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要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思想要从人民中来,再到人民中去。
照片|
就这?
首先申明哈,我没有吃屎的爱好。但是,我的确是明知道
《白雪公主》
票房和口碑双差才去看的。我去看,不是明知山有屎、偏向屎山行,而是想证明我的一个猜想。
我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只能来自于实践。就算在脑海中先产生了一个想法,也一定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即使不看这部电影,我也能写出大篇来。但只有看了,才能证明这个思考是没有问题的。我们要大胆设想,但更要小心求证。这样,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不是天天翻车的机会主义者。
最近在想两个理论观点。
都还没想成熟。
用还不成熟的文字来描述还不成熟的想法,大致是,一个是批判性和建设性的关系问题。
还有一个,是政治正确和正确政治的关系问题。
这部电影,正好能验证后一个问题。
政治正确
(Political Correctness)这个概念,是西方先生产出来的,这几十年来,有不少延伸和深化。
到中国之后,在使用中也有所发展和变化。
它的本意,是避免使用冒犯弱势群体的用词、避免实施歧视弱势群体的措施。
比如,在美国,
不能用fat来形容“胖子”。
不能用“残疾人”来称呼身体机能有不方便的人群,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比较中性化的“功能性障碍者”。
这个概念自出现后,就渐渐的在民族、性别、性取向、身心障碍、宗教等领域广泛推行,
也在气候变化、动物权益等方面全面推广。
这个概念好不好呢?
纯粹从历史、理论上来讲,是好的。
正如“社会契约论”,这个概念好不好?
挺好的。
由“人与人之间签订契约、共同让渡一些权利给政权、政权负责保护公民”这个概念出发,建构的整套政治学体系、正义论逻辑和叙事,都挺好。
但问题在于,实践中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是根据社会契约论建立的。
而政治正确也是如此,理论上看起来挺好,但实际上从来没有过。
实践中也越来越呈现出不好的一面。
到底是好经被念歪了、做偏了。
还是这个经本来就不正确、不正常呢?
我个人觉得,是后者。
为什么呢?
因为政治正确这个概念,并不是从实践来的,而是在理论上直接构建出来的。
它并不是社会发展之后出现了现象,然后用理论去归纳和总结的,而是理论上先造了一个东西,然后用它去影响、指导、塑造现实。
当与实践不符之后,也不去修改理论,反而强行要求实践必须与理论一致。
以至于错得越来越厉害。
咦?
好像不对吧。
女权运动、黑人运动,算是两个政治正确的先驱,它们不是先在实践中有的嘛?
对,这两个运动是先有的,
但运动是正确政治,而不是政治正确。
这两个运动从一开始到后来,产生的原因、提出的诉求、表现的
形式,都不是政治正确总结的那一套。它们
都是指向更多的劳动权这些正确政治的方向。
这其中,也有时代进步的原因。
比如,女性和黑人的投票权已经得到了解决。
但问题是,实践中的女性在职业方面的不足、黑人在学业方面的弱项,其表现和解决,难道是政治正确总结和推广的那些观念和措施嘛?
不是的。
由于天然和历史,有些群体在某些权益方面处于弱者地位。
那么,对这些群体予以一些特别的照顾和帮扶,而不是让他们和其他人处于“同一起跑线”和“被歧视”,这并不违反公平和正义。
因为公平不是平均、平等也不是相同。
最简单也最经典的例子,见下图。
高个子和矮个子看球赛,垫一样高的垫子,反而是不公平的。
给矮个子更高一点的垫子,才是社会公平,而不是自然冷酷。
这是正确政治。
因为人性和兽性、人类和自然,是有重大区别的。
但从这开始,有了两种错误倾向。
一种是过度正确。
给矮个子的垫子反而比高个子还高了。
大学规定了黑人的录取率了。
二是从正确政治演进到了政治正确。
提出并发扬政治正确概念的人,不一定是坏心,也不一定就是阴险的想用这个概念来麻痹弱势群体、利用少数群体、获得他们选票。
也许是真心的,但却如宗教一样,被统治阶级迅速捕捉并利用了。
弱者要受照顾、少数族群要受保护,没毛病。
实践中,正确政治的努力一开始都是朝着创造更公平的机会、提供更向上的可能去的。
但政治正确,却用“更”应该被重视来取代歧视,
用虚伪的照顾取代了帮助提升的措施。
用授人以鱼取代了授人以渔。
正确政治,是艰难而缓慢但却持续的去提升生产力,让更多的人受教育、更多工作机会被创造。
政治正确,则是一种语言暴力、文字腐败,轻松而迅速的构建出一套话语体系。
举个例子。
山区的居民由于天然和历史原因,受到的教育较少、参与现代生产和生活的能力较弱。
正确政治的做法,是承认他们的落后,修高速、建学校、搞培训,让他们更方便的出来、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在这方面花的钱,肯定比在发达地区修同样的高速、建同样的学校要更贵、更没有效益,所以,算是一种不经济、不正义。
但从整体上来说,是一种“公平”性弥补。
发达地区的人,觉得自己门口的人行道砖坏了没钱修,居然钱拿去山区修高速了,也会发牢骚,会讽刺山区的人,那就需要更广泛的宣传、再加上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去铺人行道。
这些,很难,很慢。
政治正确是什么呢?
政治正确是告诉所有人,不许歧视山区的人,山命也是命。
不许称呼他们为山民,只许叫高地居民。
并告诉山区的人,你们不是落后,你们是特殊的,没必要和“主流”一样,你们和主流是平等的存在。
你们要以自己的身份为傲。
这么做,事实上会形成很多后遗症。
而且,这么做,既成为不思进取的原因,也成为不思进取的后果。
这种不思进取,并非只对政治正确的对象有效而是会影响社会整体。
创造财富的动力和能力都被削弱,要求资格和待遇的预期和渴望不断加强。
社会割裂越来越大、越来越细,这客观就会分出更多的少数群体。
《白雪公主》这部电影,并不是因为刻意选了黑人(只有四分之一黑人血统,算是一个混血的有色人种)才差,而是整体表现能力都差了。【
国王、王后都是有色人种,生了个有色人种的公主,出生在大雪天,所以叫白雪公主】
这个说法,并不违和。
如果故事仍然讲的很好、情节仍然很吸引人,要么完全忠于经典、要么进行现代改编注入新的社会思考,仍然可以是一部好电影。
《独立日》情节不改,让威尔史密斯演总统,也是好电影。
但由于政治正确这种路径一旦确立,它就会从最高标准再变成最好的标准,进而其它的努力都显得不重要了。
无论是电影生产、还是其它社会实践,我们看重的,是产品的质量,而不是肤色的种类。
白人演得好,我们就夸。
黑人演得差,我们就骂。
但如果不能骂黑人呢?
而且,我们骂的是演员的演技啊,又不是演员的肤色。
但政治正确限制甚至禁止了一些行为,这种禁止不是实践中的提升带来的,而是人为设置的。
最终,会让客观上的确更落后的种群停留在落后状态中。
因为,它根本上否认了落后。
它巧妙的用不同替换了所有的高低。
同情,也分很多种。
真正的同情,是和被同情者一起奋斗。
虚假的同情,情绪上可能更热烈,但却是一种异化的我很高贵你跟低贱。
正确政治,是承认有高低,所以要努力去解决差距。
政治正确,是否认有高低,所以高低将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