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受理各类案件3776件,审执结3620件;考评基层法院的14项指标全部优于或处于合理区间,达标率100%;2篇调研论文在全国法院第三十六届学术讨论会上获奖,1篇裁判文书荣获全国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优秀裁判文书,执结的“某银行支行与苏某花执行实施案”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2个集体、11名干警荣获表彰……这一组组沉甸甸的数字,见证了泾源县法院干警砥砺前行、实干担当的拼搏历程,书写了一份高质量脱薄争先答卷。
“脱薄工作开展以来,在当地党委坚强领导和当地政府、上级法院的支持帮助下,通过全体干警的不懈努力,薄弱法院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怎么看待脱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需要全方位思考总结。”……自治区高院为泾源县法院做好脱薄“验收交账”增添了信心,鼓舞了干劲。
为早日摘掉“薄弱”的帽子,泾源县法院坚决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相对薄弱基层法院建设的部署要求,把相对薄弱基层法院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以“1+5”整改方案为抓手,辨“症”施治,靶向发力,政治建设不断提升、审判质效持续向好、队伍力量稳步培优、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基础建设优化升级,以“脱薄”工作的全面提质增效,推动实现泾源法院整体工作提档升级。
2024年11月8日,泾源县法院和崆峒区法院联合签署《泾河流域(宁夏-甘肃段)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框架协议》,标志着泾源法院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水平、跨域司法协作迈上新台阶。
泾源县法院立足“生态泾源 绿色发展”定位,坚持惩治犯罪与生态修复并重、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并举,融合适用 “增殖放流”“赔偿损失”等司法措施,持续做实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职能,审结公安部挂牌督办的“8·15”污染环境案,非法猎捕野生豹子、中华蟾蜍等各类环资案件12件30人,助力打好南部水源涵养区综合治理法治战。
围绕建设“生态休闲文旅特色县”重要任务与“1+3+X”产业发展体系不断优化司法服务,积极开展案件预警通报、司法建议制发等工作,持续加大对旅游、肉牛、苗木、中蜂等生态产业、农特产业重点项目司法支持力度,服务保障产业振兴、乡村振兴。
“现依法判决,赵某向王某返还彩礼21万元并退还黄金首饰。”去年,泾源县法院通过现场组织退还彩礼的方式,高效化解一件婚约财产纠纷案件,呼吁群众要理性对待彩礼给付,让彩礼归于“礼”,让婚姻始于爱,弘扬婚嫁新风。
该院立足审判职能,不断发挥司法教育、评价、指引、规范功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融入司法裁判,以鲜活的案件引领社会风尚。
除此之外,坚持“抓前端、治未病”,深化拓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微法庭”“法官工作室”“巡回审判”等深度融入“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1+1+3”固原实践、泾源县“4+N”乡村一体下沉机制,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实质化解。坚持总对总多元解纷,建立“法院+工会”诉调对接机制,为劳务纠纷化解按下快捷键。
“感谢法院,帮我们缓解了实际生活困难。”伍某某感激地说。春节前,泾源县法院为46名农民工及涉民生案件困难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15万元,彰显了司法温情。
泾源县法院始终以“如我在诉”的情怀,以司法为民的实际行动,不断丰富司法便民利民举措,全力提升诉讼服务水平、深化智慧法院建设、做深做实定分止争,用心办好百姓身边案,用情断好百姓家务事,努力做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
依法审结人民群众关切的民商事案件2269件,及时跟踪回访,做实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深入推进“百日执行攻坚”“冬季整治欠薪”“执前督促”“终本清仓”等专项活动,执结民生案件1115件,执行到位金额9887.98万元。
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过硬法院队伍是人民法院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的重要力量,而班子建设是抓好队伍建设的关键。
泾源县法院党组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将“标杆引路”队伍建设理念贯穿其中,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利用党组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班子成员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自觉对标对表、以上率下,带头践行正确政绩观,极大地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通过贯通案件质量管理与全员考核,开展“青蓝相帮 薪火相传”“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素养提升”等一系列教育培训活动,以练促学、以学促干,不断补足干警素能短板,激发干警干事创业活力。同时,坚持严管厚爱、刀刃向内,深入开展纪律作风专项整顿、审务督察、案件专项评查等10余次,队伍精神面貌全面提振、素质能力持续提升。
“泾源县法院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总结脱薄经验,巩固脱薄成效,继续对标最优、迎难而上、敢做善为,着力提升审判质效,为现代化泾源建设贡献更大法院力量。”泾源县法院院长梁志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