸事不顺,但只要还活着,就有希望,就有可能等来自己翻盘或运气爆棚都时刻。


人生,真的是长跑,可千万别用百米赛跑的速度all in自己的生命。



高盛最新报告显示,连续熬夜工作三晚的员工,决策失误率飙升42%。


这让我想起硅谷某风投的暗黑法则:他们悄悄计算创始人晨跑频率,因为心率变异数据比BP更能预测企业存活率。


就像华尔街交易员在战栗的K线图前吞服降压药,中国创业者们正用护肝片对冲凌晨两点的融资电话会。

某独角兽女CEO的日程表曾震撼创投圈: 5:00瑜伽, 6:30行业早餐会, 23:00跨国会议。 直到她在投资人面前突然失语,脑部CT显示海马体萎缩堪比阿尔茨海默患者。MIT实验室早已证实,每周55小时工作制后的每一分钟,边际产出都是负数。


当我们用「All in」标榜创业精神时,身体正在执行残酷的清算。


深夜的朋友圈依然漂浮着「见过凌晨四点的城市」的勋章文学,但真正的商业精英已开始重构价值公式:把健身房计入战略成本,用冥想替代无效社交,让睡眠成为最锋利的竞争壁垒。


当徐熙媛的名字冲上热搜,整个商圈都在经历一场黑色寓言。


这位曾以"美容大王"人设重构医美商业逻辑的女星,最终的去世揭穿当代创业者最痛的悖论——我们用商业思维解构万物,却把身体当成了永不折旧的固定资产。

若将人体视作创业公司,45岁后每个器官都在经历C轮估值下调。


大S的「美容教母」商业版图曾缔造神话,但当死亡来袭时,人们突然发现她代言的胶原蛋白饮、抗衰仪,在ICU的计价器前不过是一串苍白的代码。


最后,愿逝者的灵魂得以安息,在永恒中找到宁静,祝世人懂得珍惜自己的最大财富:健康。


尤其创业者、女强人、中年男人。


千万要保重。


(6-15在新加坡,非诚勿扰)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