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新视听
财新视频以独立观察者和权威评论员身份,捕捉财经新闻镜头,解读政策趋势,梳理事件脉络,透视市场变局,已成功与多家电视台合作,节目覆盖中国大陆并通过财新网向世界传播。 | video.caixin.com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经济观察报  ·  喜茶想要慢下来 ·  2 天前  
第一财经  ·  “260名受害者重获自由,被送往泰国” ·  2 天前  
首席商业评论  ·  中国芯片刻蚀机之父,心态永远38岁! ·  2 天前  
钱眼  ·  午后突发传闻!大资金进场了! ·  3 天前  
首席商业评论  ·  苹果当年为何会选择英伟达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新视听

徐永光:公益组织要讲效益,不要只谈情怀 | 财新时间

财新视听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9-10 18:11

正文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表示,要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公益事业的质量和效益;类似摩拜这样能够解决社会痛点的企业就算社会企业;创新型的公益项目要考虑如何突破模式难以扩张的瓶颈;在个人求助问题上,应该建立求助人信息甄别系统。



WHO'S TIME

财新时间


温馨提示:建议在WiFi条件下播放视频


编导: 仇一

主持人: 袁小珊

嘉宾: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希望工程创始人 徐永光


回顾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历程,有一个人做出的贡献不可忽视,那就是现任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的 徐永光


30年前,时任共青团中央组织部长的他“弃官”投身公益领域,创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希望工程”,让这一成为中国慈善代名词的社会公益品牌惠及数百万贫困儿童;10年前,他又投身参与了非公募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的创建,通过资金支持来推动民间优秀公益项目和公益组织的发展。


近年来,作为中国公益元老的徐永光经常针砭公益圈效率低等弊病,力主“公益市场化”,倡导NGO转型成为社会企业,推动社会投资,进而构建“一边赚钱一边为社会谋福利” 的公益新模式,“重磅言论”在公益圈激起层层波澜。


不久前,他的新作《公益向右 商业向左——社会企业与社会影响力投资》面世,更完整地阐释了他关于公益市场化的观点。在书中,徐永光感慨道,自己已经由“情怀满满的公益操盘手”向“面目冷峻的公益投资人”蜕变。


精彩速递



袁小珊:

我知道您讲的社会企业这个概念,其实在社会上还是很多争议的。您举了一些例子,这些企业是社会企业,那反过来其他企业怎么就不是社会企业了?因为商业的本质讲到最后,都是在解决一些社会问题。


徐永光:

是的,正常的商业一定是满足社会需求,但是,是不是解决社会问题,这个层次还是不一样的。社会企业的这个商业模式,是解决社会的问题。这里包括环境问题、教育、养老、医疗、社区服务等很多领域,很多实际上已经不仅是一个社会需求了,它是一个社会问题。不要说养老,大家都可以理解,乃至于家政服务我认为都是社会问题。一个退休的部级干部找不到一个好的保姆,你想想,部级干部想找一个好的保姆都找不到,咱们平民百姓想找好的保姆,你到哪儿去找?这就是社会问题,如果谁能把家政服务做的非常好,它就是社会企业,它就解决了社会的问题。你们家庭的困难,甚至是成为家庭的痛点。我觉得社会企业可能不会有分歧的,瞄准社会痛点,这样的企业它一定是社会企业,它解决了我们的痛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