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法律读库
法治新媒体阅读管家,传递常识,启迪法治。Less is More,少即是多。每日向用户推送优质法律类文章1至4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Kevin在纽约  ·  「德媒DW - ... ·  昨天  
朱志良博士de职业健康  ·  终于找到原件,我国第一部职业安全卫生法律,1 ... ·  2 天前  
甘肃省司法厅  ·  中国长安网 | ... ·  2 天前  
甘肃省司法厅  ·  中国长安网 | ... ·  2 天前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这辆车有4个车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法律读库

围观“地铁渣男”,乘客为何甘做看客不做侠客?

法律读库  · 公众号  · 法律  · 2017-03-07 06:13

正文


文/谭敏涛



一段拍摄于北京地铁十号线的视频近期在朋友圈刷屏,一位年轻男子不断对两名女孩进行辱骂,并抢夺女孩手机,且在列车停靠时,将其中一位女孩用力推出车门,据悉,两名女孩为地铁扫码者,男子当时正在玩游戏,因为两名女孩要求扫码的行为打扰了他,所以瞬间爆粗口。随后,北京警方发布通告称,已将犯罪嫌疑人抓获,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中。

有网友将这位公然辱骂女孩的男子称之为“渣男”,因为,面对势单力薄的两位女孩,男子的爆粗口不仅有失风范,而且,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面临着被行政处罚的风险。而“渣男”言语之龌龊,着实令人难以招架。由此,北京警方连夜工作,将犯罪嫌疑人抓获,也不足为奇。

除此之外,公众也在深思,当视频曝光后,人们指责“渣男”的同时,也对“渣男”旁边的“看客们”袖手旁观表示难以理解。

看客,历来都是中国人爱看热闹的俗称。在任何一个人群围观的场合,如果不加制止,我们多会看到人群会越聚越多。时常在警方办案的现场,我们多会听到警方说,都别围观了,散了散了。

那么,在这个事件中,我们期待看客们出手,看客出手的结果会是什么?和“渣男”骂成一团还是和“渣男”直接开战?任何一种方式在看客看来,都会徒增自己的烦恼和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造就了更多人愿意当看客,因为,这是短期内麻烦最小化的处理方式。

殊不知,我们的社会也正是在看客的心理作用下一步步走向缺乏互信,走向冷漠,人们多不愿意出手制止不法、不义和不公行为,社会便会迈向违法不断、正义缺失和公正难寻的境地,此时,人人皆是受害者。 从长远来看,看客越多的社会,每个人的利益只会越难得到保障。

而要让人们不当看客,或是说,该出手时就出手,有几个外在条件需要满足:

其一,社会普遍对制止“渣男”(不义、不公和不法行为)有共识,相信邪恶终会得到惩处,正义终会得到伸张。这就需要公安机关及时查处不法行为,对违法之人进行惩处;

其二,人们相信在自己出手后立马会有后援者伸手帮助自己,而不是自身孤军奋战,最怕一人出手后其他人依然冷眼旁观,那时,最让人心伤;

其三,当众人都在充当看客,最需要一个人首先站出来当侠客,此时,其他人便会跟着站出来,这便是随众效应,别人都出马了,自己也该出马了,因为风险已经降低了。

所以,在北京地铁“渣男”辱骂女孩事件中,在没有一个人首先站出来的情况下,其他人都在观望。 而更多时候,我们都在期待第一个站出来的人,只可惜,在众人都期待第一个人站出来时,最终,没有一个人主动站出来。

那么,到底是乘客们甘愿充当看客,还是“见义勇为”的代价太高?高到很多人都承受不了。许多网友对“渣男”的行径义愤填膺,恨不得直接对着荧屏狠揍“渣男”,这和在场的乘客们无人制止形成鲜明对比。

更多时候,在很多不公事件中,都是网友很热心,路人很冷漠,莫非网友不上街,或是路人不上网?其实,问题不在于网友的愤慨和乘客的冷漠之间有反差,而在于在网上表达愤怒和表达对“渣男”的指责终究没有多少后顾之忧。但在现场,直接站出来的代价却不是每个人可以承受。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有人站出来制止,有几种情况存在:

要么,出口制止后被“渣男”一顿臭骂,在不还手的情况下只还口,有人会对骂,有人不会对骂,而对骂还涉嫌侮辱他人,虽然“渣男”骂人在先。但无论对骂与否,都会影响心情,还会影响工作。毕竟,都是急急匆匆赶路的人,哪一个人会闲得“多管闲事”进而影响心情,导致一整天的不快乐?

要么,先出口制止,被“渣男”臭骂一顿后和“渣男”直接开战,开战的后果是,要么占据上风将“渣男”打倒在地,但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即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殴打他人可能面临被行政处罚,还需要赔偿医疗费用,还要被公安带去调查,此时,有证人在场还倒好,就怕见义勇为者后在场没留下证人。

要么,占据下风,有人开始拉架,无论开战结果是胜是负,都是见义勇为者的后续工作,除非谁闲着么事,甘愿承担和“渣男”开战后的一切法律后果。而这个法律后果,就是对骂需要承担公然侮辱他人的责任,打伤了人需要承担医疗费等。

对于“渣男”的行径,我们都知道开战是诸多人最直接的手法,对于这种“渣男”,只有揍其一顿才能让其长记性,简单的教训几句都不足以解恨。但是,既然打人,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毕竟,骂人和打人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虽然,骂人者很可能导致被打,这也是法律上的被害人过错,可以减轻打人者的法律责任,但并不是免除打人者的法律责任。如果有人就想揍“渣男”一顿以解恨,并且自担责任,这另当别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