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来不想聊这么敏感的话题,不讨喜。
但这件事发生在一位我很熟悉的朋友身上,即使写了这么多年文章,分析过无数人性冷暖,听闻后我依旧感触很深。
所以想了很久还是决定写出来,希望所有读者朋友看完后能都重视起来,引起警戒。
朋友前段时间跟我说,家里出了事,想找我借点钱。
当时我有些不解,毕竟外人看来,他工作稳定、孩子健康活泼,妥妥的人生赢家,怎么可能沦落到借钱的地步。
仔细问了才知道,原来去年年底他被裁员了,待业期也事事不顺。
不仅理财项目亏掉一大笔钱,工作也迟迟没找到合适的,存款差点见底的时候,父亲又突发脑出血进了ICU抢救,医生让先准备20万押金,还没算后续的治疗费。
这么一大笔钱,从哪出?
孩子马上读小学,房不能卖、房贷还得还,小两口只能先卖车、东拼西凑借钱。
电话那头,他哭着说:“我爸等着钱救命,真想不顾一切卖房,但我妈不同意,说背着债,孩子以后的路会很难很难......”
说实话,我很能理解他的心情。
人到中年,一头是亲生骨肉,一头是生养自己的父母。
光是想想要在两者之间做一个选择,就是撕
心裂肺的疼。
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老人和小家之间怎么选”这个世界难题上,大多数人应该都会
选择后者
。
因为当上有老、下有小时,
“救不救”
不只是良心问题,还是一个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分配问题。
毕竟一旦进到医院,哪怕是中等以上的家庭,都难免愁眉苦脸。更别说绝大多数的普通家庭,不仅要掏空全部财产才有可能换回来一条生命,甚至还会人财两空。
所以更让人悲伤的是:
有些父母生病,为了不拖累子女,甚至会心甘情愿放弃生命。
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条新闻,安徽六安,一对老夫妻先后患上重病。
老太太是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不治疗的话,可能只能多活5年;老先生是急性肾脏综合征,
极有可能转为尿毒症,治疗费不菲。
一个寒冷的夜晚,老先生找借口支开儿子,给老伴打了个电话,他只穿一件单薄的羽绒服,只身走进茫茫黑夜。
而接到电话的老伴,连秋衣秋裤都来不及换,趿着棉拖就追了出去。
两人会面后,一起上了一辆出租车,手机全部关机。
车子开到新安大桥,两人下车,互相搀扶着走过清冷的十字路口,街角的监控,拍下了他们在人世间最后的影像。
冬天的淠河有多冷?
水温接近冰点,水深达5米,一眼望去,仿佛一张密不透风的网。
而就是这张网,成为最后发现两位老人尸体的地方。
不难理解这对他们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一辈子辛苦忙碌,给儿子攒钱结婚、在市区付了首付,还不辞辛苦的帮他照顾孩子,为的只是让儿子生活无忧。
但自己现在这个样子,
每年十几万甚至更多的治疗费,想到儿子一家人的开销和房贷,自己无异于是在给他拖后腿……
为人子女,写到这里,我已忍不住鼻头泛酸。如果我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怎么做?
买房本身没有错,
错的是在买房前,没有考虑到各种情况
,才会出现悲伤的事。
这些年我听到过太多悲剧,这并非是极个别的案例,也并不是小题大做。
现在看起来有房有车,但是能支撑多久?一张床位5000一瓶靶向药20000……一辆车一套房能支持多少个月?多少年?
没进医院的你,根本不知道钱有多不经花。
根据国家卫生部一项数据表明,人一生患重大疾病的几率高达72.18%。
拿常见的癌症来说,住院费、医药费、护理费、设备使用费等,随便一圈下来可高达几十甚至上百万,
轻易就能将一个家庭几代积蓄全部没收。
如今的我们,万事顺遂的时候,一切看起来都还过得去。但意外一旦来临,大多都招架不住。
大家奋斗半辈子,最根本的心愿都是想要生活能长期安稳,想守住财富。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多做概率高的事情,排除人生的不确定性,考虑机会成本,少拿人生下赌注。
不敢想,万一哪天我倒下了,年迈的父母如何安享晚年,孤身的伴侣如何支撑整个家庭?
我们很难避免一辈子不遇到这些事情,也无法避免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冲击。但是有两样东西是我们可以决定的:
第一,是面对苦难的态度。
第二,是未雨绸缪的准备。
至于如何准备?思来想去,发现其实也没太多的办法,就两条路:
1、在利用好杠杆的同时,还要不断增加收入、控制开支,掌握尽可能多的存款,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
2、对于结余比较少、收入增幅比较慢的读者,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和家人的保险配置齐全,用尽可能少的钱,把自己不能承受的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
(本文不推荐任何保险产品)
关注我的老粉丝都知道,一直以来我都在建议大家一定要把保险配置齐全,那是因为,这些年我在医院里见证了太多这样的悲剧,
而这些悲剧很多时候都是一份很便宜的保险就能解决的事情。
借此机会,想再给大家做点简单的保险科普,都是很实用的知识,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相信大部分读者都已经参加了城镇医保或者新农合,因而可能会觉得已经后方无忧,那你就错了。
虽然国家这些年一直在医保方面做了不少努力,每年的灵魂砍价都能登上热搜。但在感谢国家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国家的医保只是基础医疗保障,毕竟并不是万能的。
比如,医保可报销的药品有3000多种,在市面上15多万种药物中只占很小一部分;而且在医保起付线以内、封顶线以上、报销比例外和医保目录外的医疗费用,都是要自己承担。
保险的作用就是在遇到疾病、意外等风险时,帮我们承担风险,把损失降到超低。
假设一场病可能要花费80万,经过社保报销和医疗重疾险赔付后,没花一分钱,剩余100万拿来补偿患病后5年家庭收入损失,
生场病也没影响家人正常生活。
但一定要注意,保险不能瞎买。
保险本身是有很高的门槛的,涉及金融、医学、法律三方面知识交叉。
因为不懂相关知识,还有部分业务员为了提成进行销售误导,以致于很多人买贵、买错,甚至最后赔不了钱的,大有人在,大家见过的也不止一个两个了。
如果有一家专业平台,能清清楚楚告诉我们究竟买了啥、能保啥、该花多少钱合适,避免大家掉进买错保险的坑,那对我们的帮助会非常大。
几番对比之下,还是觉得老朋友大童最靠谱:
大童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全国性保险服务机构,老牌的正规军。
2020年还跻身世界保险中介前20名,是全亚洲唯一入围的保险中介企业。
它不属于任何一家保险公司,是专门做服务的。不会未了解具体情况,上来就推销产品,而是站在我们的立场,从140+家保险公司的产品里,帮忙筛选适合的产品。
大家在挑选产品前,都可以去找他们帮忙对比和挑选。
我体验过他们的保障规划服务,顾问会先了解我的基本情况,询问我的需求,例如:
之前有购买过哪些保险产品?
家里几口人?家中的经济支柱是谁?
想通过保险解决怎样的问题?
家庭可支配收入以及保险预算有多少?
然后根据我的
家庭结构、财务状况、保障需求,
站在我的角度,帮我规划了一份详细的家庭保障方案。
是真正的1对1量身定制,相比传统机构还能节约
30%-50%的费用。
(保险顾问详细沟通后给出专属的方案)
拿到方案后,顾问还一对一帮我讲解
,
确保我能深度了解方案,对自己家庭的保障规划更清晰。
真心希望大家都能去预约下这项服务,没有保险的朋友,
能知道
应该买什么、买多少额度
才能解决家庭的问题,以及
花多少钱才合理
;
已经买了保险,顾问
也可以帮忙分析已有保单,帮忙看看买的值不值,方便及时
查漏补缺
。
特意争取了
50个免费咨询的名额
给到大家,先到先得,下文可长按二维码报名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