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佛山电视台
提供佛山电视台节目微信直播、点播,您也可以通过微信报料,咨询,我们的沟通互动更便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佛山电视台

独家手记!走近这群最帅的男人是什么感觉……

佛山电视台  · 公众号  · 广东  · 2017-08-01 21:1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为了致敬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佛山电视台派出多路记者走进陆航旅、雷达旅等各个军营,体会兵哥哥不一样的军旅生活,记录他们的日常故事。


为此,记者和摄像哥哥跟拍了一个多月,40℃的高温还坚持和太阳搏斗(只想求后羿大哥把太阳君收了),短短几天,大家都变成了“包青天”……



初探巨无霸:武装直升机


记者团队还走访了陆航旅、预备役高炮团、武装部、空军后勤保障厨师、小岛的雷达战旅等等,确定拍摄计划后,开始了长达一个多月的拍摄采访。


记者满满12页密密麻麻的采访资料


摄像哥哥樊继成也是不畏被“蒸熟”,在地上各种翻滚就是为了找到最佳拍摄角度


一个多月后,摄像哥哥浑身“脱胎换骨”


樊继成

晒成炭的摄像哥哥

记者手记


第一次走进军营,就被眼前这个巨无霸震住了,它让我想起《变形金刚1》里的黑鹰直升机,通过了解得知它是中国自主设计出来的武装直升机,拍摄的时候,我总是时不时去摸摸它默默地和它交流,幻想着它飞上蓝天的震撼画面。



终于等到它们启动(又叫开车)的时刻,震耳欲聋的螺旋桨轰鸣声,伴随着地面吹起强大的气流,我顿时被这架巨无霸强大力量震慑住了。一架架武装直升机整齐的排队升起,有序的完成各项动作和任务,终于明白了中国梦强军梦的意义。我默默宣誓:祖国需要我的时候我会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时刻准备着!



一个多月的心血,形成了这支 “钢铁雄鹰”MV



何凯琦

还是很白的记者

记者手记


军营苦,那是必然的,接连一周的早出晚归,仅参与采访拍摄的我都觉得艰巨,但他们说甘之如饴,一周的相处他们有两句话最打动我,一句是“你会结识一群愿意为你挡子弹的兄弟”,还有一句“在这里,你会发现有些东西比生命更重要”。



陆航旅是一群实战部队,纪律明令禁止透露自己的位置和部队的信息,就连给家里人拍的图都打上马赛克,结婚前是没有周末的,我听到飞行员私下交流“妻子说只要有了孩子你回不回来都不重要了”。那时候他虽然笑着可看着更心酸,可他们追求的也许正如歌词一般“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谢谢有你们为我们保驾护航。



戳此观看视频→ 砺剑蓝天 陆军在腾飞


探寻雷达某部:守望南疆的千里眼


记者崔嘉祺就负责采访号称守望南疆的千里眼——雷达某部。


崔嘉祺

差点被吹走的记者

记者手记



看着海天一色,听着浪涛拍岸,登上这座风光旖旎的海岛时,俨然以为自己到了旅游胜地。


当我正感叹“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兵哥哥说:“这不具有代表性啊,平常都不是这样的!”



果然我下岛的第二天,这里就被重重迷雾困住,而一年当中,大半年都是这样的坏天气,且不间断刮台风。吃饭更是开启老鹰捉小鸡模式,兵哥哥们手牵手去饭堂,因为害怕一不小心吹到海里。



虽然采访时间只有短短一日,但深感官兵们的不容易。在这座类似“桃花源”的小岛上,不但要克服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而且不能放松。他们每天的工作都关系到空防的安全,然而并没有太多人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希望有机会可以再登小岛,把他们的故事好好记下。


戳此观看视频→ 空军雷达某部:守望南疆的千里眼



炊事尖兵的“黑科技”


郑芷君

肚子很饿的记者

记者手记


见过军人严肃地集训,而严肃地煮菜,平生还是第一次见到。



采访过程中,炊事教员王清钊向我介绍野战主食加工车上的馒头机,这台机器一小时内可制作出900人份实心馒头。



那瞬间,联想到一张热传的新闻照片,一张抗洪一线士兵在啃馒头。有网友质疑,难道没饭盒吗?没其他饭菜吗?



此刻我理解了,在抗震救灾关键时期,在野战主食加工车上,这是最快、也是最能解决士兵温饱、保障体力的主食。正如不苟言笑是他们的常态,特殊时间特殊饮食也成了他们的习惯。民众的心疼,只因为无私奉献的他们在我们心目中,是最可爱的人。


戳我观看→ 炊事尖兵养成记:苦练厨艺 一铲一勺献蓝天


敬礼,八一快乐!



记者丨郑芷君,樊继成,何凯琦, 崔嘉祺

编辑丨陈卓诗

责编丨郑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