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 the Trade Conflict Confound China’s Ambitions?
文章来源| Carnegie-Tsinghua Center for Global Policy
作者| George Magnus
译者| 殷镇岳
即使在贸易战的艰险坎坷中,
中国仍会迎难而上,化危为机。
(正文共
2245
字,预计阅读时间
5
分钟)
虽然中国的发展模式不再是21世纪初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但其
经济和供应链仍同美国的需求和技术、外商的直接投资、全球贸易的稳定与开放
密切相关。
通常来看,这些因素都能促成中国与美国达成某种
暂时
妥协
,
但国际政治不稳和不可预测性都降低了这种可能性。
美国政治思想家爱德华·卢特瓦克在分析四十多年前西欧和日本对美国的贸易威胁时,提到了“商业”中的
“冲突逻辑”
。但是,在他看来,与中美关系当前的状况相比,
美国
与
日欧
之间的分歧只是一种
良性利益冲突
。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他的顾问团队早在2016年竞选期间就流露了对中美贸易的负面看法。2017年,中美领导人在海湖庄园和北京完成互访之后,贸易战随即在2018年爆发。
2018年底,G20峰会召开,中美在此后缓和情势,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谈判,但今年5月开始,贸易摩擦愈演愈烈。
截至目前,
中美之间几乎所有贸易领域都受到了惩罚性关税的影响
,部分商品税率加征额高达25%。
贸易战之所以会爆发,同两国贸易政策、市场准入等方面都有关系。
但从本质上讲,
这场冲突还涉及到了中国的技术和产业政策,非关税贸易壁垒和其他经济限制,以及两国在广泛的商业和军事领域对技术主导地位的争夺。
这已超出贸易的范围,涵盖了审查和批准外国直接投资交易,以及将对方公司列入所谓的实体清单。
美国和中国都称正在准备此类清单,以禁止或限制外国公司购买会对国家安全利益产生威胁的商品或服务。
中国在贸易战初期似乎对特朗普打贸易战的决心认识不足,而现在这场冲突的战略意义已逐渐清晰——中美两国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战略平衡点。
贸易战的代价越来越高昂,在美国看来,双方都将遭受重大损失,但中国的损失将更为巨大。
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出口占GDP的4%,约为出口总额的五分之一;而美国对华出口的这两个数字分别为1%和8%。
尽管中国拥有巨大的贸易顺差,但中国对美国市场需求和尖端技术的仍存在依赖。
根据经合组织的贸易数据显示,
中国同其他亚洲国家的贸易额难以与中美之间的贸易额相提并论。
日本居首(6%),韩国居次(4.5%),其次是越南(3.5%)。
在科技、技术方面,贸易战正在破坏供应链、国际科学合作、签证配额、教育交流,双方在各自领域都将蒙受损失。
中国现阶段仍然依赖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芯片生产,
尽管正在逐步自主生产芯片,但尚不足以取代进口产品。
但从广义的宏观经济角度来看,
截至今年9月白宫最新一轮加征关税之前,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限。
然而,由于征收惩罚性关税的措施几乎覆盖了所有商品,
关税提高的累积效应正在显现——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出现了出口订单不足的情况。
中国银行业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贸易摩擦已对出口企业、商业投资和产生了负面影响。尽管美国旨在狙击中国国有大型企业,但
占据进出口额大头的
在华中外资企业却是最大的受害者。
在税收、补贴、信贷和监管等问题上,
美国向来认为中方歧视私营企业、优待国有企业,但美国政府也并非放任市场,只是政策偏向于私企。
贸易战也会对人民币币值以及全球企业和中国公司产生连锁效应——它们正在重新审视以中国为中心的供应链,并开始寻找其他可供投资的地区。
人民币币值、汇率确有下跌,中国有必要注意资本外流的风险。
中国欧盟商会和中国美国商会2019年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一部分中国会员公司已将部分供应链业务转移至其他国家。
许多人担心中国政府会通过贬值人民币来将人民币用作贸易战的武器,但是这种可能性极小。在对美经济打击效果不明确的情况下,
中国不会冒险影响人民币币值稳定
。
虽然如此,人民币的币值问题仍值得关注。尽管中国根据一揽子货币政策来管理人民币,但目前国际储备货币中,美元仍是大头。美元也是中国经济和金融事务中的重要货币。
考虑到中国的金融政策、国际收支状况、资本外流的趋势,
这种半固定的美元汇率机制或将无法持续
。参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关世界其他货币的挂钩数据,如果人民币与美元在未来几年脱钩,极有可能出现较大跌幅。
中国的
经济增长
在2018年底和2019年初开始
由降趋稳
。
经济增长速度趋于合理,但速度确实明显下降。
2018年初以来,中国的重大会议上都强调维持就业稳定及促进就业增长。
中国总理主持的一次国务院会议明确指出,
如果经济在贸易战等因素的影响下增速继续放缓,政府必须采取更多的财政刺激措施及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