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河阳乡村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项一中先生为“从全球到村庄:以乡村作为方法”暑期班学员带来一场题为“乡村与乡愁”的讲座,以缙云天堂村为引子,从缙云本地的历史为切入点,讲述乡村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兴衰流变。同时与学员就撤点并校政策、乡村经济发展模式等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图:陈彦青
在演讲中,项一中从“种子何来”“种子落地”“取名规律”“建设与繁荣”“天灾人祸”“繁盛时代”“黄昏现象”“全面溃败”“回光返照”“乡愁兴起”十个层面,娓娓道来,以一种具有地方感的含蓄抒情和柔软观照,妙趣横生地谈了他对乡村·乡愁的理解,相对于人类学家对村庄的视而不见,这显然是一种带有诗意和温情的反驳。对演讲内容,本文择要介绍如下:
一、村庄的起源
在讲座中,项一中分析缙云各个村落姓氏的宗谱,将村落的来源分为几类,分别为灾荒流落、战争流徙、豪强侵占、灾祸迁徙等。人口聚集一地之后,村庄扎根则与地理密切相关。首先要选择朝向风水,以流长清澈的水源、肥沃向阳的土壤为佳。
项一中认为乡村研究,或可将地名作为突破口,走访各个乡村,采访村中老人,查看宗谱,询问村庄名称的来源,可以由此发现村子怎么来,人怎么来。项一中以缙云各村庄为例,将村名分类,向学员介绍缙云村庄的命名规律以及风俗传说。
二、传统乡村的盛衰
项一中指出,农耕社会的最高理想即人口的繁衍。在传统社会中,因无法延续香火,凡和尚、尼姑、道士、戏子,不得载入宗谱。而耕读遗风也是缙云村庄的习俗,在乡村节庆等重大活动中,礼尊各学子,乡村宴席时请学子上座,祭祖时给学子发余荫也给多倍铜板。这些传统习俗均有益于缙云乡村的繁荣兴盛。乡村的建设还包括建庙修祠,以求神佛祖宗保佑,乡绅返乡,促进乡村精神文化发展以及环境保护。
在传统乡村,天灾人祸往往会导致一座村庄的覆灭。以缙云为例,1952年山洪暴发上麻村被毁,迁至金梅亭。除水火之灾外,瘟疫也是一大危患。在过去,缙云几乎村村都修建有宝童塔,就是用来埋葬在瘟疫中夭折的孩童;而人祸主要以祸及域内的战乱为主,从方腊起义到太平天国,一遇战乱,人口骤减。
项一中总结,正如万物有生有死,有盛有衰,村庄的盛衰也同样如此。
三、乡村的发展变迁
项一中追溯乡村发展过程,指出中国乡村的繁盛时代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首先是土改运动,人民翻身做主人,农民分田分地,在新土地的吸附之下,人们足不出村,辛勤耕耘。加之1950年代,三反五反加镇反,人员外出必须持有单位证明。农村人口被牢牢捆绑在土地上,人口流动困难。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时期,开始农业学大寨,形成近代以来乡村人口集聚最繁盛的时代。
乡村的衰落随着体制的变迁开始。改革开放之后,分田到户,人口开始自由流动。在这科技发展迅速,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空心村形成。山村仅剩老人和学龄前儿童,学校开始撤并。
在有识之士的不断呼吁下,有关部门开始制定传统村落保护计划和发展规划。国家财政每年也拨出部分资金,用于古村落保护。政府部门的扶持,让少数古村落回光返照。但项一中认为归根到底,古村的保护需要其自身有造血功能,例如发展乡村全域旅游,重新回到繁盛。
四、乡愁的兴起
项一中认为随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巨大变化,传统习俗面临着被西风东渐的新时尚全面取代的危险。由此引发人们对传统乡村的乡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记得住乡愁”,从政策呼应社情民意的层面,正表明它是一种具有深层次历史内涵和传统文化意识的民族性群体性感受。如今的山水已不再是过去的山水,而乡愁应连接祖辈和子孙,过去与现在,保护传统村落文化和环境。
最后,项一中认为,中国乡村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为了使这本书免于毁灭殆尽的命运,他希望有更多的专家和学者,来关注、研究甚至可以说是抢救这些即将消失的中国传统村落文化。