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收藏九州
收藏,是一门艺术,陶冶情操审美,提升文化修养。收藏,是一种投资,需慧眼识金,眼光长远,可遇到一物抵万金的升值机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收藏九州

和田玉造假手段有多少?几张图告诉你千万要注意!

收藏九州  · 公众号  ·  · 2020-03-01 17:5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和田玉市场的陷阱虽然很多,但归纳起来,以下三种造假手段是最常见的。

一是用玻璃等器质浇铸成像白玉一样的东西,或用玉粉合成品来冒充和田玉。

二是以假乱真,以普通石头冒充和田玉进行欺诈。常用的手法是用阿富汗白石冒充和田玉,因为阿富汗白石属于大理岩,价格很便宜,市场价格只有5000元/每吨,于是一些不法商贩经常用阿富汗白石来冒充和田玉,欺骗消费者。

其次,还有用大量石英岩一类的卡瓦石、其它杂玉杂石来冒充正宗和田玉的。

三是用质量很差的山料,或俄料和海料,混充成新疆和田玉,或者是籽料。更诡异的是,还有不法商贩用山料,包括海料、俄料,在搅拌机里滚,滚上几十、几百个小时后,模拟出千年河水冲刷形成的鹅卵石状的籽料效果,然后做点假皮,混充和田玉籽料,再高价卖出。

其实,阿富汗白石与和田玉区别起来并不难,阿富汗白石比较轻,很透,花白,硬度很低,只有2.5级左右。而新疆和田玉籽料,是半透明的,而且非常温润、细腻、有油性。真皮和假皮、真假毛孔区分起来有一定难度,但一般假皮很艳、很贼,颜色没有过渡,而真皮的颜色很自然。如果用化学分析就很简单了,他们的化学成分完全不一样,真皮主要成分是三氧化铁,是籽料经过冲刷沉淀到河底后,在水中的矿物沉淀下来后逐步形成的,假皮的主要成分是染料。真毛孔看起来很自然、并不均匀,假毛孔是通过喷砂或撞针制作出来的,看上去很均匀,不自然。

下面用图说的方法举例如下:


凡是爱玉之人都知道和田玉的珍贵,和田玉中的好籽料更是一料难求,籽料的身价更是山料的数倍甚至几十倍。于是维维们瞅准商机,把山料切成小块并进行大致的修型后,然后放入机械滚筒中与金刚砂一起研磨十几天,就变成鹅卵形的“籽料”了,为了看起来更逼真,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再对其进行人工染色。图为一位新疆人正在对假籽料进行人工染色,他身后房间里的山料就是用来制作这些假籽料的原料来源。


又一锅出来啦!

为了看起来更加逼真,又对染色过的假籽料进行滚磨处理。图左上侧是机械滚磨机。


维维们在互相交流造假和染色的经验。

从图中你可看到玉石正浸泡在盆子里的染色剂中,右侧是滚磨机。


这些就是利用一些玉石山料的边角废料经过滚磨后制造出来的“小籽料”。


经过机械滚磨十几天后再进行人工染色处理,原来的山料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籽料了。


这个也是玉石山料经过滚筒磨光后制作出来的假籽料,

惟妙惟肖,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新手很容易上当受骗。

仔细看,皮上无毛孔,色是染上去的。


制作假毛孔并染色来冒充籽料


所谓的红玉,其实是染色的。


有些假籽料上的红皮是被烤上去的。看了这幅图,你就知道行话“烧烤”的意思了。


这是只经过机械滚筒机滚磨,但没有进行人工染色的假籽料。

这些所谓的籽料都是用山料制作的,奸商们统统把它们称为籽料,高价卖给消费者,赚取昧心钱。

图中手中和摊子上的玉石颗粒都是人工制作的假籽料。


这些假籽料及其成品手把件、手串等都是机械滚磨制品。


这是一块和田玉中的青白玉,质地还不错,但不是真籽料,很可能是用山料经过修型处理后再经过机械滚磨、用喷砂或机针制作上假毛孔、再经过人工上色后,就可以假乱真,摇身一变成“真籽料”了,价格就暴涨了十几倍!但假的就是假的,经验老道的和田玉爱好者和资深玩家还是能够分辨出来的,但新手就很容易看走眼了。


由于新疆戈壁玉质地细腻,非常油润,卖价很高,维维们也把山料制作成戈壁玉的模样。

这是假戈壁玉,人工凿痕明显,与天然戈壁玉的自然风蚀波浪状纹有很大区别。

沁色和田玉料子我们该如何鉴别?

和田玉中的沁色玉料资源比较稀少,作为小众玉料,和田玉沁色料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沁料常见的有黄沁料、红沁料等,属于是比较上乘的一类,较为少见,在市面上的价格也是比较高。

沁色指和田玉等玉石在环境中长期与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质相接触,自然产生的水或矿物质侵蚀玉体,使玉器部分或整体的颜色发生变化的现象,多在裂隙上。带沁色的料就即沁料。

沁色往往是单一颜色,少量有两种颜色。沁色会深入至玉的深部,在纵向呈深浅的过渡。通常沁色分布于籽玉的裂隙和结构疏松、颗粒粗糙松散之处。沁色多为黄褐色、黑色,呈团块状、脉状分布,通常比光滑的皮色厚度大,可达几厘米。沁色颜色自然,有层次浓淡的变化。

二、沁料形成的条件

1、过程漫长:玉石入沁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时间不够,那也是无法入沁的。不过,如果质地相对紧密而接触矿色时间长,也存在入沁的可能。

2、玉质不紧密:沁料本身是由于玉质松才入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顶级的羊脂玉大多为光白籽而非沁料的原因。即便是带皮色的玉,也只有少量的洒金皮才存在入沁的可能,也就是说,越是密度高质地紧的玉,越是无法入皮。

3、致色源:玉矿边上必须存在有色矿藏色素。

2、按颜色分

(1)黄沁料,黄沁料的颜色成因,是后期三价铁离子侵染或者透闪石中的二价铁离子,在地表附近氧化形成三价铁离子所致。

(2)红沁,和田玉中的红玉难得一见,而红沁料相对容易见到。红沁是铁离子沁,铁离子分为三氧化二铁(红色),四氧化三铁(黑色)。一般红沁伴随的是黑色和红色,而黑色经过把玩后颜色也会变浅。

沁色和皮色的区别:

很多刚入门的新手和玩玉时间不长的“半新手”最容易混淆。皮色在表面,往往带有多种颜色。而沁色往往是单一颜色,少量有两种颜色。沁色会深入至玉的深部,在纵向呈深浅的过渡。皮色和沁色都有整体和局部之分,不少和田玉的沁色外面还往往有其他颜色的皮色。

和田玉沁色造假怎么识别?

造假沁色的玉器颜色多浮于玉器的表面,染料附着不牢固。将其放在水中浸泡一会儿沁色就会被泡出来。而如果是红沁或是铜绿沁采用酒精棉球就能够擦掉。造假的玉器多是为重蚀、重色,有的色彩过于鲜艳,腐蚀残破严重的玉器要格外留心。

对于浸染方式作伪的和田玉,沁色一般是没有过渡层次的,且是呈片状分布。常采用以玉器表面淋油或覆蜡,以此来达到部分沁色的效果,但是受沁部分与未受沁部分的颜色是较为突变的。天然玉石的受沁部分在透射光的照射下,可以明显的看到其颜色是呈渐变趋势的。

Hello,伙伴们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新内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