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温书先生」
即可关注
回复
“晚安”
,送你一张特别推送
文 / 杯小茶 图 / 花瓣网
来源:茶的故事(ID:vipyq95)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
播周周朗读
音频
常言道:“脾气人人有,发脾气是本能,把脾气压下去才是本事。”
胡适也说:
“世间最可恶的事,莫过于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过于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
生气,不如争气。愚蠢的人只会生气,聪明的人,争气而不生气。
人生之中,处处皆有“气”,如怨气、怒气、闷气、小气、丧气。
生气,伤身又伤心,伤人又伤己。
学着莫生气,用志气、和气、才气、大气、福气来化解这些消极的气,人生便会豁然开朗。
莫生气,人生在世,最大的福报,就是好脾气。
1
把好脾气,留给爱你的人
杨澜采访周国平时,曾问:“为什么我们都把好脾气留给外人,却把坏脾气留给最爱的人?”
一向温和的周国平也说:“这个错误,我也常常犯。”
是的,一个人最大的错误,就是把最差的脾气和最糟糕的一面给了最亲最爱的人。
很不幸的是,这个错误大多数人都犯过。
所以周国平说:“对亲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对亲近的人不发脾气,是一种教养。”
史铁生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经常发了疯似得离开家,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会突然砸摔东西,狠命捶打双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
把所有坏脾气都发泄给了母亲。
但无论史铁生如何伤母亲的心,母亲总是会抓住他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史铁生不知道的是,母亲那时候已经肝癌晚期,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一次,母亲不小心触到了史铁生的痛点,她伤心地悄悄出去了,没想到,一出去,竟成永远的诀别。
领居们把母亲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去世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史铁生一直对母亲深怀愧疚,他说:“我真想告诫所有孩子,千万不要跟最亲爱的人发脾气,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许多人把积攒的所有坏脾气都发泄给了家人,因为家人是最安全的。
无论你给家人多大的委屈和伤害,他们始终会原谅你,因为他们深深地爱着你。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到家人离我们而去,才幡然醒悟。
把最好的脾气留给最亲的人,家才是你最终的归宿,家人才是你永远的依靠。
2
本事越大的人,脾气越小
杜月笙从乡下孤儿一跃成为呼风唤雨的“上海皇帝”,凭的正是:有本事,没脾气。
杜月笙待人,无论尊卑贫富,脾气极好。他家佣人常说:“杜先生好伺候,我们做错事,他也轻言细语。”
杜月笙落魄时卖过水果,练就了一手削水果的本领,人们都叫他“水果月笙”。
飞黄腾达后,很多人都特别忌讳不堪回首的往事,一提起便愤怒不已。
但杜月笙不一样,经常有人叫他表演削水果,他总是笑着削好水果和大家一起吃。
杜月笙出门,他身后总是跟着一帮乞丐,吹着口哨,大喊:“水果月笙,给点钱。”
杜月笙也不生气,还吩咐手下多给点。
杜月笙常说:“别人存钱,我存交情”,钱财用得完,交情吃不光。
他一生仗义疏财,几乎买了整个上海滩的交情。
找他办事的,无论是高官名流还是普通百姓,杜月笙都是和颜悦色地说:
“你的事情,我晓得了。”
“我会替你办好。”
“好,再会。”
正是这样的好脾气,杜月笙在黑白两道间游刃有余,与政界商界文化界等名流交情深厚,连老百姓也爱戴他。
有人评价杜月笙:“终其一生做到六个字:有本事,没脾气。”
本事越大的人,脾气越小,发脾气,其实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气大伤身,气大伤人,气大伤前途命运。
真正成大事者,没有脾气,所以他能包容一切,前途坦荡,福泽深厚。
3
人生,不是用来生气的
禅宗史上,有位著名的晋迨禅师,他非常喜爱兰花,种了许多名贵的品种,平日讲经说法之余,他总是悉心照顾兰花,爱之如命。
有一天,晋迨禅师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代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
谁知,有一名弟子浇水时不小心把兰花架绊倒了,花盆全都跌碎了,兰花散落一地。
弟子吓坏了,心想:师父回来看到心爱的兰花这番景象,不知道要多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