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nitama讲道理
首个面向华语动漫爱好者的动漫主题电子杂志。功能包括:订阅专栏推送、读编往来。更多精彩期待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Anitama讲道理

奥特系列通鉴╳本家特摄列传(十五):特摄的特有体制

Anitama讲道理  · 公众号  ·  · 2017-05-17 18:21

正文

图片来源: 初次日美合作怪兽电影《科学怪人对地底怪兽》


欢迎置顶Anitama订阅号~


第十五章 特殊摄影技术的神髓(中篇)


4、“特摄片”制作现场的特有体制


与“特殊技术”这门包罗万象的影视演出技法一起,被圆谷英二发明、确立的,还有一个配套的,适合让这项技术最大限度发挥的体制。一般通称就叫两班体制,用最简洁的方式来说是这么回事:一个电影有两套班子,一个拍摄特摄以外的影像,一个拍摄特摄的影像。对没时间和精力看很多文字的人,这是能有个大致框架概念的最快解释方式,但是当然世界没有那么单纯啦,还能看的我们就接着往下细说和辨析。


说是叫两班体制,但是基因变种形态有一大票,首先我们只来描述一下完全正宗的两班体制具体是什么样的。


第一个要点,一个电影有两套班子,就是有两个剧组的意思。这两个剧组的俗称,一个叫本篇班,一个叫特摄班。特摄班干什么的好像从字面上比较容易理解,本篇班什么鬼,你可以这么来理解一个大体氛围,按现代中国人的俗话说,就是本篇班是拍文戏的、特摄班是拍武戏的。但是注意,这只是打个比方,让人好理解大概是那么个意思,并不是精确的。对译语是不存在的,因为这个体制不但只存在于日本,而且时代也离得太远了今天几乎不用了,哪怕跟日本人也不是一下子能解释清楚的事,会纠结这个体制的诸如庵野秀明这样的真爱宅用手指头就够数出来了。


今天的圆谷制片厂在不得不提到两班体制时就这么解释的,本篇班是拍摄人类角色戏份的,特摄班是拍摄英雄和怪兽打架的,这真是用一种无奈的通俗解释敷衍过去的现象。但是同样注意,这个解释方式只适用于奥特曼这类片,因为反正今天的圆谷制片厂也只用管奥特曼了,全面一点的时候还是我上面打的比方更好,虽然两种其实都不精确。要作弊只能这样说,特摄班拍摄的范围以外就是本篇班所拍摄的。这么一个说法就意味着,要确实地理解特摄班究竟具体干什么,也就得要到以后我们来详述制作现场的各种特殊技术的时候了。


第二个要点,有两个剧组,就有两个监督来分别率领。本篇班的监督叫本篇监督,这也是在两班体制发明前,传统意义上的影视监督,是个电影就得有监督。所以即使在正式场合的名单上,本篇监督的头衔一般还是直接只写监督两个字,除非是在单独提到时,需要强调一下跟特摄班的监督区分开来,那就称呼全了叫本篇监督。特摄班的监督叫特技监督,特殊技术的监督,圆谷英二在一些用语上的执著倾向这里就不再又重复了,史上第一个特技监督就是圆谷英二。



强调有两个监督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个片有两个导演,他们是平等地位的,各拍摄各自的,然后合起来变成同一部作品。现在我们知道存在其他头衔,各种各样的监督,什么摄影监督啦、美术监督啦、音响监督啦,好像都叫监督,听起来特技监督也属于这类差不多。不一样的,这些叫甲乙监督子丑监督的,终究还是在一个传统意义的监督的领导之下,也就是说最终决定权还是在本篇监督手上,有一个管总的监督。特技监督不同,说本篇监督和特技监督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就是说正宗的特技监督,对自己所负责的影像部分完全掌握着最终决定权。


比方美术监督,就是负责美术的部分,监督先跟下订单似的说明自己构想的演出意图,然后美术监督根据这个需要指挥美术职员们把材料做出来。做完还得过一道关,看是不是真的符合监督的要求,有需要再修改。那特技监督好像听起来就是一样的流程,负责使用特殊技术的场景,根据监督的演出意图拍摄出来,再给审核。不是这样的,重复一遍,不是这样的,本篇监督与特技监督地位平等,这是完全直白的、如字面意思的。以前也说过,圆谷英二身为特技监督时,对使用特殊技术的影像部分甚至握有最终剪辑权,这就是体现之一。


特技监督想怎么摆弄使用特殊技术的影像部分,本篇监督管不着,反过来也一样。当然了,他们可以商量,交流各自构想的演出意图,便于各自的部分拍摄完成后,怎么以更好的效果融合在一起变成同一部作品。要说本篇监督和特技监督有什么最大的不同点,那就是什么片都肯定得有个本篇监督,但不是什么片都有特技监督的。所以啊,对于什么片算特摄片这个有毛病的问题,其实以前还有一个很简单粗暴的解答方法:采用了两班体制的片才叫特摄片,否则不是。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这个方法不合适不友好。


第三个要点,有两个剧组,这也是很直白的意思。地位平等,各自分开,也就意味着各自完整。一个完整的剧组至少得包括什么啊,发挥主要职能的职员要齐全,也就是说,一个影片不但有两个监督,还得有比如两套摄影班子、两套照明班子、两套美术班子,等等。在第一章时列出的框架目录中,《影视界的十大主要职能》这个章节以后还要多讲哪些职能算必备主要的。


不过注意,本篇班和特摄班这样分,是按什么标准分出来的,是影像。所以有些职务与影像并不算直接关联的,就不会因为采用两班体制而分出来两套了,比如写脚本的啦、作音乐的啦、管语音和音效的啦,还有最上面管总的制片人也是。这种不分两套的职务那怎么算,通常就按习惯默认算本篇班里了,毕竟特摄班是“特殊”的。相对的,也不意味着特摄班的人手就总比本篇班少些,因为特摄班可是要用到莫名其妙的技术,也就会有传统意义上的本篇班中不存在的职务,还是那句话,毕竟特摄班是“特殊”的。


本篇班和特摄班的人员中,最大的差异其实不在职员,而在演员。演员当然一般都是在本篇班混的啦,特摄班就只有职员。偶尔有点演员,那基本上也是要穿衣服戴面具去演非人类的那种,不露脸的没法成明星红起来的演员,也就是现代俗称的所谓皮套演员了。


一个完全正宗的,采用两班体制的“特摄片”,主要制作人员阵容会是什么结构的,这甚至可以出个格式,这方面对职员控来说简直是盛宴。来找个例子,老实说连找个例子都不算容易。随手拣个大名作来当代表吧,像初代《哥吉拉》这样的,但其实当时两班体制还并没有百分百成型确立,是《哥吉拉》大成功了之后才加速促进两班体制完全确立的,这个因果关系反不过来。那找个在体制方面属于里程碑式的作品吧,典型就是《地球防卫军》这样的,但是在国内知名度太过低了。还有一点就是需要有相对完整、确信的资料。以前提到过,直到进入九十年代为止,参加人员的名字登上职员表的资格都很严。当代电影的演职人员名单是无条件全部列出来,所以长的能在片尾放个七八上十分钟,五六十年代时那是要在片头一分半钟就放完的。因此当时的作品中,有真正完整职员表的不多,每出一个都不得不费劲考证一番。


循序渐进一下,先拿《奥特曼》的那个有名回,放映顺序第三十七集《小英雄》,来看看职员表的结构:

==========预警分隔线==========

【主要职员表】
监修:圆谷英二
总制片人:栫井巍(东京放送电视台)、末安昌美(圆谷特技制片厂)
脚本:金城哲夫

【本篇班】
 制作担当者:塚原正弘
 前期人员:
  美术监督:岩崎致躬
 现场人员:
  摄影技师:铃木斌
  照明技师:高岛利雄
 后期人员:
  编辑技师:柳川义博
  录音混音:砧现像所
  音响效果:西本定正
  显像:东京现像所
 本篇助监督:东条昭平
本篇监督:满田穧

【特摄班(特殊技术班)】
 制作担当者:上村宏
 前期人员:
  人物设计师:成田亨
  特殊美术监督:深田达郎
  特殊造形师:高山良策
 现场人员:
  特殊摄影技师:佐川和夫
  特殊照明技师:原勳
 后期人员:
  光学摄影技师:中野稔
 特技助监督:山本正孝
特技监督:有川贞昌


==========完毕分隔线==========

关于职能的说明解释,以后虽然是要详述的,不过这里针对上面的职员表先简洁说一下两小点。第一点,日语汉字的“编集”,放在现代汉语的汉字用法中就是“编辑”,然后在这里又特指影视方面的时候,那就是表达剪辑的意思。第二点,日语汉字的“现像”,放在现代汉语的汉字用法中就是“显像”,也就是表达俗话说的把胶卷冲洗出来的那个意思。至于比如监督、脚本、照明这些日语汉字,在现代汉语的影视领域中更通俗的叫法是导演、编剧、灯光,这之类的方面应该是不需要我过多解释了。


上面不但以分清本篇班人员和特摄班人员的形式列出来,还各自分了前期人员、现场人员、后期人员三种类,这个同样是为了方便理解和留下印象,要是直接列一长串职务名和人名出来那更懵逼。但是这样说到底只是方便的分法,更正式些的分法是下面这样的。重复一遍,我们现在需要循序渐进,下面是第二步,同样还是刚才的那些职务名和人名,换个形式列出来:


==========预警分隔线==========

【主要职员表】
监修:圆谷英二
总制片人:栫井巍(东京放送电视台)、末安昌美(圆谷特技制片厂)
脚本:金城哲夫

【本篇班】
 制作担当者:塚原正弘
 摄影班:
  摄影技师:铃木斌
  照明技师:高岛利雄
  编辑技师:柳川义博
 美术班:
  美术监督:岩崎致躬
 音响班:
  录音混音:砧现像所
  音响效果:西本定正
   显像:东京现像所
  本篇助监督:东条昭平
本篇监督:满田穧

【特摄班(特殊技术班)】
 制作担当者:上村宏
 特殊摄影班:
  特殊摄影技师:佐川和夫
  特殊照明技师:原勳
  光学摄影技师:中野稔
 特殊美术班:
  特殊美术设计师:成田亨
  特殊美术监督:深田达郎
  特殊造形师:高山良策
 特技助监督:山本正孝
特技监督:有川贞昌


==========完毕分隔线==========


可以看出,这回分法就是以职能的类型为基准来分的了,相当于是大班中再分小班。这样是更正式的分法,或者换个用词大概叫更专业的分法,实际上公司里的部署名就也是以这个原则来区分的。如果对于完全外行的观众,就不像前面的前期、现场、后期这样的分法那么直白。那么下面我们要进入循序渐进的第三步了,如果是大作特摄电影的等级,那制作人员阵容是个什么结构。这是五十五年前,放在暑期旺季上映的大片,东宝创立三十周年纪念作《金刚对哥吉拉》:


====巨大不明生物登陆预警线=====

【主要职员表】
总制片人:田中友幸
脚本:关泽新一
音乐:伊福部昭

【本篇班】
 制作担当者:中村茂
  制作进行:坂井靖史
 摄影班:
  摄影技师:小泉一
  照明班:
   照明技师:高岛利雄
    照明助手:小岛正七
  场记:小林孝子
  剪辑班:
   编辑技师:兼子玲子
    编辑助手:田村嘉男、船泽昌介
 美术班:
  美术监督:北猛夫、安倍辉明
   美术助手:铃木一八、石田良之、荒卷宏俊、菊地秋良、顿所修身
 音响班:
  录音技师:藤好昌生
  混音师:下永尚
  音响效果:西本定正
 显像:东京现像所
 本篇助监督:梶田兴治
  本篇监督助手:桥本幸治、渡边邦彦、谷清次
本篇监督:本多猪四郎

【特摄班(特殊技术班)】
 制作担当者:成田贯
  制作进行:关和郎
 特殊摄影班:
  特殊摄影技师:有川贞昌、富冈素敬
   特殊摄影助手:真野田阳一、唐泽登喜麿、鹤见孝夫、山本武、川北纮一、宫西武史、向井贤哉、佐川和夫、中野稔
  特殊照明班:
   特殊照明技师:岸田九一郎
    特殊照明助手:原文良、木村节二、蚊爪营二、小林健二、望月英树、北川忠利、松本众三、隅田成孝、内田森三
  光学合成班:
   光学摄影技师:真野田幸雄
    光学摄影助手:德政义行、黑川博通、中尾成雄、鸟海满
   光学作画技师:幸隆生
    光学作画助手:饭塚定雄
  场记:久松桂子
  剪辑班:
   编辑技师:圆谷英二
    编辑助手:皆川泰陈、石井清子
 特殊美术班:
  特殊美术设计师、特殊美术监督:渡边明
   特殊美术助手:井上泰幸、入江义夫、池渊刚治、青木利郎、白井宏昌、丰岛睦、白崎治郎、菅沼峻、小村完、熊谷健
  操演班(特殊机械班):
   操演技师:中代文雄
    操演助手:小川昭二、松本光司、石井威
   机械工作:饭岛周治郎
   模型电饰:铃木昶、高木明法、仓方茂雄
  特殊造形班:
   黏土造形师:利光贞三、八木康荣、八木勘寿
    黏土造形助手:开米荣三、村濑继藏
   石膏造形师:小田切幸夫、富樫美津雄、照井荣、安丸信行
  特殊道具班:
   背景美术:铃木福太郎
    背景美术助手:岛仓二千六、小岛耕司
   特殊效果(小道具):山本久藏
    特殊效果助手:渡边忠昭
 合成班:
  合成技师:向山宏
   合成摄影助手:三瓶一信
   合成作画助手:石井义雄、塚田猛昭
 特技助监督:浅井正胜
  特技监督助手:中野昭庆
特技监督:圆谷英二


====巨大不明生物离岸分隔线====

一眼望去好像懵逼的名字很多,实际熟人也照样很多。还有职能和系谱等等的解释说明,以后总有一天也少不了的,来日方长任重道远。


这种大规模运用特殊技术的影视作品所采用的两班体制,在经历长年发展进化的过程中,有五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其实过去也已经或多或少都提过了。


第一形态是一九四〇年的《海军爆击队》,这是实质上圆谷英二第一次担任一个电影的特技监督,采取与本篇班分开摄影的形式。这时的所谓两班体制还是完全的雏形,而且是有实无名的,注意是有实无名。外界还无法理解这里诞生了一个新体制,更何况对圆谷英二本来的定位也一直是摄影技师,想都不会想到一个电影两个监督这方面上去。


第二形态是一九四二年圆谷英二的那个成名作《夏威夷与马来亚海战》,至少是在影视业界内声名远扬了,让内行人震惊了。这时的两班体制完整度大幅提高,已经与本篇监督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协调性,圆谷英二已经培育起了一套自己的用得比较顺手的班子。虽然,虽然马上就被松竹一铲子挖走了大半。


第三形态是一九五四年的初代《哥吉拉》。经历过战后的一连串乱七八糟的破事,过了这么多年后,这时两班体制有实无名的状况依然是照旧。但这是一个契机式的作品,让圆谷英二和他所率领的圆谷组得以广为人知,地位也能够提升,为以后的转正完全铺好了路。


第四形态是一九五五年的《哥吉拉的反击》。《哥吉拉》在远超预想的大热卖之后,东宝的制作本部长,那个以前说过的,圆谷英二的大恩人森岩雄,便紧急下令制作续篇,《哥吉拉的反击》的首映日离《哥吉拉》连半年都没满。这个赶工作品比起前作,存在感理所当然地就很杯具,但有一件事让这部影片刷足了存在感。因为这是两班体制从有实无名跳跃到名副其实的标志,圆谷英二第一次被冠以“特技监督”的头衔,史上最初的特技监督诞生了。


第五形态是一九五七年的《地球防卫军》。战后特殊技术课重设后的第一部作品,《哥吉拉的反击》时只是圆谷英二一个人有了特技监督的头衔,而《地球防卫军》则是圆谷组的主要职员和职务也一个个清楚地显示在职员表上了。就像上面给出的那种形式一样,明确分了本篇班的职员阵容和特殊技术班的职员阵容,这个电影是两班体制的正宗完全体第一次出现的作品。


这种两班体制至少有两个优点,


第一是节约时间成本,第二是确保专业性。节约时间成本方面,本来使用特殊技术的摄影,日程就要比普通的慢,但是与本篇班分两边同时进行作业就抵消这个短处了。如果只有一个监督,率领一个剧组。


那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玩影分身,无法同时作业。专业性方面,如果只是用特殊技术辅助两三个场景的影片那还好,如果是大规模使用特殊技术的,像这种以特殊技术的影像为卖点的影片,当然是专业的特殊技术方面的监督自行领一套剧组进行作业的效果更好。本篇监督不精通特殊技术,反过来特技监督对本篇班的作业也是一样。且不说只有特摄班才存在的那些职务,就算是诸如摄影、照明、美术这样本篇班和特摄班都有的职务,具体作业也有各自不同的讲究。


但是两班体制也有至少两个缺点,第一是耗费金钱成本,第二是协调性的难度特别高。虽然时间成本省了,但金钱成本反而增了,打另一个比方,同样的两个人,住一起和分开住,正常情况下那当然是后者的合计生活费更高。协调性的难度又为什么特别高呢,因为两个不同剧组的作业,两个不同监督的演出,神来帮你作业也不可能达成严丝合缝似的,跟同一个剧组的作品完全一样的效果。你要怎么在各自拍摄完成后的合成作业中,让本篇部分的场景和特殊技术部分的场景尽量完美地融合起来,不让作品的世界观出现崩坏的效果,这就对双方监督个人的协调性要求很高。


而且你看这个体制,两班分开各自作业,两个监督地位相互平等,他们根本不是上司与下属的关系,而是完全的相棒关系。这意味着一个电影里总有自己管不着的部分,对另一方也一样,能不能接受这个体制,取决于监督个人对于作品的价值观。像黑泽明这样的风格他就确实不能,黑泽监督是出了名的在制作现场一手抓的性格,这也是他没有真的经手过特摄电影的原因之一。类似这样不能接受两班体制的本篇监督还有很多,倒不如说不能接受其实才是正常的现象,至于特技监督方面嘛,反正很长一段时间里特技监督只能由圆谷英二一个人来干。但是黑泽的大亲友本多猪四郎监督的性格就不一样,他能接受,所以这才成为圆谷英二至高的相棒了。圆谷英二比本多监督大了十岁,在制作现场他们互相的称呼是圆谷桑、本多君,还留下过一个影视业界中流传的心电感应传说,像奥特曼的超能力那样的。圆谷监督和本多监督在正式开机前的言语交流时,经常用词“这个”“那个”,周围人并没能听懂具体到底指的什么,但是他们双方各自的演出意图其实已经实现沟通了,然后顺利地开始各自的作业,搞得两边剧组都陷入了百脸懵逼状态。


两班体制既不是一日成型,也不是一直有条件能维持这种规矩,上面所列出过的具体例子,说到底只是完全正宗的形式。体制不是法律,没有那么死板,两班体制有很多可以辨析的地方。比如远到初代《哥吉拉》,近到《新·哥吉拉》,甚至再加初代《奥特曼》,都玩过变种型的两班体制。还有,采用了两班体制但是在现在大众印象中跟“特摄片”没关系的,以及没采用两班体制但是通常总被默认为“特摄片”的,各自都是多如牛毛。再比如,就光“特技监督”这个头衔,可以解释的影子名堂也多了去了,下回来把“特技监督”这四个字研究个底朝天。


精彩内容推荐(请点击以下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