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商业洞察
聚合全球一流商业趋势观察家,以犀利的商业嗅觉,与您一起把脉商业未来趋势,洞见企业未来成功之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商业洞察  ·  广州“20名员工奴性事件”,震碎三观 ·  昨天  
21世纪商业评论  ·  河南酒王,冲刺100亿 ·  2 天前  
FT中文网  ·  DeepSeek的意义不仅止于改变AI游戏规则 ·  2 天前  
哈佛商业评论  ·  DeepSeek的崛起,其实并不意外 ·  2 天前  
21世纪商业评论  ·  东北澡堂,人间天堂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商业洞察

任正非:新员工要辞职,就随他去吧!

商业洞察  · 公众号  · 商业  · 2018-06-02 17:24

正文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 商业洞察

与您一起把脉商业未来趋势,洞见企业未来成功之道



任正非的《致新员工书》里面没有鸡血,全是薄荷糖。


1

对待年轻员工

宁可“右”一点,不要“左”一点


华为荣誉部1999年开始,陆续从四川绵阳聘请20多位的部队退休的老专家来华为,专门从事员工思想教育工作。


这些老专家,有些来自四川绵阳某研究所,这也是当年任正非工作过的地方;


也有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其中还有当年参加过中国二弹一星的研制工作者;


还有一些是国内著名高校的退休教授,如中国科技大学、华东科技大学的退休教授。


任正非让这些老专家,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与言传身教,来影响教育华为的新员工。



任正非认为:


华为员工最大的优点和缺点都是“年轻”。


明天华为有没有希望,就需要有一批领路人,帮助年轻人健康成长。


请老前辈就是要站在人生经验方面,给年轻人多多指导。用他们自己非常丰富的人生经验,讲述他们的艰苦岁月和奋斗精神,使华为的年轻人能够成为对国家、对企业有用的人。


让老专家与年轻人结成忘年交,做他们人生的思想老师。帮助他们克服考核和经历的挫折。


任正非认为:


年轻人捧快了、培养快了,弄不好就是“捧杀”!


结果浪费了聪明才智,甚至人生,也不是所有弯路都是人生的财富。


所以让老专家要“以正面教育为主,控制教育为辅”的方式,影响年轻人。但处理事情一定不能简单和草率,也要冷静、灰色。即使处置一个人,也宁可“右”一点,不要“左”一点。


华为多年来没有矛盾激化,就是华为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比较灰色、一贯“右倾”,多数都是很宽松的,最重的处分就是辞退员工了。


2

招聘太急,

导致的员工抱怨


1999年起,华为因为开始大规模地向海外拓展,招了很多人。


由于要完成庞大的招聘工作,所以华为的人力资源部门那两年在校招时,有的专业几乎是一锅端。


由于太急,有过一些给新员工的承诺,如承诺转正工资等。


但到了2000年到 2003年,行业进入寒冬,所以华为基本上是3年没涨工资。


反而在2003年年初,举行了总监级以上干部的自愿降薪活动。


再加上当时华为在产品开发判断上失误,使华为在新的增长点上没有什么项目,结果导致干部与员工不少的抱怨。


从某种角度来看,确实也让任正非伤心。


大概十年前,起薪一来就是5000、6000、7000;那时华为最高的薪水是本科6000、硕士7000、博士8000元,结果有些老员工还没有新员工高。而老员工的起薪是本科3000、硕士4000、博士5000元,导致一些人开始牢骚怪话。


因为公司3年基本上没有涨什么工资,公司政策也要减少副职干部、精官减政,不能轻易提拔干部,使得一些急功近利的员工难以忍受。毕竟“板凳要坐十年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公司的未来发展吸引了一些新员工,但由于他们对公司期望值较高,不了解现实的艰难,实际与想象存在一定差距。


任正非认为:


新员工对未来美好幻想太多。


培训中心让新员工看到的都是华为美好的一面,一些神化了的东西。


新员工对公司的期望值其实是被鼓起来的,虚火得厉害。所以鼓励大家多看看《胡耀邦平反冤假错案》,看看潘汉年、胡风,对现实多一些清醒认识。


有些应届生,比较幼稚,因为他们学习成绩好,在家里、在学校里总是被追捧的,爸爸、妈妈捧,老师、同学捧。心中充满了大理想,对于小事不愿意做、或不屑做,而大事又做不来,也没有经验。


还没给华为做出什么贡献,就和老员工比工资、比奖金。工作没多久就想涨工资,考核受一点挫折,就受不了。


所以对这些新员工,任正非的态度是:


“他要辞职,就让他辞职。让他到社会上去受点挫折,才会觉得华为还不错。”


在喧嚣浮躁的时代背景下,任正非也曾说出了自己的无奈:


  • 我们面临的现实,人才也在流失。


  • 哪个企业说要IPO,我们的人也会往那儿跑,我们也抵挡不住互联网企业招我们的人。


  • 我们做的是大平台,不可能激励少数人。”


  • 但“你要吃饭,就得做工,所以90后也总会有人留下来的。


所以,在任正非的《致新员工书》里面没有鸡血,全是薄荷糖。


3

任正非:

《致新员工书》


您有幸加入了华为公司,我们也有幸获得了与您合作的机会。


我们将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共同信任的基础上,与您一起度过在公司工作的岁月。这种尊重、理解和信任是愉快地进行共同奋斗的桥梁与纽带。


华为公司共同的价值体系,就是要建立一个共同为世界、为社会、为祖国作出贡献的企业文化。这个文化是开放的、包容的,不断吸纳世界上好的优良文化和管理的。


如果把这个文化封闭起来,以狭隘的自尊心,狭隘的自豪感为主导,排斥别的先进文化,那么华为一定会失败的。


这个企业文化粘合全体员工团结合作,走群体奋斗的道路。有了这个平台,您的聪明才智方能很好发挥,并有所成就。


没有责任心,缺乏自我批判精神,不善于合作,不能群体奋斗的人,等于丧失了在华为进步的机会,那样您会空耗了宝贵的光阴。


公司管理是一个矩阵系统,运作起来就是一个求助网。希望您们成为这个大系统中一个开放的子系统,积极、有效地既求助于他人,同时又给予他人支援。


这样您就能充分地利用公司资源,您就能借助别人提供的基础,吸取别人的经验,很快进入角色、很快进步。求助没有什么不光彩的,做不好事才不光彩,求助是参与群体奋斗的最好形式。


实践是您水平提高的基础,它充分地检验了您的不足,只有暴露出来,您才会有进步。实践再实践,尤其对青年学生十分重要。只有实践后,善于用理论去归纳总结,才会有飞跃的提高。


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怕做小角色,才有可能做大角色。


我们呼唤英雄,不让雷锋吃亏,本身就是创造让各路英雄脱颖而出的条件。雷锋精神与英雄行为的核心本质,就是奋斗和奉献。


雷锋和英雄都不是超纯的人,也没有固定的标准,其标准是随时代变化的。在华为,一丝不苟地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奉献、就是英雄行为、就是雷锋精神。


实践改造了,也造就了一代华为人。“您想做专家吗?一律从基层做起”,已经在公司深入人心。一切凭实际能力与责任心定位,对您个人的评价以及应得到的回报主要取决于您的贡献度。


在华为,您给公司添上一块砖,公司给您提供走向成功的阶梯。希望您接受命运的挑战,不屈不挠地前进,您也许会碰得头破血流,但不经磨难,何以成才!


在华为改变自己命运的方法,只有二个:


1. 努力奋斗;


2. 做出良好的贡献。


公司要求每一个员工,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我们这个刚刚开始振兴的民族。只有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才能进行艰苦的搏击,而无怨无悔。


我们总有一天,会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但无论任何时候、无论任何地点都不要做对不起祖国、对不起民族的事情。不要做对不起家人、对不起同事、对不起您奋斗的事业的人。


要模范遵守所在国家法规和社会公德,要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制度与管理规范。对不合理的制度,只有修改以后才可以不遵守。任何人不能超越法律与制度,不贪污、不盗窃、不腐化。严于律己,帮助别人。


您有时会感到公司没有您想像得公平。


真正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您不能对这方面期望太高。但在努力者面前,机会总是均等的,要承受得起“做好事反受委屈”。


“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 ,这是华为人对待委屈和挫折的态度,和挑选干部的准则。


没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今后如何能做大梁?其实一个人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上。生活的评价,是会有误差的,但绝不至于黑白颠倒,差之千里。要深信,是太阳总会升起,哪怕暂时还在地平线下。


您有可能不理解公司而暂时离开,我们欢迎您回来。


世上有许多“欲速则不达”的案例,希望您丢掉速成的幻想,学习日本人踏踏实实、德国人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现实生活中能把某一项业务精通是十分难的,您不必面面俱到地去努力,那样更难。干一行,爱一行,行行出状元。您想提高效益、待遇,只有把精力集中在一个有限的工作面上,不然就很难熟能生巧。


您什么都想会、什么都想做,就意味着什么都不精通。做任何一件事对您都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机会,都不是多余的,努力钻进去兴趣自然在。


我们要造就一批业精于勤、行成于思,有真正动手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干部。机遇偏爱踏踏实实的工作者。


公司永远不会提拔一个没有基层经验的人做高层管理者。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每一个环节对您的人生都有巨大的意义,您要十分认真地去对待现在手中的任何一件工作,十分认真地走好职业生涯的每一个台阶。


您要尊重您的直接领导,尽管您也有能力,甚至更强,否则将来您的部下也不会尊重您。长江后浪总在推前浪。


要有系统、有分析地提出您的建议,您是一个有文化者,草率的提议,对您是不负责任,也浪费了别人的时间。


特别是新来者,不要下车伊始,动不动就哇啦哇啦。要深入、透彻地分析,找出一个环节的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踏踏实实地一点一点地去做,不要哗众取宠。


为帮助员工不断超越自我,公司建立了各种培训中心。培训很重要,它是贯彻公司战略意图、推动管理进步和培训干部的重要手段,是华为公司通向未来、通向明天的重要阶梯。


您们要充分利用这个“大平台”,努力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技能、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培训也是您们走向成功的阶梯。当然您想获得培训,并不是没有条件的。


物质资源终会枯竭,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一个高新技术企业,不能没有文化,只有文化才能支撑她持续发展。华为的文化就是奋斗文化。它的所有文化的内涵,都来自世界的、来自各民族的、伙伴的……,甚至竞争对手的先进合理的部分。


若说华为有没有自己的核心文化,那就剩下奋斗与牺牲精神算我们自己的吧!其实奋斗与牺牲也是从别人那里抄来的。


有人问我,您形象地描述一下华为文化是什么?


我也不能形象地描述什么叫华为文化。


我看了“可可西里”的电影,以及残疾人表演的“千手观音”后,我想他们的精神就叫华为文化吧!


对于一个新员工来说,要融入华为文化需要一个艰苦过程。


每一位员工都要积极主动、脚踏实地地在做实的过程中,不断去领悟华为文化的核心价值。从而认同直至消化接纳华为的价值观,使自己成为一个既认同华为文化,又能创造价值的华为人。


只有每一批新员工,都能尽早地接纳和弘扬华为的文化,才能使华为文化生生不息。


华为文化的特征就是服务文化,谁为谁服务的问题一定要解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