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大师级英语语音专家们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电台播出了陈琳教授主编的广播英语讲座教材,当时所聘请的主讲人,都是来自北外的英式语音非常出色的老师,如张冠林、奚宝芬、朱鑫茂、屠蓓、张耘等。1984年中央台又推出了《星期日广播英语》节目,第一届主持人是北京国际关系学院的申葆青老师。此后不久又推出了张冰姿女士主持的商业英语节目The Man from Vancouver和Modern Office Limited。那个年代喜爱英语的朋友们,对他们清脆悦耳、地道准确、各具特色的英语语音十分熟悉。
先说张冠林先生。张先生是北外的英语语音名师,对英国音和美国音都很有研究,但其个人操地道的英音,不掺杂一丝美音成分。很多人是从收音机的英语讲座中开始知道张冠林的,他曾和和奚宝芬老师(一位语音也相当漂亮的北外女老师)共同主讲陈琳广播英语教材。此套教材讲完后(约1983年),张先生在电台做了两次音标讲座,即“怎样学好英语48个音素”,他讲解示范的各个音素的发音十分地道、规范,清晰悦耳,而读短语、句子、谚语、小诗时,又十分流畅自然、浑厚饱满,所提供的练习素材也十分精当。后来此讲座的磁带在全国发行。本人酷爱英语语音,曾购买过各种版本的的国际英语音标方面的磁带,回头一比较,张冠林先生的这盘音标磁带是水平最高的。他的语音给那个年代的英语爱好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先生虽已作古(从王立礼教授的博客中得知),但他主编的多本语音学书籍仍在热卖中,尤其是为英语专业学生编写的《大学一年级英语语音练习手册》,已成为语音训练的经典教材,此书录音亦由张先生亲自录制,可谓为英语学习者留下一笔非常宝贵的遗产。
再说朱鑫茂教授。很多人也是通过电台英语讲座节目知道朱先生的,他曾和屠蓓女士是老搭档,当时他们都还比较年轻,两个人声音又都特别的清脆,就像是一对金童玉女。朱鑫茂的英音十分地道,金声玉振,宛如银铃一般。他在北外读书时就特别喜欢从英国长大、操一口地道王室口音的钱青教授的语音,便下苦功夫模仿,十余年后,其语音水平得到了钱教授的肯定。在电台主持英语广播讲座之后,又曾赴英国留学,师从语音学大师Peter Roach教授(此公乃著名的Cambridge 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第15至18版的主编),水平更上一层楼,回国后曾和钱青教授合作灌制了许国璋主编的英语教材录音带,此套磁带也堪称经典,听了该套磁带,可以做这样的评价,在中国长大的朱鑫茂的英语语音,完全可以和从英国长大的钱青教授相媲美了。
说罢两位北外语音专家,再说上外的许天福教授。在网上很难查到介绍许天福先生的文章,上外的官网上对他的介绍也十分简单,只说其为英语语音学专家,著有《现代英语语音学》等。另外,在网上查得圣约翰大学校友名单中有许先生的名字,说其是福建人,圣约翰大学英语系1932年的毕业生。再就是著名语言学家沈家煊回忆录中提到,上世纪60年代北京广播学院英语播音专业到上海招生时,许天福先生任主考官。本人知道许先生始于学习他的著作《英语语调入门》。笔者于90年代初在武汉读研时,从武胜路书店买到此套书及配套录音带。翻阅此书,虽然觉得内容编排上有点逻辑混乱,但不乏在其他书上查不到的语调知识。尤其是一听录音磁带,便被许先生极具磁性的优美英语语音语调折服了-----那雍容、大气、浑厚、极具穿透力的语音,高低抑扬、从容自如的语调,听起来真是一种享受。从他的《英语语调入门》和《现代英语语音学》可以看出,许先生对英语语音及各种英语语调有极为深入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颇为独到。他的《现代英语语音学》一书,自1985年出版以来,至少重印了九次,虽然此书有一些印刷错误,但瑕不掩瑜,已成为我国出版的英语语音类书籍中对语音语调讲解最细腻的经典教材之一。大家都知道英语语言学界有“南王(宗炎)北许(国璋)”之谓,若说语音学界有“南许(天福)北张(冠林)”,也当算恰如其分。
再说北京国际关系学院的申葆青教授。很多朋友是从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星期日广播英语》节目中知道申葆青老师的,她就是该节目第一届主持人。1984年之前的几年里,由于多家电台播放陈琳广播英语讲座节目,收听广播英语的听众越来越多,中央电台为了满足听众需求,于1984年推出了《星期日广播英语》节目,此节目一开播,便吸引了众多的大、中学教师和在校大学生。每到星期日早八点,全国有无数听众围着收音机听申老师主持的节目。节目一开始,伴随着雨打芭蕉的音乐声,传出申老师那极具魅力的女中音:“Hello, everyone, welcome to Radio English On Sunday. I am your hostess Baoqing, wishing you a very pleasant weekend”。申葆青先生也出身于圣约翰大学,她的中、英文的文学功底都很深厚,所主持的节目多为英美文化方面的,其汉语译文十分考究、典雅。申老师的英语语音十分漂亮,其风格可概括为地道、流畅、从容、和蔼,在听众的心目中,她是一位非常亲切的阿姨,声音极富亲和力。和上述几位专家的纯英式英语不同,申老师英语基本音素和语流是王室英语,但也吸收了美音的部分特点,如恰到好处的“儿化”,以及把拼写中不带r的、发/a:/的字母组合读成/œ/,语流比英式英语略平缓,但又不像美式英语那样平淡随意,形成了自己的语音特色。由于申老师的语音水平和主持风格太好了,以至于数年之后《星期日广播英语》主持人换成另一位教授时,听众们有些难以接受,听众数量也大为减少了。
听惯了这些专家们漂亮的英语发音,以至于后来听到各地方电台请的某些大学的英语教师主讲英语节目时,不觉对其发音感到吐槽,难以听下去了。
可能有读者会说,中国的英语语音专家水平再好,也比不过以英国RP为母语的人士吧,听他们的录音不更好吗?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答案也不是那么简单。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很有必要引起大家的注意,那就是只听以地道英语为母语的人士的录音,远不如兼听中国的英语语音专家的录音效果好,其具体科学机理尚有待进一步阐明,但有一点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听中国的英语语音专家的录音更容易使自己体悟到自己的发音不足之处,从而更主动的纠正自己的语音缺点。
现在回想起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英语的那一代人很幸福,那是一个学风扎实的年代,虽然当时学习材料远不如现在丰富,但作者们学问做得好,出版的书籍和语音材料的质量都很高。而到后来,谁都能出版书、出版录音,可惜很多都是功利之作,靠着花里胡哨的彩色印刷引诱青少年,内容上大话连篇,很不严谨,着实误人子弟,针对非英语专业读者的出版的英语语音材料尤其如此。希望青少年朋友们在选择英语语音入门材料,一定要慎重,在真正懂行的老师的帮助下,选出好的学习材料。不过,说句实话,现在的科班毕业的英语老师们当中,真正懂语音学的还真不算多。
最后,给喜欢英语语音的朋友推荐几本笔者认为较好的资料吧。
劳允栋.英语语音学纲要.商务印书馆.1983
许天福.现代英语语音学.陕西人民版.1985
许天福.英语语调入门.上外音像版.1985
张凤桐.英国英语语音学和音系学.川大版.2002.
张冠林,孙静渊.实用英语语音语调.外研社.2001
朱鑫茂.简明当代英语语音.外研社.2003
Daniel Jones.An Outline of English Phone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5
J. D. O'Connor.Better English Pronunci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
Alan Cruttenden. Gimson's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 7th Ed. Hodder Education. 2008
John Wells. English Intonation: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