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实行一段时间了,优点很多。一是打击了培训机构的喧嚣,二是减轻了家长辅导和经济压力,三是缓解了全民竞争的焦虑,四是一定程度让教育回归到校园和初心。
但当家长从最初的狂欢中清醒过来,获得感并不强烈,甚至有难言之痛,这很值得有关部门深思。如果双减是一个好政策,那么必须思考的是,如何把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
任何政策都会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后果,政策制定者注重政策的正向效应,关注政策有没有解决某个实际问题,往往忽视了政策衍生的其他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更棘手,需要更大的社会资源去解决。
毋庸置疑,幼儿园和小学的放学时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放学太早,如果家长是双职工,没办法接送孩子。放学太晚,孩子在校时间太长,又与减负直接抵触。两害相权取其轻,最终选择了延时服务。
延时试行一段时间后,衍生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孩子们太累了。
有个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只有二年级,现在在校时间超过了10小时。孩子回家后,疲惫不堪,精神恍惚,整个人都蔫巴了,与过去的生龙活虎截然不同。
他反复问妈妈几个问题。“一是下课的时间怎么就那么短,那么短,为什么就不能长一点呢。二是过去放学太阳还很高很高,现在放学天都黑了,哪也去不了。他好想不上学了……”这个妈妈惊恐万分,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已经厌学了,未来那么长,究竟如何是好。
很多人认为,延时时间只要学校不安排孩子学科类教育就没问题,让孩子在校园里处理作业,或者让孩子在学校里发展兴趣爱好,孩子参加课后活动,相当于已经放学了,其实说到底还是不一样的。
孩子只要在校园里,心理上就认为还没有放学,还是在校时间。一个老师,哪怕在校园里什么也不干,你有放假在家的感觉吗?孩子和老师是一样一样的。这样下去,久而久之孩子会疲倦会厌学,这是需要警惕的。
二是老师们太苦了。
我在高中,几乎所有的高中都上晚自习,这也是延时服务。这些年下来,大家都习惯了,似乎没有什么大问题。
原因很简单,如果夫妻都是高中教师,孩子基本被父母放在身边,以校为家。我们家当初就是这样。有的教师家庭高中与义务阶段老师搭配。那么,高中老师延时在校,义务阶段的老师在家主内。
但这次延时服务的是义务阶段的老师,这些老师基本上都是女教师。一个妈妈对家庭意味着什么,大家都知道。
一个家庭没有妈妈,没有女人在家基本就不成一个家,女教师不仅要带孩子、烧饭、洗衣,很多工作都是她们在完成。
延时之后,妈妈照顾不了家庭,还需要家庭来支持,这个反差有点大。因此很多女老师疲于应付,狼狈不堪。短时间可以,长时间持续这样,老师的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会大大降低。
三是家长们太难了。
延时服务,原本家长认为接送孩子方便了,孩子作业做完了,回家母慈子孝,其乐融融,一派祥和景象。事实有点差异。过去是把爷爷奶奶利用起来。三点多钟,老人家没事干,坐地铁都是免费,地铁和公交都没啥人,老人接送一下孩子也不费事,有事干还防止老年痴呆,这些年就这样过来了。
现在不行了,到了晚上6点多,只能孩子父母开车接。奔赴在单位到学校、学校到家的路途之中,6点多钟,正好是下班晚高峰,每天路上堵成狗。很多家长都绝望了,这他妈天天是春运啊。
孩子本来在校10个小时,路上一堵又加一个小时。回家再收拾吃饭,也就快睡觉了。
长期以往,孩子两点一线,会严重脱离自然,也会脱离生活。家长每天工作之余,又增加了这一大段路途的接送,压力也蛮大的。辅导作业可以“为”也不可“不为”,但接送孩子却是刚性任务,这两者不能相提并论。最后导致大城市家长减负的获得感也不强。
很多人认为抓大放小,教育公平是第一追求。但公平只是一种说法,教育上老百姓在追求公平吗?
人是什么?人都趋利避害。所有人都需要我比你强,我比你尊贵,富有,比你荣耀……归根结底是我得比你强,比你强了才踏实,这就是人的原动力。这就是人的文化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鲁迅说,“曾经阔气的人想复古,正在阔气的人想维持现状,还没有阔气的人想革命。”人心不同,正如其面。等比例全面提高的公平,家长尚且未必满意,更不用说削峰填谷的公平了。
因为关涉孩子,教育政策的出台必须要考虑周全,针对可能衍生出来的问题,要早有谋划和对策。
对于娃娃很累的难题。延时一定不能一刀切,允许更多的孩子到时间就走,只有真正需要的人才延时服务,绝不能把学生全体延时当成是成绩。回归校园重要,回归家庭、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也许更重要。
对于老师很苦的问题。请尽快落实教育部的弹性上下班制度,没有延时服务的老师正常上下班。特别要注意到班主任的辛苦,不仅给班主任匹配延时津贴,还要给班主任配备副班主任,使其有个弹性周转,不然未来再没有人愿做班主任了。
对于家长高峰期接送孩子,希望引进发达国家的做法,每个校园都配备专业安全的校车,规划几条合理线路,沿途在指定地点放下,方便家长顺利接送。这样既缓解交通压力,又解决家长的负担。很多私立学校校车接送已经很成熟了,可以借鉴。
既然延时是一个既定的政策,苦大家都已经吃了,那么就一定要努力完善,尽量减少负面效应,使得好事的效果最大化。不能把好经念歪了,更不能摊大饼,翻过来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