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指导专家:陈兴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护理中心副主任、主任中医师
导读:
2017年9月14日,来自英国的全科家庭医生James·Heathcote获得由美国科学幽默杂志《不可思议的研究年报》举办的“搞笑诺贝尔奖”中的“解剖学奖”。其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和其耳朵长度确实存在明确的相关关系,年龄越大,耳朵的平均长度越大。这与在国内很多人认为的“耳朵越大越厚实,越长寿”的说法有相似之处。
其实,耳朵确实可以反映身体的一些健康问题,今期我们就来解密耳朵隐藏的健康秘密。
众所周知,中医治病讲究“望闻问切”,而耳诊也是“望诊”中重要的一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护理中心副主任、主任中医师陈兴华介绍,耳诊从2000多年前成书的《黄帝内经》开始有记载,历代名医著作也大量记叙了耳与脏腑、全身的关系,并借耳诊治疗疾病的经验方法。
“耳与全身脏腑经络的关系相当密切,机体的五脏六腑发生病变的时候,可以通过经络在耳廓的相应部位上反映出来。同样,通过对耳廓各部位变化的观察,也就可以测知相应的内脏组织的病变。其中最为直接的一点就是《黄帝内经》里关于‘肾开窍于耳’的说法,‘肾’不好的人会出现耳聋、耳鸣等不适,而‘肾’好的人则听力敏锐,能闻五音。”陈兴华表示。
陈兴华介绍,从耳诊图上看耳朵就好像是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耳朵显露于外部的称为外耳,外耳可以分为四部分,分别为耳廓、耳门、耳屏、耳垂。耳廓的望诊是耳诊中比较重要的一环,通过观察耳廓上某一部位的颜色或者形状的变化,能较早知晓疾病的性质和所在的部位,对防治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耳诊时,首先看耳朵的颜色,正常的耳廓应该是红黄隐隐,而且润泽的。如果见到其他的颜色,那就是病色。
如果耳廓变红,通常多见于一些热性病。急性腰痛者,能够在耳朵的肾区部位发现一些片状的红润。如果妇女在耳朵的三角窝区呈现大片的红色反应,或者是伴有脱屑,则表明其患有子宫颈炎症或者带下症。在耳朵的晕区,呈现条状的凹陷的红润,那么这个人可能经常会犯头晕疾病。如果在耳背部见到红色的脉络,用手摸一下耳根发凉,这是要发麻疹的先兆。
耳廓的颜色变白,中医认为是属于虚寒,耳廓淡白,多属于气虚或是肺气不强。如果白得发亮,一般都是贫血。耳朵很白而且薄弱,这种人多属于虚寒体质,容易出现肾气衰败的现象。耳朵厚而白,一般都有痰,伴有气虚
耳廓出现了一些褐色、灰褐色,都是提示一些慢性疾病。如果在耳朵对应的相关脏器部位上出现了黑褐色,那就要留神患肿瘤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