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开始,低空经济突然“火爆”起来,各行各业的企业以及投资机构纷纷“驻足观望”这一领域,各种技术论坛和投资推介会也“大张旗鼓”的开展起来。之所以火爆,一定是得益于我们国家的政策扶持、市场需求的增长、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的拓展以及基础设施完善和管理改革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发展低空经济的关键要素有哪些呢?
1.
政策法规
:政策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为低空经济提供了方向和规范,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例如,《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中关于部分基础设施的核心要点就明确了政策支持的重要性。
2.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包括物理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物理基础设施如通用机场、起降点、航空器充(换)电站等;信息基础设施则涵盖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监测等系统。此外,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以应对低空通信、导航、监视等挑战也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3.
航空器制造与应用
:航空器的制造和应用是低空经济的核心内容。无人机和其他无人驾驶飞行器在低空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并且需要大量的飞行员进行操作和维护。同时,航空器的研发和制造涉及通用航空器、警用航空器、海关航空器以及部分军用航空器。
4.
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先进技术如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无人机实时监控系统、智能飞行管理系统等都在不断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飞行的安全性和效率,还使得低空经济能够实现规模化、可持续和高质量的发展。
5.
产业链构建
:低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支撑。这包括但不限于通用航空业、无人机配送服务、低空旅游等多个环节。通过扩大低空开放,鼓励参与建设通用机场,促进通用航空业经济发展。同时,依托航空产业优势与人才基础,提早规划低空经济发展路径,积极引导和扶持低空产业发展。
6.
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低空经济相关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例如,无人机配送服务已经开始在深圳等地规模化运营,显示出市场对此类服务的高度需求。
7.
国际合作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合作对于低空经济的发展同样重要。通过国际交流和合作,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例如,第三届中国低空经济论坛就是一个促进国内外专家和企业交流合作的平台。
以上只是我认为发展低空经济要重点考虑的几个关键要素,并不全面,但当前社会环境下,一定是多个要素相互影响下共同推动了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涉及到了我们气象监测和服务,那么气象服务在低空经济发展中都能起到什么作用呢?以下几点可供广大气象服务人来参考。
1.
保障飞行安全
:低空飞行对气象条件非常敏感,需要高精度的气象预报和实时监测。精确的天气预报、实时的气象监测和及时的预警系统能够有效保障低空飞行的安全。例如,江西省通过构建精密的低空气象监测网格,强化低空气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确保低空飞行的安全。
2.
提高运营效率
:气象服务能够帮助航空公司和相关企业优化航路规划和飞行时间窗口,从而提高运营效率。此外,气象服务还能够提供基于位置的台风暴雨码、健康生活气象等精细化信息,提升气象服务质量,满足低空经济发展的需求。
3.
灾害预防与应对
:气象服务能有效利用航空危险天气预警信息,减少灾害性天气对低空飞行造成的破坏和经济损失。这对于军航、抢险救灾等重要飞行活动尤为重要,能够提供有力的气象信息保障。
4.
支持产业链发展
:气象服务不仅赋能低空经济的装备制造业和技术服务业,还促进了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例如,深圳市通过建设低空气象服务中心,助力低空经济与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
5.
推动政策支持和改革创新
:气象服务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改革创新的保障。例如,江西和四川等地通过探索管理制度上的改革,为低空经济注入动力。
6.
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气象服务通过提供全流程、全环节、全周期的递进滚动式气象服务,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不仅包括低空经济本身,还涵盖了物流、农业、测绘等多个领域。
随着低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但是,当前面向低空经济的气象服务在多个方面仍面临一系列问题与挑战。
1. 服务机构缺乏:
面向低空经济的气象服务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其专业服务机构数量相对较少。这导致在提供气象服务时,往往缺乏足够的专业力量支持,难以满足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服务机构缺乏的问题不仅影响了气象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也限制了低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 探测设备不足:
气象探测设备是气象服务的基础,但在面向低空经济的气象服务中,探测设备不足是一个突出问题。现有的气象探测设备大多针对高空和地面气象条件进行监测,而针对低空气象条件的探测设备相对较少。这导致对低空气象条件的监测能力有限,无法提供全面、准确的气象数据支持。
3. 信息共享困难:
在低空经济气象服务中,信息共享困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不同部门、不同机构之间的信息系统不兼容、数据格式不统一等原因,导致气象信息无法实现有效共享。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也影响了气象服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因此,加强信息共享机制建设,提高气象信息的共享效率,是面向低空经济的气象服务必须解决的问题。
4. 服务内容针对性弱:
当前面向低空经济的气象服务内容往往较为宽泛,缺乏针对性。不同的低空经济活动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各不相同,需要具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支持。然而,当前的气象服务往往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导致服务效果不佳。因此,加强气象服务的针对性研究,根据不同低空经济活动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气象服务,是面向低空经济的气象服务需要改进的方向。
5. 可视化产品缺失:
可视化产品是将气象数据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给用户的重要工具。然而,在面向低空经济的气象服务中,可视化产品缺失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可视化手段,用户往往难以直观理解气象数据的含义和价值。因此,加强气象可视化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高气象服务的可读性和可视化程度,是面向低空经济的气象服务需要重视的问题。
6. 基础设施薄弱:
面向低空经济的气象服务依赖于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然而,当前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无法满足气象服务的快速发展需求。这包括气象观测站点的建设、数据传输网络的完善、数据处理中心的升级等方面。基础设施薄弱不仅影响了气象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也限制了低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气象服务的整体能力,是面向低空经济的气象服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除了以上这些问题,还有面向低空经济的气象服务规范化程度低、专业人员短缺、空域管理问题复杂以及技术和资金投入不足等更多的挑战,都是我们气象服务人在未来需要面对以及去解决的问题,否则很难适应低空经济发展的气象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