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源:晋行记
▲法国工程师 /
图源:昆明铁路
云南饮食属于滇菜菜系,是中国菜系中民族特色最突出的一个地方性菜系。
▲宜良烤鸭 /
纪录片《食在云南》
到昆明宜良,品一只香嫩酥脆的烤鸭。
宜良烤鸭是云南省经典的汉族传统名肴。起源于明朝,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烤好后色泽红艳、肉质香嫩、肥瘦相宜。
▲
蒙自过桥米线 / 图源:云南红河发布
来蒙自,吃一碗地道的过桥米线。
蒙自
过桥米线是云南最具地方风味的小吃。随着滇越铁路的通车,蒙自过桥米线传至整个云南。后来西南联大迁至云南,众多名流和学者的宣传使得过桥米线名满天下。
▲
建水豆腐
/ 图源:云南红河发布
在建水,尝一块历史悠久的临安豆腐。
建水旧称临安府,豆腐制作及烧烤的技艺是当地一绝。临安豆腐凭借独特的风味上过《舌尖上的中国》、《味道》、《十二道锋味》等节目。
科普作者,擅长科技史方向,从语言学、考古学等科技史方向带来不一样的历史科普体验。
科普中国融创个人,知乎优秀答主,微博科学科普博主。
日期
|
活动内容
|
餐食
|
住宿
|
1月30日
(周四)
|
昆明集合
|
不含
|
昆明
|
1月31日
(周五)
|
云南铁路博物馆
水晶坡徒步
|
早中晚
|
宜良
|
2月1日
(周六)
|
开远站滇越铁路建筑群
碧
色寨滇越及个碧铁路建
筑群
|
早中晚
|
蒙自
|
2月2日
(周日)
|
人字桥
蒙自海关旧址
西南联大旧址
|
早中晚
|
建水
|
2月3日
(周一)
|
双龙桥
乡会桥车站
团山古村
朝阳楼
朱家花园
|
早中晚
|
建水
|
2月4日
(周二)
|
建水文庙
澄江古生物博物馆
|
早中
|
昆明
返程
|
推荐书籍:
《细说滇越铁路》
《滇越铁路—在高原与大海之间》
《终将消失的印记·滇越铁路影像纪行:面向大海》
昆明地处中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中部,具有
“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
的独特区位,处在南北国际大通道和以深圳为起点的第三座东西向亚欧大陆桥的交汇点。
▲
图源:昆明文旅
1905年昆明自辟为商埠以及1910年滇越铁路的修通,使昆明成为一个开放城市。
昆明市有着中国最早兴建的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因为如此,昆明成为国内最早一批通电和使用电灯的城市。进一步加强了昆明作为全省商业、贸易中心的经济地位和交通枢纽地位。
▲
图源:晋行记
云南铁路博物馆是
利用昆明火车北站的候车室建立而成,
主要展示昆明铁路发展历史,特别是
米轨铁路
文物。
米轨,就是指1000毫米轨距。
中国只有云南省有几条米轨仍在运行中。
▲
图源:晋行记
博物馆由南馆和北馆组成,南馆以百年滇越铁路"云南府站"法式古典建筑为原型,北馆为萃取高铁旅客车站元素的现代建筑,
两馆之间贯连一座铁路钢架桥梁,跨越车站的三条股道,将博物馆与运营中的车站组成一个整体。
▲
图源:昆明发布
博物馆北馆底楼铺设四条股道,分别布展寸轨、米轨、准轨、动车组系列的机车和车辆。
这里不仅有准轨机车系列、米轨列车系列、"春城号"动车系列,还有寸轨列车系列、"米其林"动车等珍藏。在这里观众可以回顾铁路机车演变以及铁路的变迁。
水晶坡站位于云南省宜良县,1910年建
站。
滇越铁路从阳宗海修到宜良坝子,中间穿越的是奇险峻秀的水晶坡峡谷
,在峡谷的山腰上设了一个法式风格小车站,就是水晶坡车站。
▲
水晶坡站 / 图源:昆明铁路
随着昆玉河铁路的通车,滇越铁路的多数站点都基本不用了。
水晶坡车站的每一根枕木、每一条钢轨、每一个隧道,都见证着百年历史的沧桑变化,写满了滇越铁路的辉煌记忆。
图源:
晋行记
开远站建成于1909年,位于昆明与河口之间,迅速成为“边陲重镇”。
由于开远站承载着客货两运的运输任务,一度成为繁荣的交通枢纽地。
▲
开远站 / 图源:晋行记
开远火车站是滇越铁路开远段的文化遗产之一。
开远火车站建筑清一色法式风格,功能类别较全,沿一条南北向街道布列,黄墙红顶掩映其间。随着现代化建设开展,开远火车站法式建筑多已被毁,现仅余“巴杜署”“机车库”及二层小楼四栋。
▲
开远站 / 图源:中国铁路
为深入挖掘和保护米轨铁路文化,提升城市品味和人气,依托现有米轨铁路。
2018年7月20日开通了开远南北轨道交通公交列车
,全线11.6公里,百年米轨重新焕发活力。
碧色寨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县的草坝镇。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火车站之一。这里渗透了众多中国劳工的血汗,也见证了一段段历史。车站至今
仍保留着法国式铁路用房和挂在车站墙上饱经风霜的时钟。
▲碧色寨 /
图源:晋行记
碧色寨车站是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滇越铁路史和我国铁路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碧色寨片区基本保持1910年通车时原貌,有历史建筑30余处,当地民居风格独特。
▲碧色寨 /
图源:晋行记
云南屏边的人字桥由法国工程师保罗•波登设计。
人字桥海拔955米,桥高102米,长71米,宽4米,
桥身为钢架镂空结
构,共用2万余个金属短部件铆合为一
,总重180吨。
▲人字桥
/ 图源:屏边文旅
人字桥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并称为人类三大工程奇迹。
人字桥是滇越铁路的标志性工程,也是研究滇越铁路及中国桥梁史的重要实物资料,被列入《世界名桥史》。
▲
图源:
晋行记
2006年5月25日,人字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人字桥见证中国与世界的一系列重大事件:
河口起义、护国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援越抗法、援越抗美、自卫反击、对外开放、东盟贸易……
蒙自海关旧址位于云南省蒙自县城南湖东南隅。为光绪十五年(1889年)清政府设置的蒙自海关及税务司署旧址。原有房屋五十余间,今仅存一幢建筑,坐南朝北,通面阔23米,通进深14米,抬梁式木结构,单檐歇山顶。
▲
蒙自海关旧址 / 图源:红河文旅
蒙自海关是云南设置的第一个正关,位于云南蒙自县南湖。
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蒙自开关通商后修建,包括蒙自海关税务司署、法国领事府、花园、哥胪士洋行等五个保护点,多为法式建筑。
1938年,西南联大在蒙自设置分校,设文学院和法商学院。西南联大是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成立的。
▲
图源:晋行记
西南联大蒙自分校仅仅开办了18
0天,但是从平津来的文人和知识分子给蒙自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独特地方文化也培育了西南联大师生、发扬了西南联大文化。
▲
图源:晋行记
陈寅恪来到这里后曾写道:“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朱自清“一站到堤上,就禁不住想到北平的什刹海”;闻一多干脆把蒙自誉为“一个世外桃源”……
双龙桥因两河蜿蜒如龙,故而得名,俗称“十七孔桥”,是一座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
▲双龙桥 / 图源:红河文旅
双龙桥是云南省著名古迹之一,被认为是云南省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座多孔连拱桥,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
桥中建有三座飞檐式阁楼,楼中有楼,桥楼相映,蔚为大观。两端阁楼略小,居中一座大而壮观,素有“滇南大观楼”之称。
1965年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前来考察,将其列为全国大型古桥之一,遂被定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龙桥融桥梁建筑科学和造型艺术为一体,在我国古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乡会桥车站是一座有着近一百年的建筑,
也是个碧石铁路乃至滇越铁路上唯一的一座中西合璧的车站
,而其他的车站都是法式建筑的。
▲乡会桥车站 / 图源:文旅建水
乡会桥是建水古桥中唯一的一座风雨廊桥,远远望去是一座房屋模样的古建筑。
乡会桥为三孔石拱桥,建造于
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桥面由名为''文星阁''的主楼阁和次楼阁完全覆盖
团山古村,它是地方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合,历史遗存众多,整体格局风貌完整。
是“完整保存19世纪风貌特色的原生态村落”和“云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
▲团山古村 / 图源:红河文旅
团山古村依山而
建,村庄里保留着清代建筑20余座,以及3道寨门,其中,"锁翠楼"最为壮
观。
团山建筑的精美没有因历史的久远而衰败,世代有人居住,团山也因此被冠以"云南楼兰古城"的美誉。
▲团山古村 / 图源:红河文旅
十九世纪末,团山人张福来的"福来祥",张国义、张国明的"吉昌"、张桂明的"天吉昌"已经成为响当当的商号,他们将精锡运到中国香港、越南等地销售。
1910年滇越铁路全线通车又为精锡外运提供了便利条件
,个碧石铁路也在团山设立车站,使得财富之源流向了团山。
建水朱家花园是一组规模宏大的清代民居建筑,有"西南边陲大观园"之称
。
2013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图源:文旅建水
建水朱家花园是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
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局,庭院厅堂布置合理,空间景观层次丰富且变化无穷,形成"迷宫式"建筑群。
▲
图源:
文旅建水
朱家花园是建水珍贵的建筑历史文化遗产,是汉族建筑艺术与当地少数民族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朱家花园的建筑艺术和技巧、布局和设计、雕刻和彩绘等在现代建筑中仍然有许多值得继承和借鉴的内容,对于推进民族建筑艺术文化和装饰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朝阳楼原名迎晖门,亦称东门楼,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二年,为当时建水的东城门楼。
朝阳楼与北京天安门的建筑风格类似,有"小天安门"之称。
▲朝阳楼 / 图源:文旅建水
朝阳楼有三层,由48根合抱粗的大木柱和许多粗大的楹梁接合形成坚固的构架,再以砖石砌成城
墙及城门。在顶层檐下,东面悬有清代书家"雄镇东南"几个大字。西面悬摹
唐朝
书法家草圣张旭"飞霞流云"狂草榜书。
▲朝阳楼 / 图源:文旅建水
2006年被中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雍正《建水州志》载:"东城楼(朝阳楼)高百尺,干霄插天,下瞰城市,烟火万家,风光无际,旭日初升,晖光远映,遥望城楼,如黄鹤,如岳阳,实为南中之大观。"
建水文庙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其现存规模、建筑水平和保存完好程度,都仅次于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
▲图源:古城建水
建水文庙完全依照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
筑。
2001年,建水文庙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水文庙 / 图源:新华网
建水文庙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孔庙,有“规制弘敞,金碧壮丽,甲于全滇”之美誉。
既顺应了统一的大式建筑规制,在建筑手法上又体现了云南当地的传统建筑的地域特色。
澄江化石地是迄今地球上发现的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种类最丰富的早期动物化石宝库,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最有力的实证。
▲
图源: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
目前澄江化石地共发现了20多个门类、280余种物种,几乎所有现生动物门类的祖先都能在这里找到,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2012年7月1日澄江化石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个、亚洲唯一的化石类世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