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禾投资GHICapital
【定增并购圈】发起于2013年,专注于定向增发、并购重组和借壳上市等一级市场和一级半市场的金融从业社群和业务对接平台,这里有上市公司决策者,也有投资界大佬,欢迎参加实时互动,添加管理员(WeIBD19)为好友申请加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高禾投资GHICapital

机构资金参与定增市场求变,私募认为普遍破发成为常态(最新讨论)| 定增并购圈

高禾投资GHICapital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2-06 23:4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定增并购圈】是专注于定向增发、并购重组和借壳上市等一级、一级半市场的金融从业社群和项目对接平台,致力于干货交流,向智者问道,与强者同行,欢迎加入我们圈子。 扫描最下方二维码参与【定增并购圈】微信社群实时互动,并请向小秘书 (微信号ID:WeIBD19)提交单位名片,以便后台 备注及业务合作。已加入的小伙伴请勿重复加入,谢谢理解和支持!!

导读 近来,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监管从严的态势已经明确,可参见《 重磅!证监会正式集中回应定增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等问题(附最新解读)| 定增并购圈 》和《 周末要闻回顾:定增市场格局生变,传统一招鲜难吃遍天 | 定增并购圈 》。在这样的背景下,机构资金参与定增的热情却并未得到冷却,市场资金继续热烈追捧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导致定增市场上资金仍是熙熙攘攘。基金机构人士认为, 监管从严的态势下,此前资金在定增上的获利手法已面临挑战,未来机构资金将出现分化和优胜劣汰,部分资金将在定增机会上更加精耕细作,寻觅不一样的投资路径。

定增资金持续涌入

近年来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发展速度无疑是惊人的。Wind数据显示,2014年定增规模开始出现爆发式增长,当年实际融资6822亿元;2015年融资突破万亿,比2014年多出一倍多;2016年继续保持高增长,全年定增融资接近1.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具体来看,2016年共计600家上市公司顺利完成定增融资,598家融资规模超过1亿元。A股市场近年来更是频频出现“巨无霸”定增方案。定向增发无疑已经成为A股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流方式之一。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给市场资金带来了不错的投资机会,身处一级半市场的定向增发成为机构资金青睐的标的。一般而言,定增投资的收益来源主要有三方面,包括折扣、阿尔法及贝塔收益,在合适的点位投资定增,能够提升获胜的概率。上市公司定增较厚的安全垫、相对体量较大、一定的锁定期等等,特别适合一些公私募基金机构资金布局其中。

西南证券研报显示,2015年至今,定增主题基金发展迅速,目前共有41只定增主题基金,总规模近530亿元,其中32只已上市或即将上市交易,定增主题基金逐渐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一项重要的投资工具。与首批公募定增基金面世的2015年相比,短短一年时间公募定增基金快速扩容。除公募定增基金外,公私募专户产品、信托资金、银行资金、保险资金等同样是定增市场的重要参与者。W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信托公司成立的针对定向增发市场的证券投资信托产品多达几十只,已远远超出2015年全年15只的规模,而且进入去年下半年以来,定增类信托产品数量增长加快。

资金的持续涌入,背后是定增市场相对丰厚的投资收益。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参与*ST济柴定增的各方资金账面浮盈高达827.01亿元,定增规模大、定增价较低加上股价上涨,三者共同成就了定增参与者丰厚的浮盈。世纪游轮、圆通速递均因借壳上市让参与定增的资金方浮盈超过670亿元和370亿元。

当然,定增市场上也有“坑”,在今年年初市场持续震荡低迷的环境下,上市公司定增价格“倒挂”的情况屡见不鲜。截至1月末,100多家上市公司股价相对定增发行价出现不同程度下跌,甚至有部分公司已出现超过30%的亏损幅度,意味着参与其中的资金已被套住。

机构寻觅新路径

事实上,定增大发展的势头已难再现。公募基金人士指出,部分机构“跟风”参与上市公司定增已是骑虎难下:一方面,政策“点刹”定增,特别是对大额定增等监管的趋严,私募资管新规为定增资金降杠杆等,政策正在给定增降温;另一方面,二级市场持续震荡走弱,上市公司定增机会的收益情况面临严峻挑战,定增价格倒挂、定增资金“踩坑”等情况屡见不鲜;另外,资金大量涌入上市公司定增,造成定增出现“卖方市场”,资金激烈竞争,定增折扣越来越小,甚至出现溢价定增,定增市场原有的生态环境和盈利模式已出现变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携重金上阵的机构正在临阵谋变。去年下半年以来,已有基金机构提出将定增机会作为其中一类,进行投资产品的组合,即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是将定增作为系列投资策略的一部分,“定增+”成为很多机构创新的方向。 另外,上市公司定增往往与并购重组等密切相关,部分定增本身就是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募集配套资金,不少机构看到其中的机会,将定增的投资“点位”前移,已经有机构提出打造围绕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投行模式,资金在定增链条中的角色将更为灵活多变,由此也是拓宽了资金的获利途径,与上市公司等形成多赢的局面。

定增普遍破发须多方位择优选股

时至2017年初,许多定增期1年的股票已到期解禁,但仍出现定增破发的情况,那么投资者们应该如何挖掘其中的投资机会呢?私募排排网投资总监刘国平、瀚信资产基金经理连肇明、东方恒润投资总经理张耀东、金田龙盛投资总经理杨丙田等私募大佬,对此给出不同的投资建议。

对于频频的定增破发,刘国平认为,2015年是一个比较大的牛市,许多股票的定增价格比较高,按照现在公司状况来看,当时估值很高的,定增投资者的投资亏损是比较确定的。但在这些公司里面,有很多公司的基本面还是很良好的,募资资金的项目会给公司带来有良好的回报的。 他认为,只有是有良好回报投资项目的公司,其股价一定会体现其盈利增长,这样的公司是私募主要挖掘的一个标的,即公司本身所处行业受宏观环境影响比较小,其投资项目也会为公司带来增值的,这是私募基金主要的一个选择方向。

杨丙田同时表示:巨量的定增解禁给A股构成一定的压力,作为私募基金来说,更加注重的是投资标的本身估值是否有足够吸引力。一些光靠讲故事来圈钱,并无真实业绩支撑的公司是不会进入金田龙盛投资的股票池里面的。定增破发只是一个维度,当然一些具备真成长的公司由于跟随大盘调整导致股价与其定增价格发生倒挂,金田龙盛投资会进行重点关注,如果估值合理甚至是被相对低估,这也会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机会。

连肇明表示,挖掘定增破发股,除了看破发幅度外,最好选择大股东和董监高大比例参与定增的标的,且大股东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其次看标的公司未来的成长性和战略布局,最好有业绩承诺且历史上能够如期兑现承诺。总之,定增破发在未来会越发普遍,分化将更加明显,挖掘其中的机会需要择优选择。

张耀东则认为,绝大多数定增股都是拉高股价后以圈钱为目的,尽管有些是股指较低时定增的但仍然高估严重,风险较大,不碰为上策。(本文综合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编辑整理)


【特别声明】本文为定增并购圈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文基于上市公司公告等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者公开媒体报道的信息创作撰写,定增并购圈及相应文章作者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