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熹、孙媛媛、黄翰漾、刘鹭、黄昭宇、东楠、王楠、王佳慧、
杨希成、李博康、李昶霖、蔡莹琛(港)、李伟(港)
、周逸(港)
、余克清(港)
5月大盘上涨,沪深300指数全月上涨4.06%,中信医药指数全月上涨4.32%,跑赢沪深300指数0.26个百分点。自2021年年初以来各细分行业涨跌不一,医药板块涨幅居于各细分行业上游水平(以中信行业指数计,2021年年初以来医药板块指数上涨12.07%,跑赢沪深300指数9.76个百分点,列29个一级行业第6位)。
本周五,CXO板块出现较大回调,主要是汇率波动,人民币升值,CXO国际收入占比较大,市场担忧汇率波动影响公司业绩,但是我们预计后续汇率会逐渐趋于稳定,且CXO企业会有提前锁汇的准备,我们认为无须过于担心。
坚守医保免疫的核心资产。下半年往往是医保政策密集出台的时期,进入下半年后,市场对于医保免疫板块的关注度会进一步提升,医保免疫板块主要包括消费医疗、CXO、疫苗、创新医疗器械等。消费医疗预计在三季度表现较好,一方面消费医疗医保免疫,一方面在汇率波动影响出口下,内需消费会越来越重要的增长点,此外部分消费医疗与青少年有关,暑假会是消费旺季。相关板块包括眼科、齿科、医美、生长激素、品牌中药等。除消费医疗之外,CXO、疫苗、创新医疗器械出现回调,基本面依然向好,待估值消化后值得长期布局。从2021年Q1的基金持仓来看“抱团”大龙头和细分龙头依然是主流,考虑到当下外资流入加速和市场活跃程度提升,加之前期白马股的估值回落与估值切换,使得下半年医药板块中白马的走势依然值得关注。而从长期来看,赛道+龙头投资模式是有效的,相关企业已经在实业界获得了相当的领先地位,对于投资人而言依然是理想的配置型标的。
守正出奇是年内选股超额收益的来源之一。我们也要注意到,2021年的机构增量资金可能较2020年公募基金大年的增量要有所回落,2021年投资关键是其边际变化是否向上,一些传统上行业中具有地位,在积极转型提升的低估值龙头,同时过去2年被市场“忽视”的“小龙头”,如果边际发生变化,也将会是投资者非常关注的对象,这也就是“出奇”的意义所在。
医药行业投资策略
核心资产龙头公司:我们此前一直提及的“海马”组合(HYMA)——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爱尔眼科、恒瑞医药依然是投资者需要战略性配置的“核心资产”。这其中药明康德是CXO条线大龙头中持续加速的公司,在基因治疗、细胞治疗、AI药物筛选等方面也有前瞻性布局;迈瑞医疗则是产品类公司中少有的政策风险低、全球化布局完善、研发销售综合实力极其均衡的龙头企业;爱尔眼科经历了2020年疫情影响后迅速恢复,其在眼科赛道中的布局已经明显拉开其他企业;恒瑞医药在经历了Q1的短暂业绩影响后有望依靠良好如PD-1新患情况与二线品种获得稳中有升的增速,其国际化运营也已拉开新篇章。
创新药产业链:该领域我们重点关注两方面的机会,一是我们认为在一级市场医药投资依旧火爆,企业人员招聘和CAPEX持续增加的背景下,CXO依旧会维持相当高的景气度,其中药石科技、凯莱英、泰格医药、康龙化成等标的依旧值得投资人密切关注。另一条生命科学上游支持类企业的快速增长,这其中既包括一些已上市企业(如东富龙),泰坦科技等,也包括部分即将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如纳微科技等)。
疫苗:2021年将是新冠疫苗业绩兑现之年,随着相关产品逐步进入市场或III期临床,相关标的的业绩弹性将逐步释放,而在非新冠领域新产品和渠道方面有持续布局的公司也能够获得长期收益,关注复星医药(长期看好mRNA平台上的衍生技术)、智飞生物(渠道力极强+产品布局持续改善)、万泰生物、康泰生物、康希诺等。
创新药:在创新药中我们一方面关注已经从Biotech向Biopharm进军并取得一定成效的企业,如信达生物、贝达药业、君实生物、康方生物、再鼎医药、博瑞医药等;同时也关注在研发上有靓丽表现,产品未来具备一定国际化可能性的优秀生物技术公司,如天境生物、诺诚健华、康宁杰瑞、亚盛医药等。
医疗器械:这其中A股标的中我们关注高成长估值业绩总体匹配,细分领域不断进行进口替代的优质公司,如惠泰医疗、心脉医疗、艾德生物、健帆生物、南微医学、爱博医疗等;港股中则关注技术具有一定优势,具有Biotech属性的创新医疗器械公司,如启明医疗、心通医疗、沛嘉医疗等。
消费升级:这其中既包括处方药/医疗器械中具有消费升级属性的长春高新,也包括传统中医药企业中具有品牌优势的片仔癀、同仁堂,以及在医美领域转型升级的代表企业华东医药、康哲药业。
医疗服务:toC端服务中我们看好复制性强,偏消费属性的连锁企业,如通策医疗、锦欣生殖、益丰药房等公司,以及在toB业务中注重研发且市占率具优势的金域医学。
部分偏绝对收益的低估资产:这部分企业虽然“主题性”不强,但经营稳健,所在领域具有相当看点,且本身估值较为合理,适合投资人作为绝对收益标的长期布局,如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健康元/丽珠集团、恩华药业等。
6月份推荐组合
5月大盘上涨,沪深300指数全月上涨4.06%,中信医药指数全月上涨4.32%,跑赢沪深300指数0.26个百分点。
根据我们的统计,截止2021年 5月31日,医药板块估值为41.49倍(TTM,整体法剔除负值)。溢价率方面,医药板块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为194.39%,医药板块对于剔除银行后的全部A股溢价率为76.23%。医药板块估值溢价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我们假使2021行业利润增长率为25%左右,则2021年整体估值水平在31.71倍左右。
在涨幅榜上,本月医药板块共239只个股上涨,其中舒泰神、哈三联、键凯科技等个股涨幅居前。在跌幅榜上,本月医药板块131只个股下跌,其中海翔药业、热景生物、长春高新等个股跌幅居前。
5月份兴证医药小组共发布研究报告25篇。
2021年4月行业增速增长:
2021年4月份,医药制造业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50%,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0.20%,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疫情造成的产业停摆。2021年4月医药制造业整体营业收入与19年同期相比增长9.75%,利润总额与19年同期相比增长61.20%,利润总额有较大提升。我们认为行业增速一方面继续受近年来招标限价和医保控费等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产业逐步恢复,还需继续观察行业政策和疫情变化等对行业增速的影响。
核心资产估值处于高位,行业政策性风险,市场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