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交建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交建)官微。中国交建是特大型中央企业,主要从事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以及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中国交建在香港、上海两地上市,业务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城市规划  ·  科普 | ... ·  3 天前  
中国城市规划  ·  天下事 |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 ·  3 天前  
中国中铁  ·  《中国中铁》融媒体报「1078期」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交建

航道桥西锚碇深海“扎根”

中国交建  · 公众号  · 基建  · 2025-02-24 23:35

正文






在碧波荡漾的厦门海域,桩基钻孔、混凝土浇筑、沉井定位锚桩焊接……一系列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二航局承建的厦金大桥(厦门段)刘五店航道桥西锚碇施工现场,1000多名建设者精心雕琢着这座连接厦门本岛与翔安机场的核心交通枢纽。

厦金大桥(厦门段)全长近19.6公里,主线长17.34公里,将肩负起连接两岸、畅通未来的重任。二航局负责的A1、A2两个标段,线路总长约8.1公里,涵盖了观音山沙滩桥、厦门本岛侧接线桥、刘五店航道桥等众多重要工程。

在A1标段的刘五店航道桥,东西两个锚碇如同桥梁的“足跟”,深深地扎根于大地之上。每个锚碇均由两个独立的钢壳沉井基础构成,它们将承担起稳固桥梁、抵御风浪的重任。

西锚碇位于深水区域,泥面到基坑底深度超过25米,从海平面至基坑底的水深更是达到了42米。海底泥面软弱不堪,潮水、风浪等自然因素更是对施工设备稳定性和施工进程构成了巨大威胁。

面对恶劣的地质条件,项目团队首次尝试将钢沉井沉放海底时,钢沉井仿佛一脚踩进了泥沼,深陷其中。他们只好先对海底淤泥及软岩进行了大规模的开挖清理,再填入混凝土进行换填,让软泥变成硬基石。

这场海底开挖清淤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总开挖量高达122万立方米。为了高效完成这一任务,项目团队引入了被誉为“世界第一抓”的“金广”号挖泥船,其一抓斗容量高达200立方米。在清理过程中,项目团队还需克服海洋环境带来的暗流、高压等重重困难。他们巧妙调配搅拌船与浮吊船等设备协同作战,通过持续调整布料管长度,有效消除了各种干扰因素。

当混凝土填入基坑时,项目团队需确定合适的混凝土配比,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能适应海底特殊环境。他们从混凝土的微观化学成分相互作用机理入手,深入研究了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能、标准试件强度、耐久性指标等多个方面。在大量试验数据的支撑下,最终确定了C30混凝土在海底基坑换填中的浇筑应用。

“采用C30混凝土进行基坑换填,可以确保混凝土均匀、稳定地填充到开挖区域。”郝聂冰说道。为保证混凝土标高的精确,项目团队还运用了声波束测量法进行初测,再以测绳法进行复测。一系列举措不仅保障了锚碇与周边海床的紧密结合,还提升了海床的平整度和承载力。

经10余天的紧张施工,西锚碇的两个沉井基坑顺利完成了混凝土换填。此次锚碇施工中浇筑的2万余立方米混凝土,更是刷新了国内无围堰条件下混凝土浇筑方量的纪录。

如今,两个总重近4万吨的钢壳沉井正在泉州船厂紧锣密鼓地拼装。它们将在海上“跋涉”80余海里后,稳稳坐落于西锚碇的海中基坑之上。

来源


交通建设报

二航局


欢迎转载 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