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书评周刊
新京报书评周刊2003年创刊,每周六出版发行,口号是“阅读需要主张”。书评周刊气质是严肃而有趣,主要评价国内外出版的大众类优秀图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书单来了  ·  发现一款特别适合上班吃的零食 ·  6 天前  
蓝钻故事  ·  美国中情局输的最惨的一次 ·  5 天前  
书单来了  ·  终于知道为什么路越走越窄了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书评周刊

共享单车的模式也适用于图书吗?

新京报书评周刊  · 公众号  · 读书  · 2017-03-24 08:32

正文


已经渐渐习惯用共享单车完成“最后一公里”的大家,一定知道摩拜和小黄车最近争抢地火热,互相攀比着已经免费快一个月了。借着各种莫名主题,如此不遗余力,好像生怕错过了共享经济这趟载着巨大财富与利润的快车。


图书也能按照共享经济的思维运作吗?如何不让家里书架上的书睡大觉,让书在不同爱书人之间流动起来,就是一个很值得探索和尝试的进路。尽管书这个东西早在2000多年前从亚历山大图书馆开始就已经开始共享了,但借书这件事依然可以在当代有多种新形式。国内目前有这样共享图书平台吗?如何建立一种新的模式,让共享图书可以突破传统借书定式?我们发现了“借书人”这个在微信端提供借书服务的公共平台,希望以它为例,和整个书业一起讨论,我们如何寻找适应当下更多元的生存路径?



采写   |   新京报记者 孔雪


互联网借书平台在国内外并不少见,国内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也曾有人做过网上共享图书的尝试,但大多并未存活下来。原因之一网络服务只是模拟图书馆的传统借书模式:限时限量,过期缴费,会员充值费等,送书上门也大都是同城服务。很快,这种尝试就无法和近些年势头迅猛的图书电商相抗衡。

 

亚历山大图书馆


然而,我们仍然看到有人在探索新的模式。2015年底,在大家并不看好共享图书的时候,陈东赞发起互联网借书平台“借书人”,打破原有定式,让人不限时、不限量地借书,全国送书上门。“借书人”按借书量的多少收取一次性的服务费和押金(按图书的定价计算)。用户下单后,平台采购图书,资金全部由用户的押金支付。这样模式下,大部分的书都流动在用户手中,目前,每月的借出量大概在2000本左右,每月大概能有20%的自然增长。

 

在“借书人”首页的借阅量排名栏中,第一名是小说《解忧杂货店》,排行前10名中有6本都是很经典的小说,其它是历史、励志、传记类,基本上和各大图书电商的销量榜差不多。在电商挤压实体书店生存空间的当下,“借书人”正寻找自身生存之路的同时,也试着给公众提供第三条路。

 

作为一个新模式,“借书人”的前路还需观察。但是80后的陈东赞和他三位90后同事做这件事的初衷和对未来的设想,却可以被清晰地勾勒出来。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在这样一幅未来的图景之中。


让人放心大胆地借书

假设一半家庭都有一个装满三百本书的书架


新京报:上线一年,是否做过“借书人”数和关注人数的上升趋势?有没有做过用户群体的分析,比如年龄层、地域分布等?


“借书人”:由于没有广告宣传,关注人数只靠口碑传播,在初期人员基数较少时,增长还是比较缓慢的,但借书的人数和每单的借书数量增长反而比较快。大部分人只是关注,并不敢借书,他们担心押金退不回来、担心我们会跑路。开始大多数人一次只借一两本,收到书后发现我们每本书都手工包上了透明的保护膜,认识到我们是踏实创业做事儿的,第二次借书时就8本10本的借,一单的押金量大都在300元以上,最多的一次借了64本书,3千多元的押金。用户渐渐明白,只有放心大胆的借书,“借书人”才能发展的更快更好,用户才能享受到这项便捷的服务。所以我们非常感谢那些早期敢于冒着风险信任我们的客户,是他们让“借书人”起步前行,让我们有了充足的信心走下去。


我们现在的用户群体大多是上班族和大学生,还有宝宝妈妈们(因为我们也提供儿童绘本的借阅),年龄大多是80,90后。性别上,女生占到了64%,比男生多了近一倍。地域上,无论是关注人数还是“借书人”数,北上广深的用户都是最多的(公司所在地哈尔滨除外),排名和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几乎完全一致。


按城市排名(Top10)

按省份排名(Top 10)

北京

广东

上海

北京

哈尔滨

江苏

广州

上海

深圳

黑龙江

杭州

浙江

武汉

山东

成都

河南

重庆

湖北

南京

湖南


新京报:你们最期待的什么样的用户,是家庭吗?看到“借书人”的口号是“让每个家庭都有一个装满三百本书的书架”,以家庭为单位营建阅读惯性,的确影响会长远得多,比如会自然地影响到下一代。

 

 “借书人”:说对了,我们的目标就是家庭用户,纸书由于不方便随身携带,最适合的阅读场景就是家庭,摆在书架上,随时抽出阅读。对于有儿童的家庭来讲,客厅里占据主要位置的如果是书架而不是一台电视,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要好得多。有些父母回到家就看电视,却让孩子去学习看书,这样的家庭教育能有好的效果吗?比如有些用户借书时只借儿童书,这就说明大人不爱看书,却让孩子看;而有些用户就是大人和小孩看的书一起借,想象一下,回到家大人就拿起书看,孩子肯定也会学着拿起绘本一起看的,这样的场景不比一起看电视好吗?

 

新京报:假设中国有二十分之一的家庭有了这样的书架,社会可能会有那些与当下面貌不同的改变?


“借书人”:这个假设太保守,我们假设中国有一半的家庭,家里都有一个装满三百本书的书架,放在客厅里取代电视的位置(把电视放在一个专用的房间里,叫电视房),从此书房的概念消失,客厅就是书房。这样,一个现代的大型住宅小区,一般有1000到10000户,其总的藏书量就有30万到300万册。如果都是“借书人”的书,他们可以自由免费转借互换,毫无障碍,不出小区,几乎所有喜欢的书都能很快借到。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想不喜欢书都难。



新京报:又想要去影响整个社会的人文氛围,又要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和通讯方式时,“借书人”所代表的互联网借书服务的确是一条可行的路。你们开辟了这条路,怕不怕很快有大量同类出现?


 “借书人”:同类一定会出现,现在已经有了,他们也是经营借书业务,但一般不会照搬我们的模式。一个创业人肯定有自己的一套逻辑,这个市场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市场,风险很大,有太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果有人想出了一套好的解决方案,我们也会参考和模仿,互相参照,共同成长,要比只有我们一家单打独斗、摸着石头过河要好的多。



当共享服务遭遇国民素质

用商业的方式服务爱好读书的人


新京报:越来越多的人在意识到,现在中国社会十分缺少公民教育,“借书人”是否也遇到过共享单车面临的问题,比如要直面国民素质与现代共享服务之间的落差?具体来说,自愿支付磨损费这一项落实情况如何?


 “借书人”:书的共享比单车要好的多,因为爱读书的人群素质大都不会差。 一年来,明显不爱护图书的例子只有两个。一个是封面弄的全是油,因为他是个厨师,警告一次后,第二次借书还是这样,我们就退了他押金并拉入黑名单;第二个是用户把书借给了同事,还回来时,书已经严重变形,封面也弄破了,还有一本儿童的书也掰两半了。还书的时候也没有主动支付磨损费。我们联系到他,说明了情况,他支付了1.9元的磨损费。其实为了用户的体验,掰两半的图书我们就作废了。但这位用户可能并不在意这些,生气后就提现取消关注了。另外还有几例情形是还书时没有认真包装,导致快递途中有磨损,我们告知用户情况,用户就主动支付了合理的磨损费。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一例在书上写写划划的情况,支付磨损费的记录有400多条,还过来的书大多是正常的翻阅痕迹。有次我发现有用户支付了三十元的磨损费,担心可能是用户把书弄坏得比较严重,于是问了一下。结果他说并没有弄坏,支付磨损费只是表示对“借书人”的支持。

 

新京报:听到这些大家会安心不少,看着那些坏在大街上的共享单车,我们难免会怀疑“借书人”对当下中国社会公民素质而言,是否是一种超前的社会服务。 可反过来想,这样的公共服务与公民素质之间并非单向关联,优质用户也在推动你们往前走。


“借书人”:这种服务怎么会超前呢?这是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一种非常正常的社会服务,近几年来,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迅速,已经培养了大量用户接受互联网服务的习惯。其实“借书人”逐渐走向正常运营的推动力,就是用户的信任,因为我们不走淘宝那种第三方担保的模式,用户支付的借书押金直接进入公司的账户、这种被用户信任的感觉非常好,我们有一种本能的责任给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同时,对“借书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积累“借书人”自己的信用。未来社会,个人、公司的信用都将非常重要,中国的信用体系建设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无论是在个人社交或在商业活动中,没有信用将寸步难行。


新京报:在一定程度上,你们在借书这件事上从很细小的角度,推动国内公民信用体系的建设。同时,留意到你们也希望营建线下社群,鼓励书友结交建立书友圈。以书来刺激公共生活的形成,现在有进展吗?未来有什么设想?


“借书人”:目前“借书人”的平台上已经有书友的简单功能,你可以查询到每一本书的借阅者,与他取得联系,相互转借图书,节省借还书的费用。同城或同社区的书友越多,平均到每个人的借书费用就越低,因为大家可以把借到书的共享出来,通过平台的转借功能,扫一下图书首页的二维码即可把别人借的书免费转借到自己身上。当中国有一半的家庭拥有了这样一个装满300本书的书架的时候,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很方便的免费借到你想看的书,图书馆将深度融合到每个家庭之中,无处不在。


新京报:相信很多人会对“借书人”感兴趣,但培养阅读素养很难,靠这种公众素养赚钱就更难了。你们怎么看在这种艰难中“借书人”的发展前景?如果“借书人”得以顺利地运营五年、十年,你们相信情况会慢慢好起来?


“借书人”:借书与卖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卖书是希望用更快的速度卖完,借书却正好相反,希望借书的人通过一定的时间间隔,一个一个的来,让一本书循环流通起来充分利用。所以,我们的发展策略只能是滚动发展,稳定增长。“借书人”是否能够顺利地持续经营下去,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找到一种方法,对社会闲置图书做一个动态分配,让每一本书都不至于在一个人的书架上长久的睡大觉。所幸的是,这个方法,我认为我们已经找到了。

 

长久来看,我们最想要的客户是有着长久阅读习惯的人。提倡全民阅读、提高中国人的阅读素养,这是中国的大环境需要注重和考虑的问题,我们一家商业运营的小公司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所能做的是用商业的方式服务好爱读书的人。我们不是在做公益,我们必须要赚钱,必须探索出一条与读者共赢的商业模式,这样“借书人”才可以持久地运营下去。



圆桌会

“借书人”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走出陈东赞的“图书馆”,我们邀请到几位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书店从业者参与圆桌会,包括把从将要倒闭的书店发展到如今五家分店来的泉州风雅颂书局,以及在当下用微信公号带动一家传统老书店发展的无锡百草园书店。来听听大家会如何从自身的职业领域去看待“借书人”这种共享图书新模式?

 

Q1:如果想看一本退出市场流通的书怎么办?

 

我喜欢赞成这个项目,从提供服务、满足读者需求的角度来盈利,是良心商人,是社会创新。我经常看见大学图书馆的预约图书架上,摆满了被翻烂了的书,无论周转率高还是低,所有可外借的图书馆藏都最多两本。在图书外借这一个功能项上,“借书人”是传统图书馆的有益补充。

 

疑问是,如果我想看一本已经退出市场流通的书怎么办?这样需求的读者就不是“借书人”提供服务的对象了吗?如果它提供的书就只是我能从市场上买到的,那它的作用就只是省钱和节约书架空间,挤占的是图书销售商的利润而不是传统图书馆的功能。

 

此外,专业图书馆仍有存在的必要性。比如中国现代文学馆保存了大量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初版本、期刊和手稿等资料,这些图书资料是市场上买不到的。它的功能主要是保存好这些珍品,读者对象更多定位为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者。

 

小梅 任职于中国现代文学馆

 

Q2:畅销书会局限“借书人”的流通范畴?

 

“借书人”这个想法很有创意。在社会信用体系逐步健全,共享经济日益成熟的今天,还是有相当的生存空间,可以成为人们读书的来源之一。

 

不过,目前从实体书店的在库图书统计均价在40元左右,在各种物价比中,还是属于价格较低的。有些书的价格与“借书人”在流通中的费用相差无几。还有图书品种上,能进入平台流通的基本上是畅销书、少儿绘本,各专业领域的图书应该相对较少。所以我觉得,这样就局限了““借书人””的流通范畴,所以这种形式会成为读书人阅读来源的一种补充,不会成为主要来源。

 

连真  风雅颂书局创始人

 

Q3: “借书人”和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应是怎样的?

 

“借书人”相较公共图书馆的确有优点。比如送货上门对于现代人工作节奏很快的生活来说就很便利。再比如新书借阅方面,国家图书馆提供3-5年内的新书外借,但如果你自己去架上找时会发现有可能被别人借走了,不易借到新书,而且普通读者一次借阅最多3本,限时1个月。国内现在有些地区也设立流动图书馆,一个小房子里面面有很多书,可以拿着读者卡去借,很便利。不过书比较通俗,书相对少,看起来也比较旧。

 

“借书人”有它的定位,就是家庭用户,这样对于提倡全民阅读来说是很好的推进方式。家长把书借到家里来,大人和小孩一起看,营造一种阅读氛围,对小孩子的成长很有利。另外,北京的房价特别高,大家的房子没有这么大,很多家庭没有书房,能借书再还过去,也可以节省空间。以我个人的体验来看,家里有宝宝的家庭会对这个模式很感兴趣。童书现在越来越精美,纸质很好,但是价钱比较贵。有“借书人”这样的平台,家长就可以这样来借童书。不过我也担心我们小孩把它撕坏了。

 

“借书人”和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关系不是相悖的,而是相互促进的,因为各自的侧重点不一样。比如国家图书馆既向普通读者开放,也向专业研究者开放。我在国图从事古籍保护工作,“借书人”与古籍好像关系不大,再比如我经常写论文,就需要查阅很多专业资料,可能这些资料在“借书人”就不是很好找。这就说明了公共图书馆存在的必要性。

 

收费方面,在“借书人”借书必须支付的押金,作为一个新兴平台,可能会有人担心押金万一打水漂了怎么办?我建议在针对这种顾虑做一些切实的保证措施。目前,国家图书馆的书,看书没有门槛,读者借书,中文书需要100元押金,外文书需要1000元押金。由于国图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大家比较信赖。

 

赵银芳 就职于国家图书馆

 

Q4: 是否能够找到一条好的盈利之路?

 

看到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为图书为阅读推广做贡献,这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希望这个项目能够探出一条路来,乐见其成的同时,也提出几点疑虑:

 

1、图书是一个相当大的品类,市面上的图书类别以百万计。不同的人,喜欢的书籍差别较大。购书资金、押金、借书服务费这块需平衡好,才能够让项目具有持续盈利能力才能做下去。因此这种共享图书的新模式需要找到一条好的盈利之路。


2、信用问题和推广问题需要解决。在这同时,会伴随着用户规模扩大而带来团队运营服务难跟上的问题。对图书借阅服务来讲,每单都是相对的个性化服务,希望能解决这些问题。另外系统安全性、产品开发升级这块,需要及时跟上,不然后期可能会存在各方面问题。

 

最后想说,我们阅读的书籍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底色和认知基础。不管是用哪种方式去推广图书,作为书业人,都希望这种方式能走出一条路,都希望能多些人去阅读。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初心。

 

无锡百草园书店 向华


Q5:如何让人们习惯共享模式?

 

我有同学也想搞个类似的,当时问我意见,我大概说的是:我看到一直有买书读书习惯的人,很少会处理书的,就是藏着,不大会借人看;习惯了去图书馆借书的,就很少买书;我也回收旧书,通常是因为家里装修或者搬家,才会把书处理一些,这么处理的,书的品质并不好,也就是说是那种偶尔买本畅销书的人会这么干,读完就丢。这种模式的难处是,怎样让习惯去图书馆的人选你,怎样让有大量书的人拿出一部分来共享,怎样让有几本书要处理的人想到给你。


书店店主 流氓书生


Q6:这种共享模式能让人与书的关系变得更好吗?

 

亲自体验了一把,在“借书人”上借了一本最近很火的《未来简史》。由于从哈尔滨发货到北京,收到书已经是几天之后,我想这个问题会随着仓库、快递方式的完善得到解决。

 

印象最深的是书被包得很细致,从打开快递到拿到书的几层包装中,会不断读到要爱惜书的提醒。回想读书时总在图书馆遇到被涂涂画画的书,自己买的书也常随手一放当杯垫,沾上水印,我相信这种有借有还的共享图书的新模式,归根结底还是让人与书的关系变得更好。人总需要一些有益的提醒,我期待“借书人”包括更多共享图书的新模式在激发我们好奇心的同时,教会我们更好地以书的方式和社会上的其他人共享有益资源,一起把这些便利、创新落实到长久阅读素养的建设上。

 

新京报记者 孔雪



本文为独家原创文章。采写:孔雪(新京报记者),编辑:户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性教育 | 古典诗词 | 生死 | 刷热点 | 安·兰德 | “爱国主义” | 共享单车 | 胡适 | 国学低俗化 | 弟子规 | 2016年度好书 | 美国大选 | 见信如晤 | 中年人丑态 | 人生无意义 | 小津安二郎 | 作家的脸 | 博物君 | 朋友圈 |《西部世界》黄永玉 | 高房价 | 钱理群 | 篡改历史 | 抑郁症 | 荒木经惟 | 沈石溪 | 心灵鸡汤 | 帕慕克 | 龙榆生 | 奥兹 | 奥威尔 | 阿列克谢耶维奇 | 民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