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重磅新闻发布会。
住建部明确提出,
计划通过货币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
。
住建部部长倪虹表示,城中村安全隐患多、居住环境差,群众改造意愿迫切。据有关调查,仅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需要改造的城中村就有170万套。这次提出的新增实施100万套,
主要是对条件比较成熟、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可以提前干的项目
。这次主要采取货币化安置的方式,更有利于群众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房子,减少或者不用在外过渡,能够直接搬入新居。同时,
也有利于消化存量商品房
。
那么,什么样的项目可以获得政策的关心和支持?倪虹表示,
第一
,这个项目首先得是
群众改造意愿强烈、安全隐患比较突出
的。
第二
,项目的两个方案要比较成熟,一个是
征收安置方案要做得扎实
,能够确保征收工作顺利推进,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另一个是
资金大平衡方案能够做到项目总体平衡
,避免新增地方债务风险。
主要扶持政策涉及五条。
一是重点支持地级以上城市。二是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给予专项借款。三是允许地方发行政府专项债。四是给予税费优惠。五是商业银行根据项目评估还可以发放商业贷款
。
倪虹表示,有这五条政策加持,各地还可以结合城市更新,进一步谋划选择条件成熟的项目,提前实施,只要前期工作做得好,还可以在100万套基础上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据了解,从2015年起,福州曾响应国家出台意见及实施细则,
实行房屋征收以货币化安置为主,并鼓励被征收人用房屋征收货币补偿款购买五城区一手商品房
。
2016年,福州发布“榕七条”,提出
原则上少建或不建安置房,棚改项目和房屋征收实行货币补偿比例力争提高到75%
。
2017年底,福州市宣布启动城区连片旧屋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与此同时,福州探索推出安置型商品房,按照商品房运作模式开发建设安置型商品房,定向销售给被征收人,加快回迁。由此,安置型商品房建设全面铺开。
2018年,外界传出货币化安置缩紧,将改为实物安置为主。而后,福州三年旧改计划进程有所减缓,改由各区综合考虑规划、资金等方面进行调整,并大力推进城区零星地块旧改工作【
点击了解>>
】。
2019年,福州征收补偿政策迎来重大调整。包括收支缺口较大的项目暂缓征迁,货币补偿价及货币补偿比例纷纷下调(鼓楼台江不超过50%,仓山晋安马尾不超过30%),三类房屋不实行或减少货币补偿,全面停止执行购房奖励政策......【
点击了解>>
】
近年来,随着福州市中心旧改征收补偿价格越来越低,尤其是货币奖励逐年下调,昔日“拆迁致富”的神话早已不在。
2022年起,随着房票政策的兴起,福州周边平潭、永泰、闽侯等地开始陆续试行。具体是指将被征收人的房屋征收补偿安置权益进行货币量化后,以房票形式出具给被征收人,再由被征收人持房票自行在政府筹集的“房源超市”内购买商品房【
点击了解>>
】。
不过截至目前,福州市区实行的拆迁补偿方案仍是货币补偿、对接购买安商房或产权调换相结合。
福州城区今年旧改进入尾声
重启“货币化安置”存在哪些难点
随着福州今年中心城区旧改大幕进入尾声,包括河南小柳、宁化新村、福人木业等热门旧改地块征收日期仍未明确,明年补偿政策是否调整也未可知。
摆在面前的方案是:一、继续降低征收成本,鼓励群众选择拿房,尤其是现房,从而有效去化存量安置房,避免国有房产空置导致资产流失;二、是推行房票等货币化政策,引导拆迁户涌入新房市场,解决商品房库存积压问题。
不可否认,棚改货币化安置对房地产市场去库存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然而相较十年前,当前行情下推行货币化安置仍面临不少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