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
2017年春节,中国北方还在下着雪,过年期间大家更喜欢在室内享受暖气;同一时间,中国的最南方海南依旧四季如春,海风吹拂,人们都纷纷在海边享受这样惬意的天气。在海口买房的陈浩然(化名)明显感觉到春节期间海口的热闹,他每天出去散步都会听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口音,而这些口音伴随着整个冬季。
“我两年前在海口买的房,我周围的朋友很多都在海南买了房。”来自成都的陈浩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过去两年,由于环境变化和消费升级的种种原因,以海南为代表的文旅地产开始迎来了新的商机。而其中,随着文化旅游和周末度假的需求,以文旅为特色的小镇成为了最炙手可热的部分。
7月10日,万达商业与融创中国(01918.HK,下称“融创”)联合发布公告称,万达将13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转让给融创,代价为295.75亿元,并由融创承担项目贷款;融创房地产集团以335.95亿元收购万达76个酒店项目。两项收购的总代价高达631.7亿元。
借此,融创通过这个收购进入文旅地产行业,改变了自己在单一住宅开发的优势,进一步扩张了自己的多元化程度。
事实上,融创进入旅游地产只是行业的一个缩影。在过去的一年里面,越来越多开发商都意识到旅游地产正在走向第二春,这个市场的前景正在不断被打开。
“伴随人们的财富积累,中国旅游度假市场风生水起,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一个具备良好自然环境的地方度假休闲。”中信证券[股评]信业基金董事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马全军曾告诉记者。
从某种意义上看,逃离城市去度假,不仅仅是对蓝天白云的追求,也是对心灵放松的一种向往。面对这样外在的压力,以养生度假为特色的旅游地产开始兴起。
2017年1月的一天,北京重度雾霾,天气非常寒冷。而此时,在北纬21度的云南西双版纳,依旧还在过着夏天。一群来自一线城市的游客,脱去了羽绒服,换上了短袖,享受这里的蓝天白云。潘馨(化名)是其中的一员,早上从北京出发的她穿着厚重的衣服,刚下飞机就感受到一阵热浪袭来。“阳光太耀眼,大家都忘记了戴墨镜。”
逃离了雾霾和严寒,潘馨的心情非常好。走在路上,她和朋友们看到当地中介挂出来的房子,忍不住前去看看。“这里均价才5000元/平方米,100平方米的度假房才几十万元。”潘馨不住感叹,在北京待久了,她看到这里的环境动了心。
像潘馨这样的人越来越多,对于新生活方式的渴望越来越强,逃离北上广去风景优美的地方买套房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克而瑞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中国旅游地产项目已高达8918个,同比增长217个,项目数量增速虽有所下降,但全国旅游地产实际完成投资额高达12997亿元,达到历史新高点。同时,2016年全国旅游地产销售额同比增长大概40%,而到了2017年上半年已同比增长至60%。
随着旅游地产的复苏和周边度假游的需求,以文旅为特色的小镇也开始不断兴起。
随着去年国家战略提出特色小镇开始,越来越多地区开始出台支持特色小镇的文件。以云南为例,其在今年6月提出《云南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105个小镇入选。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丁兴忠在当时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05个特色小镇的建设,涉及近2000亿元的项目投资,在9月底前实现全面开工建设。
在政策的加持和资本的推动下,巨大的行业张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加入。
时代地产集团董事会主席岑钊雄在一次发布会上正式宣布启动“时代未来小镇战略”:宣布未来5年内时代地产将从珠三角起步,投资30个“未来小镇”项目,总投资金额约9000亿元。
一直专注文旅地产的华侨城提出发挥文化旅游产业的传统优势,并且提出了“100个美丽乡村”计划,以PPP模式,在全国打造100座特色小镇。
一时间,市场风风火火,开发商俨然都希望通过特色小镇分一杯羹,不过有些开发商真正的动机未必都是打造小镇,而是借由文旅小镇获取低价的旅游用地,打造房地产项目。“我们也希望可以进入特色小镇,主要还是为了积累一些经验,对我们拿地有帮助。”一位中型房企高管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