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络通全身
按摩、刮痧、艾灸、点穴等理疗方法和民间绝技,穴位大全、黄帝内经等中医知识,是中医理疗爱好者提升技能的学习宝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湖南日报  ·  “哪吒”来给湖南的父老乡亲问好啦! ·  2 天前  
艾邦高分子  ·  欢迎加入新能源橡塑密封圈交流群 ·  2 天前  
株洲交通频道广播电台  ·  退钱了!下个月开始! ·  3 天前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南京大学陆延青、孔德圣《AM》:液态金属微网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络通全身

这个动作,传承千年,能强肾护耳

经络通全身  · 公众号  ·  · 2024-06-28 20:20

正文

经络通畅 身心无恙


我国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近三分之一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存在听力受损。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延长自己听力的“保质期”呢?一起来看今天的分享。


重视耳朵保养


听觉是人的主要感觉功能之一,俗话说“一聋三分痴”,可见听觉对人的重要性。中医讲究治未病,即在人体未发生疾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下面就介绍几个日常保养耳朵的小诀窍。


1、避免噪音伤耳


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等各种噪音,容易使人听觉疲劳,导致听力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因此,平时应尽量避免噪声的干扰,如难以避免,应选择专业的噪声防护工具。


2、戒除挖耳习惯


有些人经常用耳勺、棉棒等细长的硬物掏耳朵,这样很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甚至可能损伤鼓膜,造成严重后果。如果总是觉得耳朵发痒难忍,建议及时去耳鼻喉科就诊。


3、正确使用耳机 


使用耳机时音量最好不要超过60分贝,使用时间也不宜太长。如果需要长时间使用耳机学习、工作,最好选择质量较好的产品,每听半小时可以取下耳机休息一会儿。相比入耳式耳机,使用头戴式耳机对耳朵更加“友好”。


4、谨慎用药


应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这些药物应用不当容易损害听力甚至导致耳聋。


5、心情愉悦


中医认为,如果突然处于恼怒、急躁的状态,情志过极则肝失疏泄,郁而化火,循肝胆经脉上窜耳窍,可发为暴聋。因此,要尽量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良好心境。日常生活、工作中要学会适当调整节奏,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6、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听力的衰退与肾虚有着密切的关系。年老体虚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补肾的药物,也可常喝核桃粥、芝麻粥、花生粥、猪肾粥等,对于保护听力颇有裨益。


一个动作,传承千年,能强肾护耳


 鸣天鼓 


鸣天鼓源自晋朝许逊的《灵剑子引导子午记》,几经流传后,曾被易筋经、八段锦等功法所吸收。


不同古籍对该招式的做法记载不一,但现在比较通行的做法是:


将双手掌搓热,将两掌心紧按两侧耳廓,使两耳听不到外界声音。再将食指按压在中指上,然后用力使食指滑下,叩击脑后高骨(后脑部骨突出处,即枕骨最高处),叩击时可听到“咚咚”如击鼓的声音,共叩击24或36次。



叩击时须有节奏,不可过快,同时凝神静听敲击的鼓响,不宜分散注意力。可于每天睡前和起床后进行。


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鸣天鼓可以起到强肾固本、祛风通络、通利耳窍、醒脑提神等功效,对头晕、健忘、耳鸣、耳聋等症状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尤其适合老年人肝肾亏虚引起的上述症状。


中医按摩护耳


耳朵上面分布着很多穴位,通过按摩相关穴位和反射区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调理身体各部位及脏腑机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1、提拉耳朵


用拇指、食指先向上提拉耳廓顶端10余次,再用拇指、食指夹捏耳垂部向下拉10余次。练习此动作有镇静、止痛、清脑的功效,可防治头晕、眼花、耳鸣等症。


2、弹风府


双手掌掩耳,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叩击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两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再用食指塞耳窍(耳朵眼)。坚持反复做此法,有增强听力、醒脑通窍的作用,能防治头晕、耳鸣、耳闭、脑鸣等疾患。


3、搓耳根


双手分别放在两耳根部,食指和中指分开置于耳朵前后,中指在耳前,食指在耳后,然后从耳垂开始,夹持耳朵向上推动,注意要有一定的力度。经常搓耳根有防止耳朵冻伤、振奋精神、保护视力等功效。



听力下降早治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