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小田看投资
不端不装,有梦有趣,做一个最会写财经段子的清华理工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杭州本地宝  ·  杭州最新油价调整信息公布! ·  2 天前  
杭州本地宝  ·  注意!本周上班时间有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小田看投资

金融科技下半场:进入场景和细分领域的竞争

小田看投资  · 公众号  ·  · 2017-12-20 16:58

正文

前几天看冯仑的演讲,讲现在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了细分领域的竞争。房地产好像是一个谁都能做的行业,但是,要活下来活得好,好像变得越来越不容易。冯仑讲道,未来要想在房地产市场上活下去,只能往特定客户、特性需求上面做。他还举了在台湾考察的例子,说到有的开发商,竟然还专门做了针对单身独居女性的公寓。 单身 独居 女性 公寓 ,四个特点啊,冯仑感叹,在这么细分的需求上专研做深,就没有人能跟它比了。

由此我想到了近一年大火的金融科技( fintech )。好像是一时之间,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开始做金融科技。不仅巨头做,各种民间的、初创的金融科技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让这个领域一下子变成了红海。大家都在搞流量、搞资产,但却发现, 随着流量越来越贵,资产越来越荒,有竞争力、能好好活着,越来越难了

金融科技领域的比赛,很可能已经到了下半场,跟房地产一样,需要找到具体的场景、找到细分的领域往下做了。

消费场景是目前最大的金融科技场景

从最早的支付宝,到如今各路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出炉,其实我们可以发现,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诞生和发展,一直跟电子商务离不开。电子商务中的消费金融,是目前最大的金融科技应用的场景。就连行业巨头百度做金融,也是从教育信贷开始切入,实际上也是一种消费信贷。

什么样的人在使用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呢? 比如我们看唯品金融的数据,其 80 后和 90 后用户占比总计高达 82 %!其中 90 后(包括 95 后)占比高达 40.69%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越是年轻的用户,越能够接受新东西。这些用户本身购买力没那么强,但是都有持续的现金收入,愿意尝试分期,他们使用了消费金融产品后,客单价比没使用过的用户还要高(根据唯品金融 12.8 周年庆的数据,使用唯品花支付的用户平均客单价相比非唯品花用户高出 41% )。这些人是消费信贷的主流人群。


银行的消费金融公司当然能满足一些客户的需求,但互联网公司却成功抓住了大部分年轻用户。互联网的发展,让年轻用户已经习惯足不出户就满足所有需求,传统银行必须变革才能赶上这个时代的变化。因此,许多银行开始和互联网公司合作,共同拓展消费金融的边界。而互联网公司也需要银行在资金管理、理财、资产证券化等方面的金融专业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

所以我们看到, 交通银行找了唯品会、农业银行找了百度金融、工商银行找了京东金融,银行+互联网公司,基本上已经成了标配

消费信贷刺激互联网金融进一步扩张

我们前面也讲过,传统银行消费信贷,满足的人群有限,能够使用的风控手段也有限,产生的数据也有限,因此,必须用互联网技术来进行改造。通过改造,用户在线上就能完成授信,及时获得贷款,快速达成交易,这就有了吸引用户沉淀并购买的一个很好的基础。

从唯品会的案例来看,在 2017 年双 11 大促期间开售 3 小时,使用唯品会旗下消费金融产品唯品花支付的订单,就超过了其平台去年全年开售期同类型订单的总数。根据唯品会 12.8 周年庆的数据,周年庆开售期使用唯品花的订单数较去年同比增长了 155% 。这种需求的爆发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产品对了,用户需求确实存在,两者十分匹配。

通过消费信贷积累用户,反哺平台,同时,积累的用户在理财、保险等方面的需求,也可以通过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来进行挖掘。比如,通过唯品金融的大数据,使用其活期理财产品唯品宝的男性用户,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和四川。同样来源的数据还显示,购买其平台保险产品的用户,平均年龄 31.6 岁。这些数据为不同需求的用户群体描绘了不同属性的画像。通过数据,唯品金融能够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差异化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增加用户的平台粘性。

所以为了更好地服务用户,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战略,无一例外,都要走向获取金融牌照, 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金融牌照最常见的,比如保险、银行、证券、资产管理等,这些不管是自己申请牌照,还是寻求合作伙伴共建等方式,都是互联网金融公司华山必走之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