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如何能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是天下父母普遍忧虑操心之事。当发现孩子没有志向、不爱学习、自私虚荣、没有礼貌……您可知原因何在?又该如何纠正?相信蔡礼旭老师《幸福锦囊集》一书,能令您洞明问题症结所在;而其中的锦囊妙计,希望对您导正孩子的人生之路,带来一定的启迪和帮助。
教子慎于始
现在父母教育孩子出现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一个“宠” 字。《深圳特区报》报道,有一对夫妻亲自去找报社,要把孩子对他们不孝敬的行为报道出来。为什么要报道出来?要让为人父母者有所警惕。他们是晚年得子,所以对孩子是百依百顺,幼儿园和小学的老师早就反映孩子的行为既偏颇又无礼,但他们还替孩子找借口,说他以后就好了。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以后就会变好,甚至于还听算命的说,这个孩子到十五岁就会变好。难道十五岁以前都不好,十五岁以后会好吗?不可能!哪有突然一觉醒来,从不懂事瞬间就变成懂事!这只有在梦里才可能发生。他们的孩子现在要娶太太, 就要把他们夫妻赶出家门。所以,宠孩子,孩子一定不孝。
教育孩子要慎于开始,从小一定要正确教导。所有的事,你都一手承揽替孩子做,做久了,孩子的心里会觉得父母替我做事是应该的。替我买房子,替我娶老婆,都是应该的,为孩子做事累得要死,结果一点功劳都没有。现在很多小孩才七八岁,就常听到他们说:“我爸爸的那些财产都是我的。”我们听到了这样的话,心里感到非常不安!
行孝不能等
行孝,一定要及时去做,这样内心会觉得很充实、很踏实。我有一位结拜大哥,他比我大一轮。我曾经跟他分享,行孝是最快乐的,他听了也很认同。他的母亲在这十多年来,身体一直不好,所以他推掉了很多应酬,只要一有空就赶快回家陪母亲。如此做了十多年,内心很欢喜。他的母亲前年去世了,当他母亲去世之后,他有一个深刻的体会,他说这十多年的抉择是正确的,假如这十多年来把陪伴母亲的时间用于应酬,他一定会觉得很遗憾。
很多朋友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那都是借口。任何事只要我们有心,就能做得很好。人与人的交往当中,有一门功课一定要学,就是学会拒绝,不必要的应酬要能推辞,把时间用来做人生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拒绝当中有两张王牌很好用,一张就是父母。当朋友要找你去喝酒或吃宵夜,耗时又伤身,这时你只要告诉他:“我已经答应要到母亲那里吃饭,今天很抱歉,不能跟你去了。”你这样一说,可能他会想,自己都已经半年没有回父母家吃饭了,会把他的孝心唤醒。当你说要回去看父母,一般人不会再强迫你。第二张王牌是妻儿。假如朋友要找你去花天酒地,你就告诉他:“我已经答应儿子,今天回家要讲两个德育故事给他听,对孩子要言出必行,不可妄语谎言,所以不好意思,我得回去了。”朋友就不会强迫你了。
若他还是要强迫你,怎么办?这样的朋友确实不通情达理,而我们对朋友应该要懂得取舍。“君子之交淡如水”,何以淡?淡中有真味。朋友跟朋友相交都建立在道义、情义之上,他一定能体会到你有很多本分之事要尽责任,所以绝对不会每天跟你黏腻在一起。可能晚上七八点时,他会提醒你赶快回家吃饭,这样才有家庭气氛;赶快回去看看父母,多尽一些孝心。而“小人之交甜如蜜”,甜如蜜就好像黏在一起分不开,为何会如此亲密?因为他有目的,他可能看上你口袋里的钱,或者看上你有哪些社会关系,一旦跟你接触,他就能得到好处。所以,当他还未得到利益之前,他就每天陪着你,甚至三更半夜都在所不辞。等哪一天你答应了,钱给他了,他立刻会变成另一个模样。所以,选择朋友要非常谨慎,行孝一定要懂得珍惜时间。
我的结拜大哥对他母亲的孝行,也给下一代做了好榜样。他常常回家陪母亲,他的兄弟姐妹也如是,所以家里非常热闹,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感也很好。他母亲出殡的那一天,我也到灵堂行礼。我发现一件事,他们兄弟姐妹的孩子,气质、素质都很好,不但学历高,对人的态度也很谦恭。所以,什么是传家最好的教诲?孝与悌,就是兄友弟恭。为人父母懂得以身作则,在下一代的心目中,就会树立很好的学习榜样。
孝心是教出来的
有哪些善行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一定要从小引导?“孝”。中国有一句话:“百善孝为先。”这句话有两层意 思,第一是孝为百善之首;第二是孝为先导,百善皆随之。《孝经》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道德的根本,教育一定要从孝开始教,人的孝心是教出来的。
当孩子有孝心时,行为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弟子规》说“父母呼,应勿缓”,有孝心的孩子听到父母的呼唤,就会很恭敬地应答。对父母能恭敬,这种态度一旦内化,以后面对长辈也会恭敬。《弟子规》说“冬则温,夏则凊”,有孝心的孩子懂得关怀、体恤父母,这种孝心慢慢内化,就能对其他长者以及所有的亲人,都能做到关怀、体恤。有孝心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也会爱护,因为“身有伤,贻亲忧”。所以,孩子的关怀心、细心是从对父母的这份孝心开始生起的。
曾经有个孩子感冒了,他在日记上写道:“今天我感冒了,我很难过,不是因为我感冒很痛苦,而是我感冒就是不孝,因为身有伤,贻亲忧。”有孝心的孩子会不会有摧残自己身体的坏习惯?不会,他会自爱自重。
“德有伤,贻亲羞”,孩子有孝心,就会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会让父母丢脸。我从小最怕听到一句话,就是怕别人骂我:“真没家教!”所以,什么坏事都不敢做,生怕丢父母的脸。当一个人的孝心生起,其善行自然随之,所以教孝特别重要,孝不可不教!
处处为人着想,念念与人方便
只要是对人有利益的事,我们都要尽心尽力去做。这个时代成事不易,当我们看到有心人在付出,我们就多加赞叹,能从旁襄助就襄助。我们看到古代很多人,都愿意造桥铺路,这都会利益成千上万的人。
当我们走在路上,突然看到路中间有些石块,我们会想到什么?白天可以看到,晚上没有路灯就很难察觉,很可能有个人在打手机,突然就撞到这块石头而跌倒。所以,我们要处处为人着想,念念与人方便,当我们看到了,就要赶快把石头从路中间搬开,方便人们行走。我有时候路过建筑工地,就看到工地上有些竹竿又长又尖,都已经堆放到人行道上了。假如有人走路的时候不专心,很有可能被这些竹竿刺伤,这是非常危险的。我就找个有颜色的布把它绑在竹竿上,提醒过往的行人注意,这样才不至于发生危险。
我曾经在电视中看过一则公益广告,有个人骑着自行车,看到路中间有一块大石头,心想事不关己,就没有把它挪开。但他走过去之后又想:后面若有骑摩托车的人,或许会撞到这块大石头而受伤。他想到这里,立即回来把石头搬开了,这种行为就是无量功德。假如真的有人不幸被碰倒了,而他又是一家之主,那将会造成终生遗憾。利益他人有短暂、有长远,真正长远的利益,都是要让大众有正确的思想观念。
五福临门,福祸相依
我们看到别人在经济上有困难,应随分随力去帮忙。这个财也通工作能力、也通智慧,我们处处能多做财施、法施、无畏施,就会得到财富、智慧、健康,自然就能得福。
古代常常讲到“五福临门”,这五福也都是从这三种布施中得来,所谓“长寿”、“富贵”、“康宁”。虽然长寿,但没有健康,好不好?那根本就是受苦!我们也看到很多病人,躺在那里只剩一口气,一躺就是二三十年,这就是活受罪。
第四个福是“好德”,自己有福分,也能看到别人的需要,懂得乐善好施。好德是五福中最重要的,假如无好德之心,可能又会因为福分而造作罪业。所谓三世怨,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现在的人在哪一世?大多数在第二世,确实人类几千年以来,福报从未如此之大。皇帝吃得好吗?很不错!我们现在相差皇帝很多吗?你看上餐馆吃饭,一顿饭多少钱?福气跟皇帝可能也不会差太远,皇帝也没有坐过汽车,也没有坐过飞机。现在人享这样大的福,但祸福相倚,要懂得惜福才是。
我常跟父亲讲:“您的命好,我的命不好。”一般人都觉得自己命不好,别人命好,但是我们细心去观察,我们父亲那一代因为困苦所迫而劳动,所以身体健壮,而人生非常重要的就是身体强壮,心中自然快乐。再者,由于困苦的原因,所以念念都会想着要报答父母之恩,要孝养父母,要友爱兄弟、朋友,念念都是善心,所以中晚年生活就非常惬意、幸福。我们这一代是从小娇生惯养,身体都很瘦弱,因为养尊处优,很多做人做事的能力都没掌握,起心动念是自私自利,福分都享尽了,到了中晚年时,境况则当堪忧了。所以,我们身在福中要有高度的警觉性,我们如果今生不能成就自己的道德学问,那还要蹉跎到何时呢?我们从这里也了解到,给予孩子最大的福分绝对不是金钱,而是我们德行的榜样,德才是万福之根基,有德者,其福才能绵延不断。
司马光先生说“遗金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中国人造字真的是通过文字就给我们开智慧。很多字,你只要一看,就能领会其中的道理。比如说“钱”,两把刀重叠在一 起就会争夺起来。所以,只要是聚财,家庭就可能不会和乐,天天想着要如何分;国与国之间假如重视财富,可能就会造成争战。中国字非常难能可贵,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老祖宗的智慧与恩泽。
第五福是“善终”,就是好死。你们有没有把握?所以,我们平时就要为临终做准备,每当躺下睡觉时,都当作要离世了,就会积极地去积德行善。时时念死,才会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