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ioSeedin柏思荟
生物医药知识服务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程序员小灰  ·  这款AI编程工具,将会取代Cursor! ·  昨天  
广西新闻频道  ·  南宁市市长侯刚谈新一年高质量发展目标与计划 ·  昨天  
程序员的那些事  ·  热搜第一!DeepSeek百万年薪招AI人才 ... ·  2 天前  
OSC开源社区  ·  《7天精通DeepSeek实操手册》 ·  4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o3-mini ...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bioSeedin柏思荟

礼来退坑,自免PD-1再次跌倒...

bioSeedin柏思荟  · 公众号  ·  · 2024-11-01 17:40

正文

▲扫描二维码报名

PREFACE

前言




PD-1和CTLA-4是两个经典的免疫检查点。


在CTLA-4的研究上,BMS的造诣颇深,开发出了Abatacept和Lpilimumab两款经典药物,分别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


CTLA-4自免和癌症“一体两面”的思路在PD-1上同样适用。


实际上,当前的抗肿瘤药霸主K药的诞生,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在这个思路“阴差阳错”的结果。


2003年,荷兰的制药公司Organnon试图开发一款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PD-1激动剂,这一方向上Organnon未能成功,但柳暗花明又一村,找到了一款PD-1抑制剂,这便是K药的前身。


如今,在抗抗肿瘤领域,PD-1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在自免领域,仍然是道阻且长。

01

礼来退坑PD-1激动剂

PD-1激动剂能否在自免赛道闯出一条路?


2023年5月,礼来宣布其PD-1激动剂Peresolimab治疗RA的临床2a期试验达到了主要终点,即在第12周时,700mg Peresolimab组患者DAS28-CRP评分(基于C反应蛋白水平的28个关节疾病活动评分)相较于基线的改变显著强于安慰剂组。


同时也达到了部分次要终点,即在ACR20(较基线实现20%缓解的患者比例)响应方面,700毫克剂量组相对于安慰剂组更具优势。


但其他次要终点ACR50和ACR70响应方面并无显著优势,安全性方面也没有明显的优势,副作用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当。


礼来当时表示,该试验结果支持进一步探索Peresolimab在RA以及更多自免疾病中的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这项2a期临床结果并非大获全胜,但也是PD-1激动剂能够有效治疗自免疾病的首个临床证据,在当时也掀起了一定的波澜。


但好景不长,礼来最终还是放弃了Peresolimab在RA领域的开发。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30日,礼来发布2024Q3财报的同时,更新了研发管线,可以看到,处于治疗RA临床2期的Peresolimab被移出了研发管线。



礼来发言人对此表示,“ 礼来在分析了Peresolimab的总体获益和风险情况后,选择了放弃这项临床试验,Peresolimab未来的开发计划目前还没有做出任何最终决定。


Peresolimab作为自免领域研发进度最快的PD-1激动剂,被礼来“打入冷宫”,也无疑再次给这一赛道泼了一盆冷水。


另一家开发PD-1激动剂的biotech公司Anaptysbio,受此消息影响,股价大跌27.99%。


PD-1抑制剂引领了肿瘤免疫的快速发展,但“硬币的另一面”,PD-1激动剂则在自免领域浮浮沉沉,刚出现了一点星光现如今也已经被掐灭了。


02

MNC集体蹚水过河

除了礼来之外,还有包括 默沙东、吉利德、BMS、强生、BI 等MNC在PD-1激动剂的布局上投入了真金白银,但目前来看,还未溅起什么水花。


2021年2月,手握K药的默沙东也试图闯一闯PD-1激动剂赛道,以约18.5亿美元的总金额收购了Pandion,从而获得了两款PD-1激动剂PT627和PT001,前者具有水溶稳定性,可以全身给药,后者则可以局部给药。



综合默沙东产品管线和ClinicalTrials来看, 默沙东尚未将两款PD-1激动剂推进至临床阶段。


在默沙东之后,吉利德在2022年8月以约4.05亿美元收购了MiroBio,根据bioSeedin当时的报道PD-1宝刀未老,BTLA另辟蹊径,吉利德4亿美元收购自免管线显示,吉利德本次收购的核心资产之一便是PD-1激动剂MB151,收购时已经处于IND阶段。



似乎是受到礼来2023年5月发布的临床数据影响, 吉利德在收购一年以后,终于将MB151(GS-0151)推进了临床1期,适应症同样为RA ,目前尚未公布任何临床数据。



Celgene在被BMS收购时,与Anaptysbio正在合作开发一款 PD-1激动剂CC-90006,不过最终BMS也是暂停了这个项目


强生目前是继礼来之后,在PD-1激动剂领域走的最快的MNC,根据强生官网产品管线显示, PD-1激动剂JNJ-4703正处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2期试验和治疗RA的临床1期试验中



自免药物一直是强生的核心收入板块,Remicade、Stelara、Tremfya、Simponia等产品都为其贡献了大量的收入。对于强生来说,PD-1激动剂或许在未来也有望成为自免板块的中坚力量。


此外, BI也有一款PD-1抗体正在自免领域探索,目前处于临床1期。



以上总的来说,默沙东、吉利德、BMS、强生、BI已经在布局上投入了不少时间和金钱,且已有部分管线已经推进到了临床阶段,不过暂时仍没有取得突破。


03

资金开始押注Biotech管线

除了MNC外,部分biotech在PD-1抑制剂内卷的背景下,也差异化的布局了PD-1激动剂,其中最值得关注的便是上文提到的Anaptysbio。


Anaptysbio的核心管线之一是PD-1激动剂Rosnilimab, 正处于治疗RA的临床2b期试验中,以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2期试验中。



随着礼来暂时放弃了Peresolimab的研发,Rosnilimab也成为了最有希望的PD-1激动剂,但需要注意的是 ,Rosnilimab此前治疗斑秃的临床2期试验并未成功,是否会成为后续RA和UC适应症的伏笔,还需要靠更多的临床数据来验证。


同时,手握自免新王度普利尤单抗的 赛诺菲,在今年8月主动入股了Anaptysbio ,押注rosnilimab,成为了最新一家拥抱PD-1激动剂的MNC药企。


此外,近期从Versant Ventures、TPG、GV等大佬手里 获得了1.68亿美元投资的Santa Ana Bio ,也有一款PD-1激动剂SAB03,正处于IND申请阶段。


两家biotech公司的PD-1激动剂资产在短时间内接连获得了资金的关注,或许也是一个爆发早期的微弱信号,不过目前PD-1激动剂在自免赛道的未来,暂时还没法定夺。


回看国内,PD-1激动剂与PD-1抑制剂的研发强度完全背离,市场基本处于空白地带,即便是考虑到国内外自免市场的差价,但理应也不应如此…


注:资料转载自 各大公司官网、公开信息源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读者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删除; 本公众号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真实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学习、参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