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华社
新华通讯社官方账号。新华社是中国国家通讯社,现场新闻、原创新闻报道的大本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  ·  “DeepSleep”,为什么是这个省? ·  17 小时前  
新华社  ·  降价了!300多万人受益 ·  昨天  
北京发布  ·  北京市“晒预算”啦!三大看点—— ·  2 天前  
人民日报  ·  2.5亿中国人拥抱AI意味着什么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华社

有了这个神器,做视频更easy!

新华社  · 公众号  · 社会  · 2018-12-27 21:58

正文


5G

我国网络强国战略的重点突破领域

5G网络有三大特点:

极高的速率、极大的容量、极低的时延

想一想

“短视频”的市场需求有多大?

再看一看时间表:

2018年,5G商用第一步

2019年,预商用

2020年,正式商用……

新闻媒体

即将迈进“视频时代”

这个重大转型期

新闻人意识到了吗?有准备吗?能跟上吗?

难道继续依靠人工

听同期、配字幕,快进找人找到眼花?

AI,能为新闻人做点什么?


媒体大脑·MAGIC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正式发布。(右:新华社副社长、党组成员刘思扬,左:阿里巴巴集团党委书记、秘书长邵晓锋)


2018年12月27日,新华社在成都发布 中国第一个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媒体大脑·MAGIC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magic.shuwen.com) ,这是人工智能技术首次在媒体领域集成化、产品化、商业化的应用,也是身为中国国家通讯社的新华社,在媒体人工智能方向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在今天成都举行的第六届中国新兴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大会上,MAGIC平台现场实时演示了大会短视频智能生产过程。上午大会期间,该平台共生产186条短视频,其中97条机器生产,89条为人机协作生产。


媒体大脑·MAGIC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展台


“MAGIC”有多能?

来看一组数据

2018年世界杯期间

新华社依靠这个神器

最快一条进球短视频

从进球到发布,耗时仅需6秒

整个平台日均产量可以达到1万条

31天时间里

10位视频编辑共生成了

约3.75万条短视频

这一数量占到世界杯期间

中文网络短视频总数的58%



如果依靠纯人工

一个视频编辑

一天要生产10条原创新闻短视频

已经是使出洪荒之力

前提还得是素材充足


AI比人工增效10至20倍

为什么这么能?

因为MAGIC给记者/编辑

配上了四种智能“装备”:


装备一:智能数据工坊

数据是智能时代的“原油”

MAGIC不仅帮你收集“原油”

还加以“提纯”

去伪存真,标引标注

只有人才能理解的内容

最终变成了机器也可以看得懂的数据


人脸识别+知识图谱功能


装备二:智能媒资平台

对MAGIC来说

经过机器处理过的视频

储存在每个人的“新闻仓库”里

随时待命

人只要做一件事:

输入关键词,“一键调取”


字幕识别


字幕识别:只要有字幕就能一键定位


装备三:智能生产引擎

MAGIC有自动识别能力

一旦“新闻仓库”里出现了

有传播价值的事件

MAGIC会立刻提示使用者

帮助记者/编辑争分夺秒

在体育直播、金融等特定领域

MAGIC已经能够全自动生产短视频


基本编辑+智能套餐功能


智能字幕,一键上屏


装备四:智能主题集市

MAGIC能为用户个性化设置报道主题

覆盖时政新闻、突发事件

体育赛事、时尚娱乐等多个场景和领域


媒体大脑·MAGIC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在会场直播实时生产过程


MAGIC能为你做什么?

有了MAGIC

各家媒体无需再单独配备

自己的数据、算法、工程等部门

无论是拥有大量历史视频、音频的广电媒体

还是拥有大量图片素材的报业媒体

只要你有内容生产需求

只要你生产短视频

MAGIC一下,做短视频更AI

只要在申请认证后使用

“媒体大脑·MAGIC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

(magic.shuwen.com)

即使完全技术盲的记者/编辑

也能轻松制作出丰富多彩的短视频


新华智云联席CEO徐常亮


“我们研发这个产品的目的,就是要让各家媒体无需调整团队,无需调整内部机制,也能快速发展短视频业务。我们相信,这个产品UGC能用,专业的媒体人会用得更好,”新华智云联席CEO徐常亮说。


媒体大脑·MAGIC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吸引观众高度关注。


在2018年12月27日成都举行的第六届中国新兴媒体产业融合发展大会上,MAGIC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正式面向用户发布,获得线上线下的高度关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