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2月以来,航空板块出现显著回撤,部分投资者质疑民航供给侧改革和板块景气度回升。4.23日政治局会议后,我们认为国内宏观经济(航空内需)预期逐步稳定,京深航线提价实质性兑现票价改革,油价和贸易战因素(航空外需)Price in,航空股否极泰来,买点已至,首推东航,次选国航/南航。
正文:
1、市场回顾:2月以来,航空板块出现明显回撤。
春运供给和票价表现低于市场预期,航空股在2月初和2月底创造两次高点后有所回撤。进入3月,中美贸易战持续发酵;布油在OPEC减产、地缘政治危机的因素下攀升至74美元;海南天价机票事件导致提价进度推迟;外资行下调三大航H股评级;诸多利空下大航回撤近30%,小航回撤近20%。
2、票价改革:提价破冰,长期趋势不变
2017年12月17日(实际公告为1月5日),民航局、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民航国内航空旅客运输价格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5家以上(含5家)承运人运营的内线票价实行市场调节价,新增市场调节航线306条。本次票价放开的力度远超市场预期,一线互飞等优质航线几乎全部放开。
市场最初预计提价在18夏秋换季(3月底)兑现,但由于春节期间海南天价机票的影响,提价迟迟未能兑现。实际上,春节期间海南“天价机票”均为两舱,和经济舱票价市场化无直接关系,但舆论压力确实影响了提价节奏。
4月13日,民航局正式印发市场调节价的国内航线目录,合计1030条。
携程的最新数据显示:深航北京-深圳、南航深圳-沈阳等航线已经提价,且幅度均为10%,票价市场化改革实质性兑现。
市场往往将民航票价和铁路公路运价类比,担心“降低物流成本”影响民航提价。我们认为:铁路货运和高速公路(货运)是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在降低物流成本的背景下,定价势必受到政府的行政管控。
民航客运和高铁针对居民可选消费和公商务出行,客户承受能力强,票价市场化是必然趋势。
从民航局最新表态看,一方面“
持续稳妥的推进民航运输价格改革
”,“
民航运输价格充分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另一方面“
要求航空公司合理确定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国内航线调整范围、频次和幅度
”。
我们认为民航票价市场化改革的趋势不变,但考虑到舆论压力,民航局会控制“调价的范围、频次和幅度”。现有的幅度(每个航季10%)和数量(上一航季的15%)能够满足“航空运输市场平稳运行的要求”。
我们维持旺季前提价全部兑现的判断,但票价的放开会是渐进式的。
3、供给:重申空域资源约束的核心逻辑
(1)资源约束:军航体制下的空域资源约束
空域是航空器飞行的载体,民航飞行安全、正常更是依赖于可用空域的条件。2006年以来,我国航班起降架次年均增长10%,但民航可用空域资源供给增加的幅度相对较低。2004-2017年间,航路航线总里程年均增长仅为3.6%,远低于航班起降架次增速。
和美国民航空管体制不同,中国实行军航空管体制。空军负责实施全国的飞行管制,民航局本身并没有空域的管理权,只负责固定民航航路的指挥和协调,空军随时可以取消民航飞行许可。
“加强实战化训练”意味着军航体制短期难以改变,空域资源瓶颈日益严重。
即使首都二机场建成,空军向民航开放北京管制区部分空域,仍然无法缓解整体繁忙航路的拥堵问题。
(2)改革抓手:机队&航班计划
“在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对航班总量增幅进行宏观调控、精准调控,促进航班总量与资源保障能力的平衡发展,实现民航高质量发展。”
机队引进和飞行计划的行政化管理,意味着民航局具备控制行业供给的能力,而供给的松紧则取决于安全、正常率和资源保障能力。
民航局的数据显示:在典型条件下(即无大面积、多点性复杂天气,无其他空域用户大面积活动),航班运行总量和正常率存在一个平衡点,一旦突破该点,航班正点率将急剧下降。
1)机队引进
根据相关规定,购买和租赁国外飞机需要民航局批准。民航局通过五年规划(《民航“十三五”规划》)和五年机队滚动规划(14-18)控制行业机队总量,根据航司机队规模确定具体的引进指标,具体分为30架以下,30-60,60-100(7+5架)及100以上(11%以内)四挡。
民航局对运力计划的执行能力很强,“十一五”和“十二五”计划机队增速和实际机队增速的差异很小。
根据《民航“十三五”规划》,2020年运输飞机达到4500家,CAGR为11.2%,以此估算18~20年机队增速为10.9%(16/17年为11.3%/11.7%)。若假设民航局从严控制机队引进,即“十三五”机队增速和“十二五”保持一致,则18~20年机队增速会下降至10.2%。
2)定期航班计划
2018年夏秋航季,民航局继续严格控制“枢纽机场”和“繁忙航路点”航班时刻总量。
根据中国民航网报道,18年夏秋航季航班计划日均约15278班,同比增长4.5%,较17/18冬春的5.7%下降1.2pt。
我们测算的日均航班量为15446班,同比增长5.7%,较17冬春的7.8%和17夏秋的7.5%明显下降。
执飞率的瓶颈和从严控制加班包机,意味着实际航班量增速和计划航班量增速会明显收敛,带动行业供给增速下行。
4、内需:政治局会议重振市场信心
(1)宏观经济数据走弱
2018Q1,全国GDP同比实际增长6.8%,增速和17Q4持平,较上年同期下降0.1pct;而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社销总额增速持续回落。
宏观经济数据走弱,引发市场对航空乃至整个周期板块需求的担忧。
(2)政治局会议稳定宏观预期和风险偏好
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强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表明对全年的经济形势持谨慎的态度。
1)首先要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同时要
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
,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注重引导预期,把加快调整结构与
持续扩大内需
结合起来,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2)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化解过剩产能,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支持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继续简政放权,减税降费,降低企业融资、用能和物流成本。
3)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
4)要更加积极主动推进改革开放,深化国企国资、财税金融等改革,尽早落实已确定的重大开放举措。
5)要
推动信贷、股市、债市、汇市、楼市健康发展
,及时跟进监督,消除隐患。要加大保障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
“持续扩大内需、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缓解了市场对于经济前景的担忧;“推动信贷、股市、债市、汇市、楼市健康发展”意味着监管节奏调整,避免对于市场形成较大冲击。
总体上看,政治局会议稳定了市场对于宏观经济的预期,改善了风险偏好,有利于周期股的表现。
(3)高频数据:18Q1需求整体良好
18Q1,三大航内线ASK+9.2%,RPK同比+8.8%,客座率82.7%(-0.3pct)。其中1-2月受天气寒冷和会议因素,市场需求相对较淡;
3月国内市场显著复苏,三大航ASK+10.8%,RPK+12.7%,客座率84.2%(+1.4pct)。
根据航指数提供的数据,3月整体收益+4%,其中国内+5%,国际+5%;Q1整体收益同比+1%,其中国内+1%,国际+1%。
三大航调研的数据表明:国航18Q1客公里收益基本稳定;东航18Q1客公里收益+0.8%,全年3.6%(国内5%)的客公里收益指引不变;南航18Q1国内、国际客公里收益+1%左右(国内优于国际)。
5、外需:贸易战心理冲击远大于实质影响
(1)中美贸易战始末
税改、贸易保护是特朗普竞选承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朗普此次启动“中美贸易战”,短期目标即2018年11月的国会中期选举,中期目标是寻求贸易平衡,长期目标则是遏制中国崛起。
中美贸易战加剧市场对于航空国际线复苏的担忧,同时也影响市场整体的风险偏好,直接表现为H股跌幅明显超过A股。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清单》,空重15~45吨航空器进口关税将从5%提高至25%。
这意味着波音对华出口的主力机型——B737系列(包含B737MAX7)可能成为中美“贸易战”的“靶子”。
2017年,波音在华销售额接近120亿美元,占总营收的13%。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发动对华“贸易战”的第一天,波音股价暴跌了5%。4月4日,中国商务部的加税清单出炉后,波音股价在盘前一度又暴跌了6%。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商之一,波音公司与美国政府方面拥有着强有力的谈判游说能力。
中国政府对波音窄体客机加征关税,既能保护C919的潜在市场(2021年交付),更主要目的是通过制裁波音向美国政府施压。
(2)贸易战冲击有多大?
1)需求:美线需求短期下降,航空公司经营压力增加
根据航指数提供的数据,一季度行业国际线整体表现良好,3月票价和客座率同比均明显回升。美联航空和达美航空一季报也反应北美-亚太市场航线整体稳定。
18Q1,美联航亚太市场运力同比+3%,客座率+0.3pct,座收-1.9%;达美航空亚太市场运力投入-2%,客座率+0.4pct,收益+3.4%。
2)成本:波音飞机引进成本大幅增加
飞机引进包括自有、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三类。
除自有飞机外,基于税负的考虑,航空业普遍采用保税租赁(在保税区设立SPV)方式租赁航空器,海关则根据租金征收关税。
若美国进口航空器关税从5%提高至25%,将显著增加航空公司的租金成本(包括融资租赁和经营性租赁)。
截止17年底,三大航客机总数2001架,其中B737系列飞机878架(占比44%),B737系列飞机中租赁(融资+经营租赁)飞机538架(占比61%)。
我们按照宽体机:窄体机=2:1估算,B737的经营租赁成本约2800万/年,折旧成本2100万/年,加税预计增加国航、南航和东航17年成本8.4/11.3和8亿元。
而三大航2018-2020年引进计划中,B737系列占比超过40%,受影响机型的部分订单已经确认,取消将面临高额违约金,因此这部分飞机大概率按计划交付。若25%的关税执行,将增加航企成本1-2亿元,影响会显著小于存量租赁机队。
6、外围因素:波动在加剧,扰动短期利润
(1)油价波动趋大增加航空公司的运营风险
受叙利亚局势和伊朗核问题等地缘政治影响,市场避险情绪浓厚,油价年初以来持续上行,4月23日ICE布油已经突破74美元。OPEC整体产出水平下移,而美国原油产量上涨幅度趋缓,IEA分析称预计最早5月,OECD国家原油库存水平将降至5年平均水平,支撑市场走向再平衡。沙特公开表示希望推动油价涨至80-100美元/桶,以帮助沙特阿美在IPO前提高其估值,达到预期的2万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