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M丨文
53岁时死于中风;
一生写了121篇短篇,44部中长篇,5次星云奖提名,3次雨果奖提名;
电影《银翼杀手》《全面回忆》《少数派报告》《记忆裂痕》《预见未来》《命运规划局》《高堡奇人》的原著作者……
你知道我要说的是谁吗?
嗯,不是阿西莫夫,不是海因莱因,不是阿瑟·克拉克,是菲利普·K·迪克——
一个结过五次婚,全部以离婚告终,深陷毒品和精神分裂症之中,因为双胞胎妹妹的死而和母亲有了难以名状的关系,穷困潦倒到需要海因莱因来救济,死后获得的声誉远高于在世之时的美国科幻小说家。
是的,这熟悉的故事配方,我们仿佛在读一个科幻界梵高的故事,他还有两个笔名Richard Phillipps和Jack Dowland。
如果你还不熟悉这个名字,那么我将要推荐你打开这部今年9月刚开播的剧集——《电子梦:菲利普·狄克的世界》(Philip K. Dick's Electric Dreams)。共10集。
如果你是个科幻粉,必然已经会被片名所吸引,假若你不是,那么下面这张迷幻的视觉艺术海报或许会引起你的一点兴趣。
《电子梦:菲利普·狄克的世界》海报。有没有头晕?
如果你是英美圈资深粉,出品方Channel4加上Amazon Studio以及Sony Picture的联手,或许会让你嗅到一丝不一样的气息。
《黑镜》和《布莱克书店》联手《海边的曼彻斯特》的出品方,加上近年来时运不济的Sony,仿佛 是在宣告着某种不一样的呐喊回归,当然我相信这绝不是什么好莱坞大制片厂垄断的剧情重演。
预告海报
假使你是个英美圈路人粉,那么《绝命毒师》的“老白”,《权力的游戏》的“少狼主”,《X战警》的“小淘气”也是《真爱如血》的女主,《初恋这首情歌》的“大哥”,《奇异博士》的另一个本尼迪克特,《黑镜》刚刚获得艾美奖那集的黑人女主Georgina Campbell,你认识的那个卓别林的女儿Geraldine Chaplin,《嘻哈帝国》的Terrence Howard,《超感猎杀》的“女DJ”Tuppence Middleton,《贝茨旅馆》的Vera Farmiga,《波吉亚家族》的Holliday Grainger……嗯,这阵容,你恐怕也不会拒绝吧。
“老白”将出现在第六集“Human is”中。
如果你是带点专业度的观者,那么《王冠》《控方证人》《成为简·奥斯汀》导演Julian Jarrold,《婚外情事》《冰血暴》《国土安全》导演Jeffrey Reiner,《嘻哈帝国》《当我们崛起时》导演Dee Rees,《乌托邦》《黑帆》导演Marc Munden,《实习医生格蕾》导演Peter Horton,《浴血黑帮》《超能少年》《战争与和平》导演Tom Harper,《欺诈担保人》《性爱大师》导演Michael Dinner——这样的幕后阵容你也应该有所期待了吧。
截取几张《电子梦》的片头给你们看看↓↓↓
光看片头,你就能嗅出这部剧的基因,也能明白为什么它能吸引这样的豪华阵容——赛博朋克(cyberpunk),如果你看过《银翼杀手》和《攻壳机动队》,不会不知道这个词,代表不可知虚拟未来的Cyber和承载着叛逆肮脏聒噪无序反主流的Punk以现代主义的方式被拼贴在了一起。
在该剧播出第一集后,有观众是如此评价的——“It's so like Black Mirror! No, Black Mirrior is like the stories of Philip K Dick.”(太像《黑镜》了!不,是《黑镜》像菲利普·K·迪克的故事。)
同样的一集一个故事,同样的每集50分钟长度,同样暗黑的风格,同样是科幻题材,这两部剧很难不被放在一起比较。
但从名为“The Hood Maker”(面具制造者)的第一集可以看到,赛博朋克感正是《电子梦》和《黑镜》最大的差别,也许是它能超越《黑镜》最关键的一点。而这点从色彩和光的运用上就显而易见(此处的《黑镜》特指前两季,因为第三季的整体风格有所改变)。
《黑镜》前两季的画面整体是拒绝大块绝对黑色的,灰度较高,饱和度较低,粉红和粉蓝是主色调,大面积的光,即使是下面这种侧光的情况下,尽量让对比不强烈。
《黑镜》第一季第三集剧照
《黑镜》第二季第一集剧照
人脸的光影效果常常是用来表达潜台词的,在约定俗成的电影语言中,人脸的阴影对比是用来暗示人物善恶心理的分界,而《黑镜》通过特有的画面色彩语言来制造了近未来的梦幻感,也就是造成影像真实世界和现实真实世界的距离感,同时也暗示了其无鲜明善恶离场的思辨角度。
从下面那场几乎是全暗的人物主观视角的画面里,通过灰度系数和对比度修正后你就能明白,画面处理前后对于表达的不同。
《黑镜》第二季第二集剧照
《黑镜》第二季第二集灰度系数及对比度修正后
而《电子梦》则是完全承袭了雷德利·斯科特在《银翼杀手》中所建立的菲利普·迪克感的赛博朋克世界,大片的黑暗、深蓝、冷光,羸弱闪烁星星点点的火焰和灯光,都仿佛是电脑主机那盏忽明忽暗的信号灯,也仿佛是HAL-9000的那双监视一切的眼睛,又像是仿生人想要逃往的北方,当然也可能是菲利普嗑药嗑High后的晕眩,也仿佛是核爆后重新开始的世界一般,雨、灰尘、夕阳感,总是压迫着你,借鉴了德国表现主义代表作《大都会》(1927)的机械城市层次结构。
《银翼杀手》截图
《电子梦》第一集结尾截图
非常有趣的事是,如果打开《银翼杀手》的配乐看《电子梦》的第一集,会毫无违和感。
对比《电子梦》和《银翼杀手》,甚至于同出自Amazon的《高堡奇人》,你就会看到一样的镜头角度,留白占比,阴影处理,老胶片质感的红蓝色运用,一样的如今要被称为复古当时却是新潮的六七十年代造型。
《电子梦》第一集女主镜头截图
《银翼杀手》女主镜头截图
《电子梦》第一集在视听语言上也做了有趣的尝试,例如开场主观视角和声道上的同步,模拟女主在面对暴徒时,杂乱的意识读取和慌张的短暂意识空白的交错,通过正反打镜头的交汇和声音上的嘈杂、空白、嘈杂、空白,将心理视角和紧张程度表现得恰到好处。
第一集的故事很简单,人类中诞生了一群拥有读心术的人群,他们是异类危险分子以及公众的敌人,社会因此而陷入动乱,拥有读心术的人群有着明显的生理标记,左眼有着大卫·鲍伊式闪电般的红色伤疤。
第一集剧照,Richard Madde和Holliday Grainger
其中女主角是读心术人群中的异类,因为她帮助男主——一个普通人警察读取制造动乱人群的心理从而帮助破案。
在一次破案过程中,他们抓到了一个戴着奇怪面具的人,发现这个面具能起到隔离读心术的作用。于是一场两方人之间的冲突一触即发。在追捕面具制造者的过程中,女主却发现了更大的秘密,最终决定了男主角和他们所代表的群体的命运。
菲利普·迪克的故事从来不复杂也不难懂,但却充满多义性和可解读性,他的含糊和隐喻更像是超现实主义的画作,这正是他作品的魅力所在。
第一集剧照
例如《电子梦》第一集里女主反复吟唱的London's burning Fetch your engine,歌词来源于英国儿歌,London's burning,London's burning. Fetch the engines,fetch the engines.(伦敦着火了,快叫救火车)据说是从1666年的伦敦大火开始传唱。
此外London's burning还暗示着后来被《V字仇杀队》引用的“火药阴谋”,而朋克乐队Clash也发表过一首同名歌曲。
《电子梦》第一集最后充满隐喻和暗示的画作
最后出现的画中头戴白色面罩拥吻的男女,既是对男女主角关系的暗示,也是对读心术者和戴面具的普通人群体关系的隐喻。
作为公认的“赛博朋克”的先驱,1928年出生的菲利普·迪克经历了二战、美苏冷战、阿姆斯特朗登月、火星狂热、嬉皮士运动、联合国成立、越战、以色列诞生、古巴革命、黑人平权运动、女权运动、同性恋运动、婴儿潮、垮掉一代、世博会、计算机的诞生,或许正是这样的背景才会孕育出超越时代的电子梦。
如果你知道《银翼杀手》原作的书名其实叫做: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或许故事中的很多不明所以会变得豁然开朗起来,正如《银翼杀手》结尾的那段著名的未来派诗歌Tears in the rain,正如《电子梦-面具制造者》最后的那句we have to trust each other or what hope is there?
眼前是燃烧的大都会,We could go far away,更像是对《银翼杀手》结局的重写。巧合的是,今年也是《银翼杀手》续集《银翼杀手2049》上映的日子。《电子梦》仿佛是对菲利普和雷德利·斯科特的双重致敬。
本期编辑 郦晓君
推荐阅读
揭秘万能的“朝阳群众”:13万人注册,积极分子每月补贴最高500元
昨晚有大片上线,光是主题曲我就听了三十多遍!
印度又不开心了???就因为中国新开通了一条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