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当今经济复苏与科技创新交融的大背景下,中国展陈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挑战。作为文化传播、教育普及和品牌展示的重要载体,展陈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展其边界,并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重塑行业格局。然而,
2024
年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国内经济波动,也让展陈市场的竞争态势愈发复杂。项目周期延长、资金回笼困难、行业分化加剧,迫使企业在逆境中锤炼自身韧性,重新思考如何在波动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与之相对,展陈市场也在多元化的需求中迸发活力。据统计,近年来市场参与者数量稳步增长,从传统博物馆到数字科技馆,从主题展陈到党建思政展馆,不同类型的项目推动了行业的纵深发展。尤其是在数字技术、文化创意和文旅融合的带动下,展陈行业的创新能力不断突破,为推动社会文化传承、教育普及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本届展陈市场百强评选旨在通过科学、公正的评审,表彰在市场表现、创新能力及行业影响力方面卓越的企业,并挖掘新生力量,倡导行业良性竞争,助力产业升级。这不仅是对行业发展阶段性的梳理与总结,更是展陈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重要探索。
自上一届百强评选以来,短短一年内,中国展陈市场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环境的波动,尤其是
2024
年的经济低迷,给企业带来了诸多挑战。财政收入的下降导致新项目立项减少,已完工项目审计和回款比例大幅下滑,项目周期被迫延长。许多企业因此面临建设进度延迟、运营压力增大的困境,这不仅适用于展陈市场,也广泛存在于其他工程领域。
回顾:
2023第二届展陈市场百强单位评选名单
...
展陈行业的成长和发展往往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波动密切相关,许多展陈企业的形成与发展都受益于过去基建红利的推动。然而,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行业转型,企业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受到了严峻考验。在
2024
年,经过疫情冲击和市场低迷之后,很多曾经倔强不屈的企业已经显现出脆弱的状态,这使得展陈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和复杂。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规模的增长和参与者数量的增加为行业注入了新活力。据新文化平台经济研究社统计,
2023
年参与展陈市场的企业数量超过
16000
家,截至
2024
年
10
月,今年的参与企业已达
13000
多家,其中以展陈业务为主的企业接近
5000
家。这些企业的规模、业务区域、核心竞争力和优势各不相同,市场参与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使得百强评选仍然面临着挖掘行业新秀、避免空壳公司、甄别部分企业的客观现状等挑战。
本届“展陈市场百强评选”旨在识别行业中的佼佼者,发掘新兴企业,避免空壳公司进入名单,并充分考虑企业在过去一年中的市场表现、创新能力及行业影响力。
与往届不同的是,本届评选还将评选出各省市、各类型场馆中具备代表性和绝对竞争优势的相关企业,并赋予分类评级,使评选更精准。使得甲方、同行、跨领域者们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更加科学、高效,更具有针对性。
新文化根据近年来展陈市场的各类案例和大量的数据,确定了本届百强的四大类别:分别是人文、科普、主题、党建思政等,对个别企业的突出优势加以说明,如对应的定位咨询、设计、传统博物馆总包、科技馆总包、运营等等;
为此,我们通过线下多地、多维度调研与数据支持,已初步确定了百强候选名单的轮廓。然而,百强的最终评定结果,仍需通过市场各方的广泛参与检验,并向我们提供候选清单内不符合百强标准、候选清单外符合百强标准的相关企业,以确保评选过程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在此,我们诚挚邀请各界人士在公示期间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中国展陈行业的健康发展。
评选流程
评选对象及标准
通过新文化平台经济研究社
&
展示云在各大平台的官方账号(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抖音、
B
站、
YouTube
)发布评选对象和标准,并公开征集候选企业。
组建专业评审团
在此公告发布之前,我们已经邀请行业12位业内头部企业企业家对
200
多家候选单位进行了评审,评选结果陆续出炉。我们
将通过新文化
/
展示云在各大平台的官方通道公布评审团嘉宾及其简历和评审结果,接受大众监督。
评审团主席由新文化创始人李付超担任,评审团成员将依据各候选单位的综合实力、行业影响力和市场表现等多个维度进行终审评选并赋予综合评级与分类评级。
本届评级与以往不同的是,仅对分类板块进行评级,分为
A+
、
A
、
B+
、
B
四个等级;如人文、科普、主题、党建思政等各板块所对应的评级。
候选名单公示
发布候选公示名单,接收大众评审意见;
注意:
·本次评选不收取任何费用,各单位切谨防上当受骗。
·各评委在评审中也禁止收受相关单位任何形式的贿赂,一经发现,我们将第一时间公布调查结果,并给予全行业通告;
·本届评选不接受相关单位期望主动游说主办方、评审团成员的方式进入百强或提升评级,一经发现,将取消其本届评选资格;
公布评选结果
春节前夕,将在上海发布“中国展陈市场第三届百强单位”榜单,以表彰优秀企业。
颁奖典礼及论坛
2025
年初,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人士共同参与“
2025
中国展陈市场年度高峰论坛”,并颁发百强奖杯及证书。
评审对象
国内企业
注册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含港澳台)行政范围内的相关企业,包括境外独资企业。
境外企业
注册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在一年内在中国中标
3
个及以上且成交额在
500
万人民币及以上的公开公示项目的相关企业。
业务范围
从事展馆前期定位咨询、大纲设计、中期布展工程、智慧场馆、后期运营、
IP
授权、元宇宙展馆等所有相关供应企业。
代表性企业
全国或区域范围、全类型或部分领域的突出代表企业。
企业类型
国有、民营、小微、中小、主板上市或新三板上市相关企业。
业绩时段
公开、公示、可查证的中标业绩区间为
2023
年四季度至
2024
年前三个季度。
评审标准
评选过程将综合考虑企业的市场表现、创新能力、行业影响力、品牌建设、社会责任等多维度因素。评选注重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潜力,而非短期的市场热度。
时间范围
2023
年
10
月至
2024
年
10
月,自营公开公示可查证中标业绩达到
75%
及以上。
排除标准
排除挂靠、围标为主业的企业,或项目自营率不足
50%
的企业。
业绩趋势
近两年业绩呈上升趋势,抗风险能力强,未来发展前景可期。
区域竞争力
业务区域广泛,或在某些地理区域范围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良好口碑。
项目类型竞争力
在博物馆、科技馆、档案馆、非遗、气象科普、消防科普、党建红色、中医药、农业等项目类型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周边赛道
在展陈周边赛道的探索与开拓中取得阶段性可供行业借鉴的成果。
前端内容和项目运营
在前端内容、综合文旅、项目运营、数字化建设方面具有优秀的可供行业借鉴分享的成果。
团队规模与结构
随着业绩增长,团队规模扩大,人才结构更加丰富,招聘需求持续上升,公开社保人数
20
人及以上。
人才稳定性
避免人才流失严重,人才结构不稳定的企业。
完工率
评审时间周期内的合约项目完工率低于
50%
的企业不在评选范围内。
在上周公布第一批候选名单后,我们收到大量企业的咨询和申请,截至目前,共确定本届候选单位共
215
余家,按照单位名称所在省份字母顺序排列,继上周公布第一批名单后,今天公布全部候选单位名单。
在最终评审结果发布之前,符合评审规则但没有进入候选名单的单位仍可主动联系我方人员,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申请参与百强单位评选
安徽励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尚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省众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奥林华天展览展示(天津)有限公司
百达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笔硕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点意空间展览展示有限公司
北京果壳互动科技传媒有限公司
北京惊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昆仑文保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洛德时代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清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睿思嘉禾国际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盛世永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时空传奇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北京天睿数展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天图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中山景明展览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众邦展览有限公司
北京众创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本草印象(北京)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播肯新媒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博雅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创想未来(天津)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大庆思特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多信慧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福州博源会展有限公司
甘肃风采展览工程有限公司
格方乐融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广东普尼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省集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太一文化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广西比佳晟展览有限公司
广西华蓝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金升展览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赛维展示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广州博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州大美自然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凡拓数字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力天文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灵众广告有限公司
广州时间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市广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市美术有限公司
广州市三川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萤火虫展览科技有限公司
贵州红双吉展览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哈尔滨北辰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海德联创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汉沙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歌力设计有限公司
杭州观注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杭州黑曜石展示设计有限公司
杭州将古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杭州拓凡展示工程有限公司
杭州午未博展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杭州向正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正野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合肥安达创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澳达环境艺术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合肥国源展览展示有限公司
合肥金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磐石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探奥自动化有限公司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北普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鼎信实业有限公司
河南精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河南田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河南文汇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河南一创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河南艺树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湖南集智创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湖南景成展览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立标展览有限公司
湖南美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美景创意文化建设有限公司
湖南则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茗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华艺博展装饰有限公司
华毅北展文化艺术工程
(
辽宁
)
有限公司
济南邢世恒衍数码技术有限公司
江苏大美天第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江苏华博创意产业有限公司
江苏捷成明道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科学梦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苏豪爱涛文化有限公司
江苏天人合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星湖展览有限公司
江苏印象乾图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江西百年视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江西省文展装饰艺术有限公司
金大陆展览装饰有限公司
锦城(南京)空间营造设计有限公司
精锐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
九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玖零六(北京)展览展示有限公司
兰州芳菲大地装饰展览工程有限公司
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力方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利亚德光电集团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铭亮(厦门)文化展陈有限公司
铭扬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百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南京大颂博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乐展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南京思德展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臻卓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南通天一会展有限公司
宁波考工记产品创意有限公司
宁波科学探索中心管理有限公司
宁波胜利映画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宁波市科导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宁波新文三维股份有限公司
千语菱(厦门)文创产业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厦门风云智慧空间营造有限公司
厦门科技馆管理有限公司
厦门契合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山东百特展览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方志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建大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捷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金东数字创意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源流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辰涵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国术之光国际艺术交流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大秦博展装饰有限公司
陕西精诚展览装饰有限公司
陕西十月文物保护有限公司
陕西视野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陕西正野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诚唐文旅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大学
上海飞来飞去展览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复旦上科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合壹未来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华成实业有限公司
上海佳势展陈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快来秀展示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宽创国际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美术设计有限公司
上海妙文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邱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市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张江超艺多媒体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智慧圆科普教育设备有限公司
尚亦城(北京)科技会展有限公司
深圳潮向创意展示有限公司
深圳骄阳视觉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创智纪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华图测控系统有限公司
深圳市杰尔斯展示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南天门网络信息有限公司
深圳市丝路蓝创意展示有限公司
深圳市艺博堂数字文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天际云数字创意展示有限公司
深圳沃利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沈阳爱的展览艺术工程有限公司
沈阳世博天逸文化展示工程有限公司
盛世笔特国际文化创意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首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四川二十一世纪展览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工美环境艺术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了梵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叁文策略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创捷传媒展览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和氏设计营造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华恒展览设计营造有限公司
苏州金螳螂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天地间博展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天津火伞科技有限公司
天强诺信(北京)展览展示有限责任公司
天禹文化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火影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励维展示有限公司
武汉上博展览有限公司
武汉数文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长江日报博览有限公司
武汉至臻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航美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西安千与千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西安市雅特展览有限公司
西安斯派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新华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新疆瑞达创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新之航传媒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星际元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骏宇国际文化博览股份有限公司
展象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长沙锄禾展示展览有限公司
浙江金展桥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鎏增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振伟博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郑州禾下土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郑州市创意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
中航汇盈(北京)展览有限公司
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移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众德伟业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珠海市四维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自贡市挚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尊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省市分布
北京以
22
家候选单位占据首位,占总数的
10.23%
,充分体现了其在文化、科技和展陈行业的领先地位。
上海紧随其后,有
19
家候选单位,占比
8.83%
,反映出其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优势。
广东以
17
家单位排名第三,占比
7.9
作为华南地区的经济引擎,广州和深圳构成了广东展陈行业的双核驱动力。
广州
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加之其全国领先的会展产业基础,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枢纽。
深圳
则凭借其科技创新优势和出色的设计能力,吸引了大量聚焦数字展陈与创意设计的企业,尤其是在数字化、智能化展览展示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
其他省份中,浙江
14
家,江苏
10
家,安徽
9
家,
以上六个省份合计占据候选单位总数的
42.32%
,反映行业资源的显著集中,同时显示出华东地区的整体行业竞争力位居全国之首。
行业趋势
京沪广深四大城市合计拥有
55
家候选单位,充分彰显其在展陈行业中的绝对中心地位。这四座城市不仅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经济实力,还在政策引导、科技研发和市场规模等方面表现突出,形成了引领行业创新和发展的“双引擎”。北京凭借其国家文化中心的地位,引领传统文化展陈和文保科技方向;上海则以国际化资源和创意产业优势,成为展陈企业国际化扩展的桥头堡;广州通过其会展经济和历史文化积淀,在传统与现代展陈领域齐头并进;深圳则以高新技术和创新设计驱动,为数字化和智能化展陈树立行业标杆。
中部和西部地区(如成都、武汉、西安等)尽管目前候选单位数量较少,但其在展陈行业中的影响力正逐步提升,展现出明显的区域发展潜力。这些城市依托地方文化特色和政策支持,逐渐成为区域性的行业中心。例如,成都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巴蜀文化资源和活跃的创意设计产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进驻;武汉则凭借科教资源和中部物流优势,逐步成为中部地区展陈行业的重要节点;西安依托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考古成果,在文物保护及历史展陈方面独树一帜。
整体来看,展陈行业的资源和企业分布仍高度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尤其是文化科技基础强、产业链完善的地区。这种分布格局反映了展陈行业对高端人才、先进科技和广阔市场的高度依赖,同时也展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然而,中西部地区在政策倾斜、基础设施提升和市场需求扩大等多重推动下,未来有望通过激发本土文化资源优势和承接产业转移,进一步缩小与沿海地区的差距,实现行业的更加均衡布局。
综合总结
展陈市场候选单位的分布集中于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及华东、华南地区,充分体现了展陈行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资源的高度依赖性。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成熟的文化产业基础和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吸引了大量优质企业入驻,奠定了其在行业中的核心地位。其中,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依托政策扶持和深厚的文化资源,在传统文化展陈和文保科技领域独占鳌头;上海则凭借国际化视野和创意产业集群优势,成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桥头堡;广州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会展经济为依托,在传统与现代展陈领域齐头并进;深圳则通过高新技术与创意设计的驱动,在数字化、智能化展览展示方面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同时,华东地区以完善的产业链和创意设计优势,以及华南地区依托会展经济和科技创新形成的强劲增长动能,进一步强化了两大区域作为展陈行业主要力量的影响力。然而,这种高度集中的发展格局也带来了一定的区域资源分布不平衡现象。中西部地区尽管候选单位数量相对较少,但其在展陈行业中的发展潜力日益显现。成都、武汉和西安等核心城市,凭借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强大的科教实力以及中部物流优势,正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和区域性中心。
未来,随着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持续推进,中西部地区将通过释放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和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溢出,加快展陈行业布局的全国化进程。尤其是在新一线城市中,灵活的商业环境、顶尖的人才资源和新兴科技的快速应用,使这些城市在吸引数字化、创意设计企业方面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为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推动力。
整体来看,展陈行业资源和企业分布正在从传统的沿海集中格局向更加均衡的全国性布局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中西部地区将成为重要的驱动引擎,助力行业迈向更加多元化、创新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