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大招生小蓝鲸
南京大学本科招生宣传与咨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汽车最前线  ·  最低9万不到,综合续航1300km+,这些国 ... ·  14 小时前  
汽车商业评论  ·  健忘的汽车设计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大招生小蓝鲸

北京第一〇一中学万哲语:天空下的荷兰——人与自然的乐章

南大招生小蓝鲸  · 公众号  ·  · 2024-09-02 09:00

正文

为拓宽广大学子的国际视野、‌培养科学创新思维和跨学科研究能力,提高学术研究志趣, 由南京大学牵头举办的 2024年“飞越计划”本科生全球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 于今年暑期顺利开展。


经过选拔,多位优秀高中生脱颖而出,与南京大学的师生一起参与国际科研训练和科考项目。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听听他们的所见、所闻与所想吧!








01

天空下的荷兰

人与自然的乐章



北京第一〇一中学 万哲语



我第一次接触神经科学与生态学是开始学习生物竞赛时。不论是知识还是英文词,我对于这两个领域的了解甚少。从荷兰回国后,我在很多方面都不同以前,就像饱吸露水的新芽。前往荷兰参与脑科学与生态学的学习, 对我而言不仅是丰硕的知识之旅,也是深刻的精神之路,并不是什么特定而僵化的路,而是精心浇灌的土地,生长出无尽的天空与未来。



来到荷兰,这里的建筑,这里的城市与自然环境和这里的人无不展现出创造与和谐。荷兰让我看到了顶尖的创新能力,这或许是国内许多地方所缺少的,无论是学术还是其他领域。设计独特的房屋和学校与绿树草地相映成趣,与当地人、老师和学长交流的友好真诚是自在心灵的栖息地。是的,这11天里,常见笑容在我的脸上,常见欢笑传递着。



在鹿特丹的Erasmus MC,一丝紧张剥落,通过上午的讲座与下午的实验室交流,我深深被这里的人际与学术氛围感染。这里的导师与教授都充满亲和力,他们愿意解答任何问题,我们在1205休息间的时候,路过的教授便会面带微笑问候你。我在这里第一次进入实验室进行实地操作,体会到科学研究的创造性与满足感。通过博士生与教授,我也了解了科研过程的艰辛, 克服这种艰辛需要的是对科研与科学纯粹而强烈的热爱。 有些人可能对和这些日日与老鼠接触,或是面对人体细胞的科研人员交流有一定的藩篱,但这些科研人员的内心是极其纯粹的。他们对于科研图像的描述常常是“so beautiful”。他们用心和我们交流,用心和科学的世界共鸣。



Dr. M.T.G教授详细介绍了Erasmus MC的历史和使命,强调了医学教育和研究的重要性。其他的教授则详细而热情地介绍了他们实验室的创新研究:超声技术、动物胡须和眼球运动等科研途径开拓着我的眼界。 一切在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自我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生活得更明白、更透彻。 或许有的科研项目结果并非科研人员的预期,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结果呢。走在科研之路上,保持一颗来时的心,宏图自然展开。我积极地提问,努力抓住这次宝贵机会丰富我的知识储备,提高思维能力与学科素养。我的大脑是新芽,今日浇灌,期待着未来。



神经科学部门中的各个房间与实验室并不很大,但都别具一格,像是艺术与科学的碰撞。B超仪器、双光子显微镜、人体平衡仪器等尖端科研设备以及编写科研程序所需要的技术,使我更深刻的领悟了学科交叉的重要性。一位全能的科研人员不仅要掌握他所专长的领域,更要掌握计算机编程以及工程学等等技能。 未来的科研更趋向于向各领域结合的方向发展,要求我们全面发展,不断开拓自己的思维。



阿姆斯特丹的荷兰神经科学研究所,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厂区,绿树荫庇的骑行道不时有自行车经过。我们在这里参观荷兰脑库和实验室。第一次看到实体人类大脑,教授和我们都以崇高的敬意观察它们,这是人们捐赠的作为人类的标志之一。大脑是我们思想产生的地方,是成为自我的核心,对大脑的研究有很严格的要求。看见这些脑组织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事情,好像身边升起许多的人。故人我们再也看不见了,他们或许还能为世界作最后一点贡献,已经有5000多名荷兰及世界各地的捐赠者了。我问教授有多少中国人向您的机构捐献器官,答案是没有。这种文化差异令我深思,这究竟代表了什么意义。 或许我们物质的意义往往与精神的意义相连,人们对自我和他人的尊敬在不同文化中也有不同的体现方式。



在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鲜少听到除学术研讨之外的话题,这种学术氛围是令人陶醉的,是我未曾触及也一直向往的。通过交流,我更加领悟实施一项科研项目,不仅需要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更需要一项周密的实验设计对于所探究的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对照,围绕研究的主干,一步一步深入探索,最终形成论文,这反映了科研人员的科学素养以及实践能力。


生态学生于自然怀抱。在瓦大学习的四天里,我们进入试验田进行实验,访问奶牛场校区和未来农场。接触自然,走入自然一直都是我理想的科研方式。反之,自然对科研者也会有珍贵的回馈,犹在于心态,他们吸收着自然的哲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都是人类社会的必修课。



在同学、学长和老师们的协助下,各组完成了最后的报告。谁获得评选出的第一名并不是最重要的,整组合作、共同经历与成长是我们获得的最好奖励。老师和学长学姐们,我无处不体会到他们的关怀,他们播种自己灿烂的未来,也浇灌着我的未来。


通过南大此次活动的平台,我完成了一次精神之旅。不仅增进了对神经生物学与生态学领域的深入了解,深刻体会了科研的魅力和挑战,也收获科学与自然中蕴含的哲理与心态。现在想来,仿佛仍然躺在瓦赫宁根的草地上,自行车倒在一旁,天鹅不语,而人字形队列中的大雁欢声鸣叫,飞向远处无尽的晚霞。



02

中荷脑科学与生态学 综合国际科考

项目简介



脑科学和生态学是当今生命科学中两个极为重要和活跃的前沿研究领域,也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本项目是继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中美波多黎各生命科学综合国际科考与科研训练之后,面向欧洲顶尖大学顶尖学科开展的全新的综合性、跨学科、研究性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同学们将在荷兰皇家艺术和科学院院士的带领下,在素有“欧陆三大医学院”之称的伊拉斯姆斯医学中心及全球生态学享有很高声誉的乌特勒支大学和瓦赫宁根大学等,并走进野外自然,深入了解国际最前沿的脑科学研究和生态学研究,特别是运动控制和学习认知的脑机制,荷兰浅水湖泊生态系统和全球变化及生态系统临界转换的早期预警,以及脑科学和生态学间的交叉前沿。 该项目将有益于学生的生命科学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术视野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和创新思维训练。


03

北京第一〇一中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