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看理想
“看理想”诞生于知名出版品牌“理想国”,以“做出版”的态度,开发视频节目、直播、音频及周边产品等一系列媒介,探寻文化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天玑-无极领域  ·  所有女的,都希望嫁给高富帅。所有屌丝,都希望 ... ·  15 小时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说说我的家乡佳木斯 ·  昨天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说说我的家乡佳木斯 ·  昨天  
天玑-无极领域  ·  狗东的外卖,做不起来。1、外卖员要现钱,趁年 ... ·  2 天前  
媒哥媒体招聘  ·  院线电影营销公司种树传媒招聘! ·  3 天前  
视觉志  ·  饺子突然闭关:哪吒2,票房已失控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看理想

两百多年前的禁书,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看理想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5-02-21 13:30

正文


1762年,一本“禁书”横空出世,一边是盗印不断流传,一边是当局下令焚烧。


它引发的思想地震,直接导致了——美国独立宣言的诞生,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以及现代民主制度的奠基。


这本书就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一部奠定了自由、平等、主权在民、宪法至上等现代政治规则的经典著作。


音频节目 《公民课第二堂:社会契约论》 已在看理想App上线。


和主讲人杨照一起,带着当下的问题,重返卢梭的思想现场。从《社会契约论》到《论不平等》《忏悔录》《爱弥儿》……揭示卢梭从人性本源到社会契约、国家构建的完整推论,让200多年前的火种,成为今天的思想武器。


👇

点击海报进入看理想小程序


🎁特别福利:3月1日前购买节目,享上新优惠价38元,并赠送《公民第一堂:论法的精神》3天限时免费听。



讲述|杨照
来源|节选自《公民课第二堂:社会契约论》


在公民概念的形成上,19世纪的西欧尤其是美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是最重要的历史事件。


在法国大革命前后的思想风潮中,其中有一位以思想发挥最大影响作用的人,那就是绝顶聪明且性格极端的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


卢梭的时代是摆脱了宗教标准答案的启蒙时代。他大胆提出了一个说法,从一个角度来看,它既具有说服力,更具有煽动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它极难被证明。


这个说法主要是解释社会是如何形成的,在这个说法在这个解释当中,碰触到一个非常敏感的观念——


什么是自由?什么是平等?自由跟平等究竟在我们的人生中扮演什么角色?而人又是用什么方式得到或者失去了自由与平等?


讲到自由,讲到平等,会立刻联想到在法国大革命当中那么有名的三大口号——“自由、平等、博爱”。


而“自由”跟“平等”这中间高度的争议性乃至于高度的群众魅力,我们都可以在卢梭的作品,尤其是《社会契约论》中可以找到根源。


01.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卢梭他所谓的社会,我们可以用他说过的一句话来加以概括,这句话是:“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你稍微想一下,当然就能够感觉到其中的力量,它很容易触动到每一个人都有的一份内在的感觉。


这句话首先宣称,人是生而自由的,也就表示我们是应该自由的;接着触动了你现实的感受,如果人生而自由,人应该自由,那么我是自由的吗?为什么在今天的现实下并没有觉得我拥有充分的自由?


《悲惨世界》


1762年这本书出版的时候,这句话被发表在卢梭的书里,你想想看当时的读者读到了这句话,以他们那样的环境,他们所受到的触动的程度。更进一步,到了后来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气氛当中,这句话对多少人产生了巨大的鼓舞。


不过这句话因为太常被引用,经常就和“自由、平等、博爱”一样,只是被当做口号,我们往往忽略了,其实卢梭他说这句话没有那么轻松容易。这句话分成两个部分,让我们更仔细地来分析。


当卢梭说“人生而自由”的时候,他的意思不是有什么样的超越的权力,有上帝、或者我们无法碰触到的巨大的力量赋予了人自由的本质,这不是卢梭的论理。他的论理是:“人生而自由”,因为人在还没有形成社会的状态底下是自由的。


《悲惨 世界


后半句话,“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是说这里存在着很大的悖论。我们如果轻易地读过去,不追究卢梭的论理,你不容易强烈地感受到这悖论:人生而自由,不过人自由最大的证明,或人自由所带来的最大的力量是,我们可以选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