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FAKESHION
Fashion Blogger. Email: [email protected]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LADYMAX  ·  中国市场成奢侈品Zegna最大拖累 ·  2 天前  
物道  ·  玩浪漫,没人能赢过阿玛尼 ·  2 天前  
物道  ·  亚瑟士,实力被低估了 ·  2 天前  
物道  ·  加拿大葡萄园:这下麻烦大了 ·  2 天前  
VogueBusiness  ·  VOGUE Runway 热度榜:盘点 ... ·  3 天前  
VogueBusiness  ·  VOGUE Runway 热度榜:盘点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FAKESHION

Dior又出了新的女权T - 你会为slogan买单吗?

FAKESHION  · 公众号  · 时尚  · 2017-09-27 22:02

正文


如果要给今年的时尚圈总结几个热词, “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s” 一定是其中之一。去年10月的春夏系列秀场上,Dior的一件标语T恤让穿slogan的风潮席卷了今年的整个夏天,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网红单品”。



借由着川普竞选时发表不恰当言论得罪了女性群体,这件T恤的“适时出现”燃爆了社交网络,Dior将时尚与政治建立了一种直接的联系,在输出价值观的同时,也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获得了市场效应。这件T恤售价710美元,但依旧卖到断货,超模、明星和博主们的带货功不可没。



这件slogan T的爆火也惹来了两端争议,一边说Dior在宣传女权,有这样的老牌带头作表率,女权议题获得了一个更大的宣传平台;一边说Dior不过是在消费女权,700多刀的售价让女权变成了有钱人们的自我粉饰。


有意思的是,昨晚的2018春夏系列秀场上,Dior干脆直接用一句slogan开场 - “Why have there been no great women artists?” (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性艺术家?)表面看这句slogan似乎是在做某种质疑,但放在女权的语境下,背后大有深意 - 它其实是艺术史学家琳达·诺克林的一篇经典代表作,而且意义非凡,这篇文章是女性主义首次在艺术史领域发起对男权的挑战。


Dior毫不避讳女权话题的敏感,Maria Grazia的女权价值观再一次昭然若揭了。



从被吐槽成“阿依莲”的新一季作品来看,Maria Grazia似乎没打算捍卫和渗透Dior作为老牌时装屋的尊严和骨气,她一边继续发挥着在老东家Valentino时擅长的手法,一边强化着自己“女权政治家”的身份,但时装的看客们似乎并不买账。


Dior S/S 2018


上面是F艰难挑选的起码能看的几身,整场秀被吐槽得很惨烈,Dior的高级感一去不复返。放几张图大家自行感受一下。



如果仅仅依靠女权口号拉拢千禧一代的消费者,这种低成本的方式似乎有些哗众取宠也让人失望。大家期待看到的是作为高级时装的Dior该有的风采,而不是向逐利的资本市场做出妥协后的时装观。


可以预见的是,“Why have there been no great women artists?”的条纹T即将会在时尚圈中疯狂刷屏。在这场标榜女权的“游戏”中,名利双收的Dior是最大的受益者无疑,其目的性到底如何我们无从追究,但它确实通过自身的影响力传播了女权观念,也掀起了一股穿slogan的热潮。



当下最火的,是3种态度的slogan。



严肃的


可以说是女权话题带火了slogan tee,也可以说是这些slogan tee成为了女权话题的新的一种发声形式。与时尚结合后,这股宣扬女权主义精神的风潮由Dior开始蔓延,女孩儿们顺势加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呐喊”当中,纷纷穿上女权标语,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身份。


“Girls can do anything”


“Fight like a girl”


“Women need more sleep than men because fighting the patriarchy is exhausting”


有关女权的Slogan T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意义,也成为了明星博主们“游行示威”的工具。有声音在质疑她们是真的理解并支持女权,还是仅仅为了不落伍赶个流行?大街小巷的跟风穿女权很容易让严肃的政治性议题变成没有意义的盲从消费品,建议大家在选购这类slogan的时候最好先明确自己的立场,不要单纯为了酷而买单:)


“We will not be silenced”

“The Future is Female”


“Girl Power”


“Raise boys and girls the same way”


一向高冷的The Row也“小范围”地跟了一下slogan的风,2017秋冬系列中,我们在细微中察觉出了端倪,slogan的融入方式是The Row一贯的风格, “自由” “尊严” “平等” “希望” 被绣在了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位置,但在大面积的留白风格中,这些安静的文字传达出了某种细腻且微妙的情绪,这样的沉默不张扬似乎比大字号的slogan更坚定有力。




幽默的


Fashion stole my smile.


除了严肃认真,slogan的表达也有幽默趣味。一向不苟言笑的贝嫂也在slogan T上调侃了一回,穿上自家品牌的T恤出街,在镁光灯面前依旧高冷如冰山脸,但那句内心戏十足的“Fashion stole my smile”却让人会心一笑。



这件T恤出自贝嫂的同名品牌Victoria Beckham,有黑白两色,售价95英镑。



“I'm not a rapper”


“I'm not a rapper”的流行起初是因为Kendall在ins上po出了一张自己穿着这件T恤的照片,带货女王让印有这句标语的服饰成为了万人追捧的爆款。再加上这个夏天国内最流行的嘻哈作为催化剂,这句slogan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扮酷单品。



还有热心网友制作了件同款,戏谑导向直指光芒万丈的卡戴珊家族。



时尚圈强大的包容力让这些有意思的标语可以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单品上,去时装周的秀场外遛一圈,你会发现写上slogan的单品成为了街拍挚爱。包包上的 “My Chanel is at home” ;帽子上的 “Notice me” ;T恤上的 “Sorry I'm late,I didn't want to come” .......每一句slogan都幽默又饶有意味。




反叛的


还有一部分主流的slogan是属于反叛的,它们宣扬的是叛逆的时尚态度。你可以看到穿着者强烈的表达欲,slogan的内容不是主流的正向积极,他们讨伐学校、艺术、金钱、阶层、社会......还有对自我和他人的厌恶情绪。


“loser”

“School ruined my life”


“You fuck 'n asshole”


代表品牌之一是来自加州的 Anti Social Social Club(简称ASSC) ,创始人Neek自称“社交缺陷者”,他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不合群、反社会”。Neek将自我或沮丧或愤怒或孤独的负面情绪投射到了品牌上,看似不讨喜的悲观主义却引起了情感共鸣,完全迎合了当下年轻人都在追求的个性崇拜。



Anti Social Social Club的产品其实都是很简单的基本款,真正吸引消费者的似乎是slogan所标榜的价值观。它的出现为与Neek“感同深受”的人打造了一个社交圈,与品牌名如出一辙,大家从中找到了自我认同和情绪宣泄口。ASSC推出后就迅速引爆了社交媒体,发售的每一件单品都瞬间售罄。



同样走反叛路线的还有F.A.M.T,全名很颠覆主流—— Fuck Art,Make Tees 。主打街头潮Tee、连帽衫、帽子、围巾等,风靡大街小巷的“I'm not a rapper”就出自F.A.M.T。



充满讽刺意味的slogan获得了潮流爱好者的热烈追捧,特立独行的cool kids十分乐意为这些酷到没边的slogan买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