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尼尔森Nielsen
关注尼尔森市场研究,即时获得前沿市场营销和消费者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塔  ·  湖南工商大学2025年诚聘海内外英才 ·  昨天  
高校人才网V  ·  招募博士英才!四川工商学院2025年诚邀您共 ... ·  3 天前  
高校人才网V  ·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2025年博士后 ... ·  6 天前  
国家大剧院  ·  今晚19:30 乐中喜闻春之声,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尼尔森Nielsen

【抵御寒冬,拥抱曙光】掌握智能网联趋势下的消费者需求

尼尔森Nielsen  · 公众号  ·  · 2019-01-25 18:00

正文


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才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

——罗振宇2019跨年演讲


从宏观层面, 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遭遇20多年来首次下滑 ,而消费者需求变化是市场变化的基础因素。从微观层面 加大对消费者研究的投入可以帮助汽车厂商深入了解宏观数据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做到对市场的预判并相应的调整产品策略或营销手段。


近日, 尼尔森中国区副总裁王祥先生 受邀出席了2019乘联会汽车市场研讨年会,并发表题为《 智能网联趋势下的消费者需求 》的演讲。


尼尔森中国副总裁王祥 (Simon Wang)


根据尼尔森消费趋势指数, 2018年中国消费市场稳定发展 ,基本契合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2019年对于汽车厂商而言是重塑阶段,更多的是要苦练内功、精耕细作,而其中一大趋势,就是 拥抱数字化转型, 通过数字化转型针对消费者出行痛点提供解决方案

基于消 费者在出行方面亟需解决的痛点 (低速拥堵与停车问题),尼尔森从 网联化、智能化 方面解读相关数据并给出对策。


话题1:消费者对智能网联化的接受程度?

消费者对网联化的接受程度为73% ,在过去几年,这个数字一直在增长,大部分用户群体对网联化总体表示接受,认知度比较高。 消费者希望通过网联化, 来提升汽车使用体验,解决目前出行痛点问题


话题2:消费者倾向的屏幕形式?

对于汽车新产品, 内饰屏幕的重要性提升 。消费者在整个决策流中,车内屏幕、内饰风格,对其最终抉择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尼尔森研究显示, 近五成的消费者更喜欢超大尺寸的全面屏或中央集成大屏


话题3:消费者认为哪种交互方式更为理想?

现有的交互方式涵盖了触屏、语音、按钮、手势等,从使用频率上讲,目前消费者更多以触屏为主(44%),其次是语音(27%)。研究表明, 超过一半的消费者由于方便、快捷、安全等优点而期待语音交互 ,这与人性化的需求相关。


话题4:消费者对交互接口的需求?

消费者对未来的交互接口赋予了一定的情感和人格诉求 ,期望更自然化的互动。从交互接口的外形设计上看, 拟人化、非拟人化、数字化等形式的设计,也会对消费者的选择产生一定影响 ,在未来会成为设计方面的关注点。


话题5:消费者期望什么样的功能配置?

未来安全类、高精度导航类及远程控制类仍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 ,而对生活娱乐使用场景重视程度不高,未来通过车联网介入消费者商业场景还有很大局限性。


话题6: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接受程度?

消费者对于自动驾驶的接受度为58% ,这个比例在过去几年间增长非常快的 。其中,消费者认为最主要的优势,是可以解放双手、提升乘坐体验,但同时也对其实际应用场景时的安全性(如安全保障、数据安全、隐私安全等)表示担忧。

<>


话题7:消费者希望未来谁来主导自动驾驶?

消费者对于自动驾驶的认知主要停留在L2级水平 ,对自动驾驶的期望停留在较为现实的层面,认为L3级即已为较理想的阶段。而对于L4-L5,消费者认知程度并不高,所以相应的期待程度并不高。


话题8:消费者希望谁来主导自动驾驶发展?

基于技术成熟度和做工、质量考虑, 82%的消费者更信赖主机厂 。消费者认为,传统的汽车企业在这一块更有优势,而互联网巨头存在智能系统设计的科技优势。


话题9:消费者认为哪项配置更具有吸引力?

在现有自动驾驶的各项配置中, 消费者对于安全性配置更为看重 ,对于检测、监测类功能需求度相对较低,同时购买意愿不强烈。当然,需要再细分用户群体分析,不同的用户群体对这一块的期望不尽相同。


话题10:消费者希望在车辆内部实现哪些功能?

对于自动驾驶汽车, 未来的消费者对汽车内饰的关注度要远高于对车辆外观 ,他们更期待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在车内进行娱乐、休闲活动。65%的消费者认为,车辆内饰应更多地实现休闲配置(如按摩、SPA、修脚),63%的消费者认为娱乐功能很重要(如观看电影、打麻将、视频游戏),41%的消费者倾向于工作和社交(如能够使用电脑或者车内设施连接到办公系统,举行视频会议等)。可以预计, 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将是高度基于使用场景细分化的产品


用户群体类别一:年轻群体

从全球趋势来看, 年轻用户群体的购车意愿总体下降 ,中国市场最近1-2年里有同样的趋势表现。主要的原因是 年轻用户对“拥有”这一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他们认为,如果能够方便、快捷并且舒适地使用共享汽车,购买汽车的意义不大。另外,年 轻用户群体对汽车的智能互联需求非常高 ,但是他们对现有汽车互联系统(如导航系统)的满意度低。同时, 年轻用户群体讲求品质优先,关注品牌但品牌忠诚度不高 ,喜欢尝鲜,也愿意为喜欢的内容买单。因此车内智能互联的某些功能收费服务是可能的,前提是内容能够真正打动年轻用户群体。


用户群体类别二:中产新女性

女性车主的比例逐年上升 ,女性在家庭中有更大影响力,尤其是大件物品(如汽车)购买, 中产新女性往往具有购买决定权 。在购买过程中,女性用户更多的关注非技术指标,外观和内饰设计都需要颜值第一。女性对外观内饰的审美和偏好,将对未来汽车产品的设计趋势产生影响。 汽车厂商需要充分了解女性用户群体的审美趋势 ,并体现在新产品的设计上,真正做到有颜有料。


用户群体类别三:城市新移民

城市化发展,带来庞大的城市新移民群体。 从2008年至2017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增长12%。预计截止到203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预计将高达70%。 这部分人群在新城市打拼,期望获得社会的认可。因此,他们在购买车辆时,偏好大气的车辆外观设计,希望通过汽车产品反映出自己的个性和品味,他们对性价比、使用成本、保值等方面也比较注重。另外,研究表明,这类人群的购车行为,通常会与人生大事(如结婚,买房,生子等)紧密相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