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设计联
只做对设计师有用的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字体设计  ·  日本设计师:加藤圭织 Kaori Kato ·  4 天前  
字体设计  ·  在 Photoshop 中给毛巾贴图 ·  昨天  
优秀网页设计  ·  AI工具丨UI/UX必备!一键生成数百款角色 ... ·  2 天前  
优秀网页设计  ·  价值千万AI顶级域名重定向到DeepSeek ... ·  2 天前  
歸藏的AI工具箱  ·  终于有给设计师用的 Cursor 了 ·  2 天前  
歸藏的AI工具箱  ·  终于有给设计师用的 Cursor 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设计联

【Let`s Talk开聊】城市中的引力场——城市微空间复兴计划2018年工作营

设计联  · 公众号  · 设计  · 2018-06-14 19:37

正文


Let`s talk2018年第4讲, 暨总108讲


城市中的引力场

城市微空间复兴计划2018年工作营

东南大学启动会


时间:2018年6月15日(周五)13:30—15:30

地点: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大院209室


主办:Let`s Talk论坛、GOA大象设计

支持: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

协办:喜布文化


2010年至今,我国的城市发展已逐步走入稳步发展的渐进式更新阶段。除了自上而下的宏观调整,自下而上的“微更新”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微更新以适应新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的需求为导向,对一系列片段化的城市建成环境和既有建筑进行调整型更新,是更贴近空间使用者的更新行为,建筑师与市民自发参与,以小规模、低影响的渐进式改善方式缝补社区空间网络。在存量建成环境语境下,微更新更是对城市中“失落的空间”的再思考与再创造,2015年Let's talk学术论坛创办人俞挺和戴春发起了“城市微空间复兴计划”,号召并广泛团结国内外设计院校、学者、青年设建筑设计师、设计机构、开发企业等一起研究身边的空间并开展微更新实践。从2015年至2017年该计划连续三年举办相关主题展览和活动,参与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上海设计周等具有业界影响力的展会,向公众展示实践中的部分案例,展现了一种对城市更新方式的全新认知。


微空间复兴计划系列展览


系列展之一 @201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Let’s talk展览|从Let’s talk到Let’s work城市微空间复兴计划


系列展之二 @2016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

大上海 微更新 小步伐 大改变

东南大学研究生上海音乐谷课程研究成果不仅参与了2016年的相关展出,也成为城市微更新的提案。


系列展之三 @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S2-1 城市微空间复兴计划&LET`S TALK



GOA引力场前两届活动均是上述活动展出的重要案例。

S2-2 城市泡泡/韧山水/大烟囱咖啡馆



引力场



首届“引力场”项目

首届“引力场”项目由策展人贾布策划,于2015年08月21日在上海静安寺广场开幕。广场位于上海最繁华的中心城区,其本身就是一个活跃的市民文化广场,建筑与艺术的融入使这个广场成为了具有探索与实验精神的建筑艺术展示场。


第二届“引力场”项目

2016年在上海繁华的南京西路中信泰富广场,举行了一系列主题为 “引力场2.0—建筑艺术与公共文化的多场耦合” 的城市公共艺术活动。而一件具有实验性的建筑空间装置作品——《城市泡泡》也由此而生。


2018年Let`s Talk论坛将与GOA大象设计联合发起“城市中的引力场”工作营活动。作为公共艺术项目,“引力场”不单纯拘泥于场域概念或是固定形式的作品,更强调一种“公共性”,即与大众之间的交流分享、共同创造。这种交流和创造将通过两个层面实现。首先,通过特定公共空间改造项目的研究、建造过程,发现和培养未来优秀青年建筑师,形成传播和交流先进设计理念,展现创造力的平台;同时,建成项目将成为融合社区活动、艺术表演、亲子游乐等多功能于一身,吸引广大市民参与,激发街区活力的“城市引力场”。


2018年工作营将面向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三校招募暑期实习生,欢迎提交简历及作品集至 [email protected] 朱雷老师收,并注明“引力场暑期实习申请”。




主讲人

王 彦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客座教授

大象设计总建筑师


讨论嘉宾

张 彤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


朱 雷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主任


甘 昊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特聘研究员

木土工作室Atelier MUTO创始人


王承慧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何 兼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客座教授

GOA大象设计执行总裁、总建筑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