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数英DIGITALING
数英网 DIGITALING是一个数字媒体及职业招聘于一体的资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校人才网V  ·  事业编制!高层次人才,湘潭大学等你来! ·  昨天  
高校人才网V  ·  青岛黄海学院2025年博士招聘公告 ·  3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2025年人才引进公告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数英DIGITALING

伊利一个动作,告别这一年

数英DIGITALING  · 公众号  ·  · 2025-01-07 13:00

正文

好久没看到这样情感饱满的片子了。

两分钟看完,一颗干涸的心仿佛被浸润了一般,重新舒展开来。

这是伊利在元旦之际发布的短片,名为《为我一挥手》。上线以来,已经喜提数个10万+。

《为我一挥手》取自李白的诗句“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描述一位僧人为李白挥手抚琴,他耳边仿佛响起万壑松涛声。琴声是激越的,但那个在青山中与友对坐、不知黄昏将尽的傍晚,却无比寂静。

如果说原句的美建立在空间想象上,那么伊利化用的“挥手”,则发散出一种时间含义——

挥手也是招手,是告别这一年,也是迎接新一年:

“当我们挥手时,也在招手
当我们告别时,也在迎接”

01 挥手
是告别也是迎接

从“挥手”切入讲新年,是伊利这支短片的一个核心亮点。作为一个视觉意象、一条叙事线索,伊利用它串联起全片,带出背后人物的故事与一年的百感交集。 在一次次挥手中,时间的流动、情感的流动,都尽在不言中。

从而,抽象的被具象化,日常的被仪式化——“挥手”这样一个非常日常的动作,被赋予了超越日常的仪式化味道。 处在旧年与新年的分界线上,它成为心理分界线一样的仪式,就像伊利所鼓励观众的:
“挥手吧,朝着来时的路
不愿意放的,就放掉
朝着只为我而来的人
朝着所有不期而遇的招手
还没来的人,也已经在路上”

在片中的众多挥手中,有两处我个人特别喜欢。 如果说片中很多挥手是浪漫的、纯真的、关于理想与勇气的,那么这两处,都是现实的。

一是那位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关店的女生,望着依旧眉开眼笑朝她挥手的招财猫,笑着,挥了挥手。

这真是个浑然天成的挥手,短短几秒流露出很多意味:“招财”愿望没能实现,招财猫却还在原地坚持不懈——生活辛辣的讽刺和温和的支持同时发生。微笑着的一挥手映射出女生的心境,即便眼下“在山脚”,她也没有对自己灰心。她做好告别的准备了。

二是坐在卡车上的林业工人们,朝着远方跑来的工友呼喊着挥手,邀他上车。

场景非常简单,没有太多深意可解读,感染力却也全来自简单。它把目光投向一个很少被关注的群体,传递出人与人因为共同劳动而产生的纯粹的信任。无需言语,热情全在挥手里。

关于“挥手”,导演@白日梦想马 在拍摄手记中还提到了一个角度:

我们拍的其实不是告别的动作,而是路。 一个人,经历了什么,走过了什么路,让他最后有一瞬间做了这个动作……
无论是物理上,还是内心意义上,他们,在朝着某个东西移动/靠近。

所以,短片开始一个男孩踏上离家的路,可能也是接近梦想的路;毕业是学生身份到期,踏上“社会人”之路;体操运动员漂亮完成的动作,是漫长训练岁月的“交卷”,荣光时刻也将到来……

因为这些时刻是结束也是开始,是连续人生中的节点之一,所以“挥手是告别也是迎接”的含义,才能表达出来。 挥手不是静止的,而是每个人自己那条从过去到未来、一刻不停的路上的一个点。

也是这种表达方式,让片中的挥手片刻都带有很高的情感浓度,品牌在其中传递出: 时间并不是白白地过去,2024年的无数记忆所携带的快乐与遗憾,事与愿违与得偿所愿,也都一道过去了。

02 肯定
是“已经很好”也是“未来一定会”

当这一切过去,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情去告别和迎接?短片后半段,伊利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文案中的“肯定”一共有三层意思:一是确定,把握生命里那些确定的东西,比如拥抱与微笑;

“拥抱是肯定的,笑是肯定的”

二是认可,是“过去一年我已经做得很好”;三是“一定会”,是“新一年我一定也会不错”。

这种表达,体现出伊利对当下社会情绪的洞察。 它洞察到一种真实的人性回归和个体精神的复苏。 更进一步说,就是对自我主体性的看重,超越了对功绩和确定性的追求。

人们体察自我感受、认同自己的选择,明白放弃与坚持皆有其代价,不会因为外在得失,影响自我评价;

“我肯定我所在的位置,
无论在山顶还是在山脚,
我肯定我所有的选择”

同时,无论顺境逆境,保持信心,确信自身的完整性。

“我肯定能完好地穿过暴雨,
得到一颗完完整整的心”

某种程度上,这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养成的适应性策略。因为山顶或山脚无定时,暴雨可能随时将至,所以人们需要告诉自己“我肯定能”;因为外在的肯定不由自己控制,所以伊利提出, “最大的肯定,就是我对自己的肯定”

第一人称文案,很好地在品牌和观众间搭起了一个共鸣桥梁——“我看见你,我理解你这一年的不易,我希望未来你能够继续肯定自己”。

可以看到,在2024年与2025年的交汇点上,片中伊利的表达有双重指向性,同时指向了过去和未来。当情感的铺陈达到高点, 伊利产品的角色——是谢礼也是见面礼——在结尾就自然地被带了出来。 品牌融入整个叙事中,同样被赋予仪式感,露出得克制而恰到好处。

对伊利这样一个国民品牌来说,相较于功能性作用,品牌在元旦时更应该是一个承托情感、唤起共鸣的角色。 先有共鸣才有完播率,而后才有品牌好感与认知的唤醒。“挥手”的切入点,“肯定”的话语,都是基于这个前提展开。在别人的挥手里,人们照见自己这一年的浓墨重彩,渴盼来年的细水长流。

03 《为我一挥手》
锚定一个动作,记录一种心绪

如果几年后,有人想要回看时代情绪的流向,伊利这支广告片可以是一面镜子。

大江大河大格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激昂表达过去了,“小确幸”叙事也过去了,今天的人们修炼的是,控制自己能控制的、不对不能控制之事有执念;今天的人们需要的是,“我对自己的肯定”。 它像是如今在社交网络上被很多人引用的“凡事发生皆有利于我”的另一 种写照——允许一切发生,同时尽力保持内心秩序。

最后,想再推荐片子的配乐给大家。 这首来自缺省乐队的《平原》,对全篇情感起伏的塑造功不可没,收到了很多好评。

副歌中反复唱到的这几句,描述的虽然是一种在时间流逝中孤独伫立、犹豫不决的状态,但唱腔充满力量,不觉颓丧。或许正如最后一句所说,“起点亦或是终点”,终点亦或是起点。在一次次结束与开始中,我们蓄积力量,迈开脚步。

“时间落下的我
伫立在 平原中 荒原中
犹豫在不决中
起点亦或是终点”

无论如何,2024过去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往期回顾

1.2024年度最具人气项目TOP 100,好创意不同凡响
2.小林章《西文字体设计方法》:30年设计经验全在书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