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外滩教育
中国K12国际教育领先媒体。为基础教育阶段中国学生提供择校、能力培养、海外升学等专业国际教育资讯。助中国家长实现教育突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卓奇365食品网  ·  昆明发布春季校园食品安全风险提示 ·  昨天  
卓奇365食品网  ·  昆明发布春季校园食品安全风险提示 ·  昨天  
黑龙江省教育厅  ·  解码《纲要》⑩ | ... ·  昨天  
黑龙江省教育厅  ·  解码《纲要》⑩ | ... ·  昨天  
幸福成长札记  ·  第79天在闲鱼上卖货,正在消失的学区房:未来 ... ·  2 天前  
NBS十八生活  ·  2027年高考 最新公告! ·  2 天前  
漳视新闻  ·  晚上9点半停止写作业!福建一地最新通知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外滩教育

激烈的“藤校日”放榜过后,美国留学还需冷静看待这些问题

外滩教育  · 公众号  · 教育  · 2019-04-02 07:00

正文

看点 “藤校日”当天,外滩君发布了8所常春藤大学录取 中国学生的大数据 。目前美国大学 放榜季已进入尾声,除了关心哪些牛娃被录取了外,也意味着新一轮的申请大战即将打响,我们不得不把目光转到另一个申请起点。那么,从今年结果来看,接下来的美国大学申请有哪些值得留意的“新政策 新动向”呢?外滩君采访了国内十位留学“大佬”顾问,以他们接手的上万份申请案例来探讨未来留学趋势。


文丨李臻      编辑丨张凌锋

数据来自“视角学社”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3月28日教育部发布了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66.21万人。其中自费留学59.63万人。与2017年度的统计数据相比较,出国留学人数增加5.37万人,增长8.83%。

在这样留学大潮的形势下,学生要申请到一个好大学更是难上加难。加之,从今年美国大学本科申请结果来看,各大学校申请人数不降反正,录取率也是不出意外的持续走低。

除此之外,芝加哥大学常规阶段中国学生全军覆没,加州系统大幅缩减中国学生录取名额这样的事实也加重了家长及学生们的焦虑。

对于接下来的美本留学申请,我们到底该关注什么?


为此,外滩君采访了学美教育创始人张恒瑞、棕榈大道首席导师负责人盛天意、树英学会创始人董堂荣DTR、天道教育集团董事总经理Roland、上海凭远教育App-Ark创始人倪飞、寻教育创始人叶笑凡、三士渡创办人徐TT、、引知联合创始人Joel Butterly、海狸学院创始人郭湛、JK Education创始人可可喵等十位留学顾问,以他们近几年接手的上万份申请经验,与大家探讨未来留学趋势。

从他们的答案中,外滩君总结了如下几点:

  • 美高党的优势的确存在

  • 早申请ED轮对学生来说更需把握

  • 热门专业女生相对更具优势

此外,我们还邀请各位老师,针对中美贸易战、哈佛亚裔歧视案、招生舞弊案等事件对未来留学的影响,做出分析,并附上了几个对美国大学招生“新政”对学生申请产生的变化及影响。

一起来看看这场“留学小论坛”上,都谈到了哪些申请趋势。




美高党优势的确存在



美高学生是不是更容易进名校?这是近两年来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 下表整理了U.S. News排行榜Top20大学及Top10 文理学院录取国内高中和美高学生的数据对比。

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国内高中录取人数较多,但因为基数问题,美高的中国学生录取比例更高。


↑(Top20大学录取数据)


↑(Top10文理学院录取数据)


那么到底美高学生更容易被美国顶尖大学录取?十位顾问也都表示, 美高的优势确实存在,因为美国大学在学制上对美高认可程度更高,此外美高学生GPA的可信度高。 因此,国内学生会因为学校要控制国际学生比例而稍显吃亏。

不过这并不代表所有美高学生都具有优势,还需具备成绩优秀,且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美高的资源这样的前提,做不到这这些,美高的优势也很难体现出来。


外滩君

公立高中生 、双语学校、国际学校、美国高中,哪种中学的学生更容易被名校录取?


董堂荣 DTR - 树英学会创始人:

美高党。 基本在分数、GPA和文章一切就绪的情况下,结果比较容易让人预测,不太会出乎意料。体制内尤其难,就是在同等标化和活动的情况下,对于大学招生官来说他们更愿意挑选让他们更信服、更有诚信的高中成绩单和老师推荐信的美高党。说实话每年也只有美高党这个群体经常会出现“低分高录”的情况。


Joel Butterly

引知联合创始人


最好进美国名校的先是美高,再是国际学校,再是双语学校,再是普高。原因是美国大学对于美高的课程体系和之前录取的学生比较熟悉,因此录取的时候会能够比较容易地对学生整体能力有较准确的评估。


TT - 三士渡创办人


顶尖美高>顶尖国际学校≥顶尖双语学校>普通美高>普通国际学校>普通双语学校>普高,这里我所指的顶尖美高主要是Exeter、Andover、Milton、Hotchkiss、Choate等排名前十的美高。顶尖国际学校是指UWC、Shanghai American School、上中国际等有一定底蕴的、真正的国际学校(很多国际学校都是冒牌的);顶尖双语学校是指南外、杭外、人大附、深中等汇聚当地一流生源的学校。

1.顶尖的美高、国际学校、双语学校(后面均简称顶尖高中)本身 具备较高的选拔性 ,所以对美国大学来说从这些渠道里录取学生下限较高。


2.顶尖高中在校成绩更具备含金量。 很多普高、普通美高的老师给A比较随性。中国学生拿GPA4.0是常有的事。这样一来这些学校的成绩单就无法用来区分较好的学生与极好的学生,因此这些学校的GPA美国大学看重程度会低一些。


3.顶尖高中更重视素质教育,学生更符合大学的价值观 。大学不喜欢录取那些急功近利的、把升学当作人生追求的学生,也不喜欢录取把大学当成自己职业化跳板的学生。顶尖高中从面试录取学生,到培养学生,再到评价学生都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思维能力、追求理想的热情等美国大学最看重特质的培养。换句话说:普高与普通美高里可能会有学生把自己的升学简历做得光鲜亮丽,但美国大学更有可能在顶尖高中里录取到她们所看重的有趣的有追求的灵魂。


4 .很多顶尖的美高、国际学校、双语学校与大学之间维持着紧密的关系 。大学招生官会常常到这些顶尖高中做宣传,这些高中的Counselor甚至会认识很多顶尖大学的招生官。为了继续维系跟这些顶尖高中的关系,大学一般会保持一个在该校录取学生的固定人数或比例。


5.顶尖高中具备更加成熟的背景提升资源 比如如果你来自杭州外国语,你就有机会加入到全国最顶尖的WSDC辩论队;如果你来自Andover,那你就有可能随着学校机器人队拿到顶级赛事的名次;如果你来自UWC,那学校体系化的知行资源会帮助你做出更有价值的课外活动。



外滩君

这么说美高的优势的确存在?


Roland

天道教育集团董事总经理:

美高中国学生的优势在于大学会在申请过程中将他们视作美国人。国内学生会因为学校要控制国际学生比例吃亏。


可可喵 - JK Education 创始人:

关于美高优势,这个现象的确是存在的。 美高学生有优势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本州优惠。比如UCLA,UCB这些排名很靠前的加州学校,甚至包括排名靠后的州立大学,都会倾向于录取来自于本州高中的学生。


举个极端的例子,德州奥斯丁是一个会计专业非常强的学校,但是这所大学百分之八十五的名额全部给了来自德州的学生(包含在德州读书的中国国籍的人),也就是说只有百分之十五的学生来自其他区域。在这种情况下本州优惠对申请成功率的影响就很大。


亦或者中国男生很想去的佐治亚理工学院,这也是很明显美高学生占优势的学校。就算是非公立的大学,本州学生的申请难度也会相对较小。比如Groton中学的学生被哈佛录取的可能性就会比被耶鲁和普林斯顿录取的可能性大。choate rosemary hall中学的学生更多被耶鲁大学录取。


这背后主要原因是招生官在决定是否要录取一个学生的时候会考虑这个学校的好坏和这个学校学生群体的好坏。 招生官最了解的是本州高中的情况,做实地考察而取得详细信息的可能性和方便程度也就更大。招生官对学校的了解则会影响他们录取学生的决定。


盛天意 Tina

棕榈大道首席导师负责人:

美高优势在一定的情况下是存在的,但是这个优势存在的前提一定是学生首先要能满足两个条件:


1) 成绩优秀 ,在美高里面也可以做到名列前茅,尤其是普通美高,更需要保持自己的学术优势;


2) 可以充分利用美高的资源 ,比如大量参加活动和学校的课程项目,让自己的整体活动情况和美国学生保持一致。如果做不到这两点,美高的优势也很难体现出来。顶尖美高的同学相对于国内最好的国际学校或者普高国际部,升学录取率要大很多。

除去学生本身的条件,美高最明显的优势其实就是课程和美国大学的统一性,以及学校本身的名声和学术水平带来的申请加成。美高的成绩单、老师推荐信以及学校资料(School Profile)都是大学在申请过程中查看的重要资料,而且美高可以保证这些材料都真实可信。


作为国内学生,除非是来自知名国际学校或者普高国际部,不然是几乎拿不到同等质量的申请辅助材料。

另一方面来说,美高能够给学生提供的众多活动,尤其是体育、科研以及专业项目,比如很多美高有的特色海洋科研或者航空航天项目,都是国内学校难以企及的。不少美高有附近的合作大学,很多学生可以去大学里面选修课程,这也是国内不容易接触到的顶尖资源。


外滩君

读国际课程的学生又有怎样的优势?


Joel Butterly

引知联合创始人:

美国大学会觉得有国际课程的高中能够让学生在学业上更好地无缝衔接,美国大学对于学生来讲不仅是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也是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大学希望学生能够在高中阶段做足够好的学术准备,这样到了新的环境,学术难度也上了一个台阶之后,不会适应得太辛苦。


但是与此同时,也不是说没有上国际课程高中的学生就在申请美国大学时有绝对的劣势,只是他们会需要在课外多补上英文的软实力素养(写作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一些学术知识的缺口。


倪飞

上海凭远教育 App-Ark 创始人:

国际课程这里讨论三类:


一、 IB学校。 IB是最全面的大学预备课程,也是美国大学最喜欢的大学预备课程,它不偏科,大家都要选六门课,这六门课需包括三门高难度HL和三门标准难度SL,即便是SL也比很多美高普通课程要难,对非常注重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此外IB也有活动要求,150个小时的社会活动一定要满足,这对美国大学申请来说就很对口,因为美国大学要看活动、要看志愿者服务。所以有一定历史的IB学校(世外、平和、UWC这样的)肯定不会吃亏。

其次,IB推荐信的公信力也还可以,比普高要靠谱。跟普通普高比起来,国际课程都是英文授课,IB写作要求也很高,所以大学对于“适应能力”不会有疑虑。

但IB难度过高,所以对于很多不是从小英语准备非常充分的学生来说,可能它的跨度会比较大。

二、A-Level学校 ,尽管申请美国大学A-Level不会那么有优势,因为偏科比较严重,但是它难度还是够难的。像A-Level理科,比方说进阶数学其实是相当有难度,对于很多美国大学特定专业来说,还是很有优势。更不用说A-Level在申请英国大学时,优势真的是飞起来。

三、AP班或BC班 (加拿大课程班),质量参差不齐。通常来说,这类学校入学的标准也不是很高,所以从这类学校出来的学生,若要申请到顶尖的美国大学,其实要把自己当成普高的学生来看了。


可喵 -JK Education 创始人:

美国大学注重博雅教育(Liberal arts),其中很重要一部分就是教你如何说、如何写。受过IB课程训练的学生在这方面有很大优势。但是IB其实是比较偏文科的一个体系,所以对于偏理科的学生来说不一定合适。

相比而言AP对于偏理的学生可能是更好的选择。选择AP有很多好处:AP报考方式比较简单,没有学校要求而且在大学里最容易用来换学分。比如在芝加哥大学,A-level不能换任何学分,IB课程几乎只有生物7分对换学分有用,而AP就可以用来换生物、物理、统计和很多选修课的学分,所以非常划算。

如果是单纯从培养学生的角度来说,AP、A-level、IB自然对学生各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各有不同的优势。但是从申请的角度来说,国际课程的选择更多的还是看学生个人情况,而不是说某一个课程在绝对意义上比其他课程更有利于申请。




ED轮对学生来说更需要把握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年早申请及常规申请中国学生录取人数对比:


2019 年中国学生早申请及常规申请录取人数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达特茅斯学院和布朗大学以外,其余学校均是在早申请阶段录取了更多的学生。

尽管这里只分析了藤校,但值得提及的是,U.S. News排行榜上排名第三的芝加哥大学,今年在早申请阶段共录取了38名中国学生,而在常规申请阶段无一名中国学生被录取,这一点足以说明芝加哥大学对早申请的看重。

此外我们再来看另一组数据,2019年常青藤盟校早申请录取人数占总录取人数比例:


2019 年常青藤盟校早申请录取人数占总录取人数比例



至于为什么美国大学会更看重早申请,原因是现在的留学环境下,越来越多非常优秀的学生一起竞争非常少量的录取位置,招生官认为与其纠结哪个申请者更“厉害”,不如把机会留给那些真正喜爱并愿意提前选择入学的学生,这样也能保证学校的入学率。

因此对于那些已经准备好、且有目标大学的学生来说,早申请ED轮值得一冲。


外滩君

常规申请和早申请相比,

哪个阶段更有利于学生


张恒瑞 学美教育创始人:

早申请的录取概率的确比较高,优势明显,这是想要申请进入名校的学生的一个重要的选择。特别是针对一些在早申请阶段招生倾向性特别强、保留特别多名额的学校,更需要重点考虑。


例如说芝加哥大学,在常规申请阶段基本上就没有名额了,另外像康奈尔大学、西北大学的常规申请名额非常少。如果大家目标是这几所学校,一定要重点考虑早申请,把握好早申请的这个机会。

此外,大部分的优秀学生,都毕业于知名高中,都有着非常好的在校成绩(GPA)、非常好的标化考试成绩,也有非常丰富的课外活动,但是缺乏具备含金量非常高的学术竞赛成绩,或者是非常高水平的运动或者音乐艺术类的特长。


针对这类学生,早申请就显得更为重要。 所以申请者不仅要了解学校的招生政策,更要详细分析自身的申请优势,合理分配早申请和常规申请的学校安排。


郭湛 海狸学院创始人:

这个答案很清楚,肯定是早申请阶段对学生来说更有优势,尤其是ED(Early Decision)阶段。


对于有些学校,比如像芝加哥大学,它基本上是通过早申请ED阶段来录取学生的,而不通过EA和RD阶段来录取中国学生。这个不是新闻,而是事实。


自从17年有了ED1和ED2这个政策后,那就一直是这种情况,现在已经是第三年了。这个政策一直非常稳定,常规申请阶段RD基本上是不会录中国背景的学生。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握住这个ED的机会。


董堂荣 DTR - 树英学会创始人:

明显能看得出来每个学校还是比较倾向于ED轮的学生。学校越来越看重自己的收益率。大部分的生源都从ED走掉了。


从几年前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艾默里大学和维克森林大学基本上就录ED生源,再到今年的芝加哥和纽约大学,以及坚守了好多年EA的波士顿学院也和芝加哥大学一样在接下来的申请季加入了ED1和ED2行列。


叶笑凡 寻教育创始人:

从录取率来说,ED还是有优势,但是RD可以从广度上广撒网。 所以,一个是概率大,一个是基数大,各有优势。当然,前提是有资格的学生。对于没资格的学生,都是一样的。


盛天意 Tina

棕榈大道首席导师负责人:

从公开的录取数据来说,我们可以看到早申请无论怎样,录取率一定高过常规录取。但是这里我们也要知道,能够早申请的学生很多时候也是全力以赴,并且已经早早拿到了合适的标化成绩和有成就的个人项目,因此他们的申请池竞争本身就非常激烈。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无论早申请还是常规申请,学生首先需要做到的是达到学校的录取标准,所以对于学生个人来说,也许早申请会有更高的几率,但是也不能因为有这样的侥幸心理就去冲刺自己本没有希望的学校。

如果学生目标远大也一定想冲刺一下,那么ED可能就是冲刺好学校的最好机会,但也要做好即便ED也不一定能进去的思想准备,毕竟对于最顶尖的学校来说,这永远都是千军万马过的独木桥。


可可喵 - JK Education 创始人:

关于早申,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数据是ED录取的SAT分数线和RD录取分数线的区间。对很多排名十五到四十名的学校来说,ED和RD录取的SAT分数差通常有30分,在少数极端情况下甚至可以达到50分到80分。这就说明ED录取对SAT成绩的要求不会很苛刻。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数据不适用于排名十五名之内、竞争更大的学校,和排名四十以后,对SAT成绩本来要求就不高的学校。


倪飞

上海凭远教育 App-Ark 创始人:

为什么大学会更看重ED呢?原因在于美国大学在乎入学率。入学率由入学人数决定。发出十个offer,就一个人来,入学率只有10%,而入学率越低的学校,未来US news在排名的时候,就会排得更低。


因此,学校会在ED会尽可能多的录取学生,这样学校的入学率也会很高,排名还会增加,学校的整体财务状况就会变得非常健康。因为排名变高之后,会有更优秀的学生来申请,校友就会更加自豪,会捐更多的钱,这都是良性的循环




理工科类专业女生更具优势



出于就业的考虑,中国父母在为孩子选择专业时,往往会过于功利的选择美国目前大热、高就业率和薪酬的STEM专业。

这就导致中国学生“扎堆儿”到美国学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热门学科,而这也是顶尖美国大学最不想看到的情况。直接导致了申请这类专业的难度变大,学生竞争也变大。

但与此同时, 美国大学会考虑自身的“多元化”,来控制入学的男女生比例。 由于大多数男生在理科方面更擅长,因此女生在申请这一类学校时,相对来说更具有优势。

下面是2020届美国大学男女生录取比例统计,可以看到顶尖大学录取女生的比例要高于男生。


图片源自2020届美国大学男女生录取比例统计


不过,比起一窝蜂都选择热门专业,许多顾问也提到,选择热门专业是中国家长择校的一大误区,很多时候因为功利而忽略了孩子本身擅长的和热爱的学科,从而无法让招生官看到孩子身上的热情和毅力。


外滩君

文理科相比,哪一类科目竞争更激烈


董堂荣 DTR - 树英学会创始人:

理工科的申请比较难的原因一来是在中国整个理工科的申请池塘还是相对的确更大。二来美国这几年的政策上还是受一些影响,收紧了很多高科技相关专业领域。


也不难理解大家经常开玩笑,“亚裔电子计算机男”的确在整个美本的申请中压力最大。


TT - 三士渡创始人:

总的来说肯定是文科生的竞争优势更大。原因也很简单:理科太火了。因为STEM方向在美国留下来较为容易,所以有很多学生到了美国之后,都会转到STEM领域。


顶尖美国大学不想看到中国学生一窝蜂蝗虫入侵般地来到美国大学学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热门学科,把美国大学当成自己找工作、留在美国的跳板。


美国大学希望录取到有趣的、能为学校校园文化多样性做出贡献的学生。 文科方向的中国申请者稀缺更清晰一点,因为generally speaking其实“文科生”(包括美国人)本身不少,自然录取条件会低一些。


JoelButterly

引知联合创始人:

当我们说学生学文还是学理更有优势的问题时,我更想跟大家强调的是,其实不论学生选择哪一个学术方向,只要他/她能够足够早地被引导或者自己找到这个学术兴趣方向,并且沿着这个学术方向做出比同龄人更卓越的成就,那么他/她在申请中就会非常有竞争力。

另外一点要补充的是,文科还是理科学生申请的竞争力也取决于所申请的学校以及申请年的该校录取倾向,有的学校文科专业比较强,也就会更倾向于招更多文科学生,等等。


而且每一年每个学校的招生倾向也会多少有一些不同,如果耶鲁去年招了很多工程背景的学生,那么今年他们就会在审阅工程背景的申请者时持更加审慎的态度。

所以与其去猜测学校的喜好,不如坚定地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努力走的更远。


招生官在申请材料中并不是希望看到你高中四年学了计算机编程,以后大学四年就一定也是继续学编程然后毕业去硅谷做程序员,而是希望在你的申请中看到你在高中阶段有一两个比较感兴趣的学术领域。


并且是真的在这个领域竭尽所能利用校内和校外资源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并且运用这些知识为社区做出了什么贡献、解决了什么生活中你观察到的问题。


简单来讲,招生官只需要在你的申请材料中看到你有足够的学术好奇心和学术能力,不管你在大学里是否还在这个方向深造。


外滩君

那在这种情况下,女生是不是更有优势?


TT - 三士渡创始人:

大部分理工科类的学校都会偏爱女生。如:MIT、CMU、GTech、Cornell工院等。这些院校在大陆录取的男女比例甚至会低达1:5。


比如Cornell工院去年ED阶段录取了10多位大陆护照女生,而几乎一位男生都没有录取。MIT每年录取的大陆护照男生平均只有2名,被录取者大多都有非常突出的国际大奖。而其录取的大陆护照女生则不一定拥有特别硬性的奖项背景,人数也一般达到4-6人。

原因是美国大部分私立大学都希望能够把自己学校录取的男女比例调整为1:1左右。因此作为女生本身性别就是一种为大学校园文化多样性贡献的一种方式。


除此之外,因为我们的理科基础教育更扎实,中国女生的理工科学术实力平均要比美国女生高,更容易得到AO青睐。


郭湛 海狸学院创始人:

理科女生以往申请结果都是非常不错,物以稀为贵,理科学得很好的男生,这就太多了,所以想要从中脱颖而出,他就是需要更多的亮点;相反,文科好的女生非常多,因此男生在文科方面的优势就会更大一点。


但总体来讲, 美国大学非常注重于写作,非常注重表达,如果文科较好的话,不管是男生,女生。都多多少少具有优势。


倪飞

上海凭远教育 App-Ark 创始人:

除了范德宝,前30的美国大学都喜欢女生。理工科越好的学校越喜欢女生,因为这类学校,女生招不满啊!!!


比方说像佐治亚理工或者卡内基梅隆大学。到他们的工科学院看,都是4:6、3:7的性别比例。女生过来都是宝,男生过来都是草,一定是女生会更加有优势些。


此外, 为什么我们会普遍发觉女生更加有优势? 其实某种程度上是因为美国本土女生适龄人口中,女生申请大学的人数跟男生相比,有时会少一点点。


我们中国出去的家庭都是中高产阶层,你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受到大学教育应该都是蛮正常的事情,但是在美国的话有些家庭会比较的传统,女生不一定要去申请大学,所以在这个层面上面来说的话,如果学校缺女生的话,美国需要从国际生的申请池当中去录取一些女生。这个理由不是那么的充分,但它是理由之一。

第二个理由是从中国来看,女生普遍比男生更加优秀一点,因为男生有致命劣势——语言。对于美国大学来说,录取国际生时,他一定会考虑到你入学之后能不能融入到大学社交圈中。


过去二十几年数据证明了女生在校园当中的融入程度会比男生要高,对中国学生和韩国学生来说都是这样的。所以美国大学会认为同样优秀的两个中国人一男一女,招女生的风险会非常可控、非常少。




几大留学事件对申请几乎无影响



今年发生的哈佛亚裔歧视案、招生舞弊案等事件引起许多家长关注,后台常有家长问外滩君,这些负面事情会导致申请更难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