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湖北省疾控中心服务号,提供新冠疫苗预登记、通知、查询(全省统一平台),以及疾病控制健康教育等服务。后续将上线儿童和成人预约接种、儿童和成人接种记录查询、儿童和成人应种计划、接种信息通知等相关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英国大家谈  ·  一个系列看懂英国历史(2):罗马征服 ·  昨天  
英国大家谈  ·  大英博物馆把他的作品放在镇馆之宝旁! ·  2 天前  
最英国  ·  重磅!在美国下载Deepseek或判20年监 ... ·  2 天前  
英国报姐  ·  冲锋衣这种东西!100元和1000元差别有多大!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会吃鱼让你长寿又聪明,但这3种鱼早该被拉黑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公众号  ·  · 2024-08-09 16:32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鱼身上隐藏的'营养王者',包括鱼鳔、鱼头和鱼皮等部位。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鱼的三大营养价值,包括高蛋白、低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等。此外,文章指出每周建议食用鱼的量和不应食用的三种鱼。最后,给出了一些健康小贴士。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鱼身上隐藏的“营养王者”:鱼鳔、鱼头和鱼皮。

这些部位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物质,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

关键观点2: 鱼的三大营养价值:高蛋白、低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

这些营养价值满足人体不同营养需求,有助于健康。

关键观点3: 推荐每周食用鱼的量。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周食用鱼两次或300~500克。

关键观点4: 不宜食用的三种鱼:未煮熟的鱼、过度油炸的鱼、腌制的咸鱼。

这些鱼可能存在健康风险,应避免食用或谨慎食用。


正文




鱼肉鲜嫩味美、营养丰富

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类食物

但你知道吗?

鱼中隐藏的“营养王者”竟然是这些部位?

每周吃多少鱼合适呢?

哪三种鱼不建议吃?


划重点

01

鱼身上隐藏的“营养王者”


1.鱼鳔:

一般情况下,我们买来的鱼都是处理好的,可能已经没有鱼鳔了。 但就蛋白质含量而言, 鱼鳔 中的蛋白质含量是比较高的,甚至能达到76%~79%, 脂肪含量也比较低,胆固醇含量也不高,是不错的营养部位。


2.鱼头:

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维生素B 1 等多种营养元素。


以我们常吃的剁椒鱼头(胖头鱼)为例,它的鱼头蛋白质含量高达18.32%,此外鱼头中还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类物质,有助于婴儿大脑发育,辅助改善阿尔茨海默病。


注意:

鱼头胆固醇含量较高,应控制食用量。


3.鱼皮:

蛋白质含量非常丰富,可以达到30%左右, 尤其是 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


鱼皮中还有一些风味物质,像精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鲜味氨基酸的含量高达11.8%,所以 鱼皮的味道是比较鲜美的


鱼的这个部位千万别吃

鱼胆 中含有大量胆盐、毒素和组胺, 误食可能会造成肾脏衰竭或肝脏病变,严重时甚至有生命危险, 一定不要食用!


划重点

02

鱼的3大营养价值


1.高蛋白、低脂肪:

鱼虾类水产品的蛋白质含量一般在15%~20%之间,脂肪含量一般在1%~10%之间,碳水化合物含量在0%~5%之间, 属于高蛋白、低脂肪、易吸收的动物性蛋白,可以满足不同人群营养需求。


2.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鱼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EPA和DHA的含量比较丰富, 有利于智力、视觉等神经系统生长发育,还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3.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

除了上述营养物质,鱼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比如维生素A,不少品种的鱼每100克维生素A的含量可以达到100微克以上。此外还含有丰富的钙、钾、镁、钠、锌、硒等矿物质元素。


划重点

03

每周吃多少鱼合适呢?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显示,多摄入鱼肉可降低成年人全因死亡的发病风险, 与从未食用过鱼的人相比,每天食用60克鱼的人群总死亡风险降低了12%


多摄入鱼肉还可以降低中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风险。 一项对中国老年人群随访5.3年的队列研究发现,在≥65岁的成年人中,与食用<1份/周(相当于100克)鱼的个体相比,食用≥1份/周者的认知下降率平均降低了35%。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每周最好吃鱼两次或300~500克,如果 每天能食用40~75克水产类食物更佳


划重点

04

这3种鱼最好别吃


1.未煮熟的鱼:

吃未煮熟的鱼, 可能会使人体感染寄生虫。


2.过度油炸的鱼:

像不少人爱吃的烤鱼,就属于过度油炸的鱼。


鱼肉在经过 高温煎炸后,会产生自由基、苯并芘等有害物质以及致癌物杂环胺。 其次,鱼肉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在高温烹饪下会受到一定程度破坏。


3.腌制的咸鱼:

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会与腌制品中蛋白质分解产物胺类反应,形成亚硝胺,而 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 人体 长期摄入亚硝酸盐,会使血管扩张,增加致癌风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