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赛迪顾问
分享我的思维,创造你的世界。“赛迪顾问”助您全方位解读产经热点,科学制定战略决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产先生  ·  今天又憋了个大招 ·  7 小时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亚冬会今日观赛指南 ·  14 小时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亚冬会今日观赛指南 ·  14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赛迪顾问

先进制造2024|先进制造业区域发展格局:谁在赶超?谁在蓄力?(先进制造区域解码第10期)

赛迪顾问  · 公众号  ·  · 2024-11-27 10:00

正文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作 者

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


区域先进制造业发展基础


01

华东、中南地区工业基础扎实


华东与中南地区在中国工业版图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得益于丰富的自然资源、便捷的交通网络及深厚的历史积淀,两区域工业发展良好。2023年,华东地区入选先进制造业百强的城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合计超110000亿元,占全国比重超50%,中南地区入选先进制造业百强的城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合计超60000亿元,占全国比重超25%。华东地区以长三角为核心,汇聚了汽车制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南地区以创新为引领,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图1:2023年先进制造业百强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情况(分区域)




02

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显著


2024年,全国共80个产业集群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35个地处华东地区,占比近45%,中南地区拥有17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占比超20%,西北地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总数较少,但增长速度较快。目前,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主要集中在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




图2: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分布(分区域)




区域先进制造业画像


01

中南地区入选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多维度分值赶超百强平均水平


赛迪顾问从创新能力、融合发展、经济带动、品牌质量和绿色集约五个维度构建了先进制造业城市发展评估模型,深入衡量了城市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水平。2024年,中南地区入选先进制造业百强的城市经济带动、创新能力、融合发展整体实力较强,超过百强平均水准;中南地区入选先进制造业百强的城市品牌质量维度水平差距较大,整体略低于百强平均水平。




图3:2024年中南地区先进制造业总体特征




02

华东地区入选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多维度分值强于百强平均水平


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发展优势显著,是入选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最多的区域。分维度来看,2024年,华东地区入选先进制造业百强的城市创新能力、经济带动、品牌质量、绿色集约维度得分均高于百强平均水平。江苏省已拥有1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十四五”期间,江苏重点建设16个先进制造业领域产业集群和50条重点产业链,不断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




图4:2024年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总体特征




03

华北地区入选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各维度分值均低于百强平均水平


2024年,华北地区入选先进制造业百强的城市创新能力、融合发展、经济带动、品牌质量、绿色集约五维度得分均低于百强平均水平,其中,创新能力和经济带动分值与百强平均水平差距相对较大。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山西省大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聚焦引领性、原创性技术攻关,建成12家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基于超冷费米气体的量子调控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世界首套电解二氧化碳制备碳纳米管装备实现工业化示范生产。




图5:2024年华北地区先进制造业总体特征




04

西南地区入选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品牌质量维度分值低于百强平均水平


2024年,西南地区入选先进制造业百强的城市数量较少,但入选城市实力均较为强劲,入选城市创新能力、融合发展、经济带动维度得分均高于百强平均水平,但品牌质量维度得分显著低于百强平均水平。四川省正在全力构建企业梯度培育生态,通过实施“三强计划”等行动,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品牌。




图6:2024年西南地区先进制造业总体特征




05

西北地区入选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经济带动等维度分值略逊于百强平均水平


2024年,西北地区入选先进制造业百强的城市数量不多,且整体实力相对较弱,尤其是经济带动、品牌质量、绿色集约等维度得分均低于百强平均水平。为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陕西省聚焦实体经济,正经历着从“量”到“质”的转变,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道路上加速前进,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已成为陕西制造业“新名片”。




图7:2024年西北地区先进制造业总体特征




06

东北地区入选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融合发展维度分值远超百强平均水平


2024年,东北地区入选先进制造业百强的城市数量最少,但入选城市均为区域较强城市,故其创新能力和其融合发展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百强平均值。辽宁省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辽宁省拥有1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64个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53个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企业、337个数字化车间,514家企业的智能制造评估可达三级及以上。




图8:2024年东北地区先进制造业总体特征




城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建议


01

把握创新融合,抢占机会窗口


以创新为引擎,激发先进制造业新动能。 一是强化产业链协同, 链接全球高端创新资源与生产要素,构建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网络,形成产业创新生态网络。 二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探索建立跨行业、跨地区的技能培训与人才交流合作长效机制,加快人才的培养与流动,为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 三是高质量建设创新平台, 完善省、市级创新网络体系,加速科技成果的示范应用和落地转化。 以融合为动力,塑造先进制造业新模式。 一是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 紧紧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机遇,顺应数字技术同制造、能源、材料、生物等技术加速交叉融合趋势,大力推动智能制造,培育壮大智能服务新模式新业态。 二是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促进现代物流和制造业高效融合,强化研发设计服务和制造业有机融合,推进消费服务重点领域和制造业创新融合。


02

依托品牌质量,实现路径突破


以质量为根本,焕发先进制造业新生机。 一是推动产品创新, 鼓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提升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并推动新产品的规模化应用。 二是持续质量优化, 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 三是提升品牌价值, 提高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消费者忠诚度,塑造强有力的“中国品牌”。 以优化为路径,构建先进制造业新体系。 一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优质产品的供给能力。 二是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应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生态化发展。 三是积极谋划未来产业, 培育新产业和新赛道,加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丰富完善应用场景。


03

坚持绿色发展,跨越增长瓶颈


以低碳为基础,打造先进制造业新动力。 一是构建清洁能源供应体系, 结合城市先天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风、光、氢、储、地热、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供应手段。 二是加大低碳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聚焦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前沿,通过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广。 三是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 强化政策引导,完善激励机制,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等方式支持产业低碳发展。 以绿色为引领,开创先进制造业新局面。 一是发展绿色低碳新业态,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以此降低资源消耗,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二是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建设绿色工厂,开展绿色生产,不仅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为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注入新动力。 三是构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生产体系, 通过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促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和谐共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