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
「全面展现全球历史文化风貌,趣味解读世界史。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上古神话到当今各国八卦,我们为您一一讲述」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可歌可泣的人物的话,
董福祥
绝对算一个。虽然他草莽出身,也曾揭竿而起,一生杀戮甚多,但身处乱世,如果各位看官看毕其一生成就,绝对可以用“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忠心耿耿,为国捐躯”来形容。
当然,遍数
晚清、民国以及当代史学家,无人不对其一生成就及其爱国情怀持肯定态度。试举一例,大家都是知道民族英雄左宗棠
收复新疆,但殊不知带兵打仗冲锋在前的却是董福祥及其董字三营西北铁军。下面,历史君尽量用客观公正
的态度来介绍这位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
。
董福祥,甘肃环县人,清末著名将领,官至太子少保、甘肃提督、随扈大臣。
光绪帝
评价他说:“他日闻鼙鼓思将帅,舍尔其谁属哉?”载漪评价说:“汝真好汉,各大帅能尽如尔胆量,洋人不足平矣!”董福祥一生精彩传奇,创建无数军功,连慈禧都让他三分,下面就看看董福祥的多舛命途。
揭竿而起 率众反清
董福祥其父董世猷为当地“哥老会”首领,为人直爽,打抱不平。董福祥自小受家风影响,嗜好练武而不喜
读书
,青年时代喜欢结交绿林中人,经常往来于帮会,因而地方绅民对其皆存畏惧之心。
同治初年,董福祥利用其父与“哥老会”的关系组织地方团练,建立强大的汉族武装,护陵卫民,保卫地方安宁,一时追随者络绎不绝。势力不断壮大。当时
安化县
把总王蔼臣看到董福祥影响力不断扩大,遂以莫许有罪名将其逮捕,押在囚笼中施以沸水烫顶之刑,禁卒同情董福祥,偷偷将其释放。董福祥大难不死,遂重整旗鼓,在
安化县
发动起义。他的部队既要对抗回军的掠杀破坏,又要抵抗官兵的进剿,力不从心。
归降大清 反正平乱
同治七年,董福祥自封为陕甘自卫总团大元帅,控制区域南及延安,北达伊克昭盟,东起绥德,西至环县、固原。原在陕西境内活动的捻军西入山西,清朝
政府遂命令尾追而来的湘军
北上攻打董福祥。董福祥率部围攻绥德数次均失败,被迫转入防御。1869年,湘军将领刘松山
任陕西各部清军总指挥,大胜董军于瓦窑堡。同年十二月,董福祥全军投降清军刘松山部。
董福祥投降清军后,刘松山赏识其
军事
才能,委以前敌总指挥。董福祥所部经过精减,被编为“董字三营”。董福祥率领“董字三营”,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很快打消了左宗棠、
刘松山
等人对其的疑虑。
同治十一年,董福祥率部进军河州,打败甘肃回军马占鳌
部,迫使马占鳌投降,被提拔为参将。董福祥在战斗中对待敌军十分凶残,“以鲜血染红顶子”这句名言便是出自董福祥之口。同治十二年9月,董福祥进剿西宁回军,回军首领白彦虎
连吃败仗,逃入中亚。
直取南疆 军功无数
光绪元年,左宗棠率大军以刘锦堂为先导,“董字三营”为主力,西征新疆,反击阿古柏侵略势力。“董字三营”系西北土生土长的部队,不惧风沙,冲锋在前,大破天山木里河、古牧地后,一举收复乌鲁木齐,攻克玛纳斯城,首战告捷。
光绪三年左宗棠令诸军三路并进,直取南疆,董福祥率甘军翻越天山,攻克南疆门户达坂城,杀敌甚众。接着步马兼程,收复托克逊城,俘敌2万余众。五月,阿古柏被部下所杀,白彦虎
向俄境逃窜。八月,清军开始追歼南疆残敌,董军任先锋,接连攻克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乌什等城,接着又马不停蹄,穿越人迹罕至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收复了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以及和阗四城。至此,南北疆全部收复。阿古柏政权灭亡后,英俄对此并不甘心,仍然扶持残部不断窜扰中国西部边境,董福祥率军驻守喀什噶尔,屡歼入侵之敌。
光绪四年,新疆除伊犁外,宣告占领全境。董福祥自此名震新疆,被叙为战功第一,加封云骑尉世职,任阿克苏总兵,赐号阿尔杭阿巴图鲁(满语英雄之义)。
庚子事变重创八国联军
当时京津一带爆发了规模很大的义和团
运动,清军中一些将领和义和团
的关系很密切,董福祥就是其中之一。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事变爆发,慈禧太后为加强宫廷保安,召董福祥入京。6月9日董福祥率部进入北京,驻守永安门。6月11日,董部奉命开入永定门,刚好
日本
使馆书记生杉山彬乘车欲出城郊探望经清廷总理衙门批准到使馆区保卫日本使馆的日本警卫队24人,董军营官喝问“何人”,杉山彬据实回答,然未说完已被营官抽刀刺杀,其尸体被甘军肢解,并剖腹取出腑脏,塞入马粪,再弃于路旁。杉山彬死后,慈禧太后派荣禄及启秀到日本
使馆致歉,并召董福祥及端郡王载漪面斥,但李鸿章
以如惩罚他则恐甘军哗变为由劝阻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本想拟谕旨惩凶的计划也只好作罢。事后,载漪称董福祥是了不起的好汉。
6月20日,清廷命令荣禄攻打使馆区,荣禄因怕当替罪羊负责任,先是装病交出兵权,后因懿旨难违,便命没有大炮只有土炮的董福祥部围攻东交民巷的使馆区,而按下自己有德式装备的武卫中军。董部甘军自6月20日至6月23日一连四天每日发炮三百多发,但无法对使馆区造成大损害。6月25日,荣禄奉旨停攻使馆,并派人送
西瓜
蔬菜
等慰问品到各国使馆,又派人假扮走私贩将大量先进德制后膛枪等军火入使馆以加强使馆区的防卫。6月28日,甘军又恢复攻击,其后打打停停五十余日直至8月14日,始终未能攻下使馆区。8月14日,八国联军
自通州攻打北京,董福祥率军在广渠门与英国军队作战,下午2时,广渠门被攻占,董福祥后撤至东便门、朝阳门、正阳门一带继续抵抗,击毙沙俄军团长安宁科夫,击伤其将军。8月15日,慈禧携光绪帝西逃,董福祥担任随扈大臣。10月26日抵达西安。
清政府与八国联军
议和期间,董福祥被八国指控为“首凶”,要求清政府将其处死。慈禧因其护驾有功,百般回护,最终以革职永不叙用论处。董福祥对此一决定非常不满,一度计划自行招募军队赴山西继续战斗。慈禧恐其破坏和谈,令
光绪帝
赐其手书“他日闻鼙鼓思将帅,舍尔其谁属哉”,要求他守时待变,以图再举,董福祥方才回乡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